翻新时间:2023-06-23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课时目标:
1、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2、辩证地认识“井底之蛙”。
3、懂得对有缺点的人,应当给予帮助。
教学过程:
一、引出青蛙
1、同学们,昨天王老师已经带着我们痛痛快快地读过了这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坐井观天。
2、什么叫“坐井观天”,你知道吗?
这一口井里有水吗?(这是一口枯井,只有下雨时才有那么一点儿水。)
3、“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板书:青蛙)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二、认识青蛙
1、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想站起来读的同学自己站起来。
2、下面俞老师要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不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
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青蛙说的话,不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小鸟说的话,俞老师读作者的话。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板书:这是一只的青蛙)
4、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谈自己的见解。并将自己的“理解”写在黑板上,学生不会写的教师写。(如:自以为是、骄傲、没头没脑、没有知识、眼界不开阔、不听话等)
5、在同学们(大多数同学)看来,这是一只不受大家喜欢的青蛙,不受大家欢迎的青蛙,因为他……(根据板书),咱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哪些同学愿意读小鸟说的话?请站起来(估计比较多)。俞老师读青蛙说的话,坐着的同学读作者的话。
三、理解“坐井观天”
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2、俞老师这儿就有几个例子(出示):
(1)小明这次到北京转了一圈,可开眼界啦!以前整天呆在村里,坐井观天,没想到外面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2)有些人坐井观天,自我感觉特别好,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3)我们很多同学坐井观天,很少读课外书,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4)原以为我们的设计、规划够先进了,可去外地一看一比,才知道我们是坐井观天,比起人家就差远了!
这四个例子中的“坐井观天”是说这些人坐在井底看天吗?
3、所以,咱们每一个同学从小就要多学点知识,多读一些课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断地增长自己的见识,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坐井观天的人,而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四、再次认识青蛙
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都认为这一只青蛙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甚至自以为是,他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指责,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太可怜了,这是一只可怜的青蛙!(板书:可怜)俞老师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交流,联系课文、图画等进行引导。
参考:
(1)青蛙并没有说错,他说的是真话,他看到的天的确只有井口那么大,没有说谎,这是一只诚实的青蛙。
(2)这一口枯井太深了,青蛙那么小,光凭他自己的力量,怎么跳得出去呢?如果自己能跳出去,他早就跳出去了。
(3)这一只青蛙一生下来就呆在这一口枯井中,没有亲人,没有同伴,太孤独太寂寞了。
(4)井底没有丰富的食物,只能吃一些不小心掉进来的小虫子,有时还要饿肚子。
(5)这只青蛙很有礼貌,见到陌生人就跟他们打招呼。
(6)他永远也无法享受外面精彩的世界。
五、结课
同学们,今天咱们这节课,全面地认识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咱们不应该讨厌他、批评他、责怪他,而应该可怜他、同情他、帮助他。对像坐井观天的人也一样,要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才对。现在,谁来想个巧妙的办法帮助这只青蛙离开这口枯井?
青蛙被你们救上来以后,他惊呆了,他会说些什么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新”书的哭诉
- 唱歌,其乐无穷
- 校园的变迁
- 爸爸爱照镜子
- 春雨
- 家乡的变化
- 我渴望有优美的音质
- 假如我是一名时装设计师
- 中国的骄傲
- 读书其乐无穷
- 我渴望病魔不再折磨我
- 一次爬山的启示
- 那一刻,我笑了
- 我渴望哥哥能重返校园
- 借油
- 鲁瑞庚诉东港市公安局悬赏广告纠纷案之分析民法论文(1)
- 财政联邦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 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能力培养
- 政府风险投资的功能定位和运作思路
- 民事诉权释论
- 西方财政学理论基础的演变及其借鉴意义
- 日本财政重建会一帆风顺吗?
- 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探析
- 英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措施及启示
- 民事再审案件中止、终结诉讼问题探讨民法论文(1)
- 中国财政脆弱度分析
- 法学论文: 分析合同诈骗罪民法论文(1)
- 加快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对策研究
- 新闻媒体如何避免侵权责任民法论文(1)
- 财政政策与财政发展战略论析
-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4
- 《钓鱼的启示》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钓鱼的启示》词句解析
-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2
-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3
- 《钓鱼的启示》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钓鱼的启示》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快乐练习:同步练习
-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
-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