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7
《三国演义》读后感 学生作文范文
陈仓区虢镇西堡中心小学四(3)班张琳皓
《三国演义》是一部我从小就开始读的书。喜欢就是喜欢,百看不厌。这次问老师借来看,总有一气呵成、略带遗憾的感觉。蜀国为什么就不能统一中原啊!就是这种淡淡的遗憾吸引着我再次看这本书。
其实纵观历史小说都添加了许多作者的主观色彩。“拥刘反曹”就是全书中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同样作者在描写两个统治者的时候,还用运了对比的手法。曹操的奸诈、凶残与刘备的宽厚。仁慈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在描写小说另一个主人公——诸葛亮时,他的形象比起曹操、刘备来,就更有民间传说的色彩了。如果说曹操大歼大恶的权臣典型,刘备是“仁君”的典型,那么诸葛亮则是贤相的典型,智慧的化身。无数例子在小说中足以证明这点。在这也不一一多说了。总之我觉得《三国演义》歌颂了“仁君”“贤相”。其实这一歌颂与当时封建社会有关。每个老百姓都希望能过上吃得饱,穿得暖的生活,而这希望的现实就与当时的仁君、贤相有着必然的联系。“仁君”“贤相”则民盛,“昏君”“庸相”则民衰。我想作者就是想表达这个意思的吧。
当然小说不仅如此,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特别是描绘人物时,关羽、张飞、赵云、孙权、周瑜、鲁肃等。这些人物被刻画的栩栩如生,个性非常鲜明。而且小说又擅长于战争的描写,赤壁之战,从战前的准备和运筹策划,写到战争的过程及战后的余波,前后用了八回左右的文字,紧张的场面时见悠闲的插曲,有详有略,有虚有实,波澜起伏,摇曳生姿,真的十分精彩。
同样《三国演义》还宣扬了“忠、孝、节、义”。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我十分欣赏作者在小说这方面的构思。当然受封建社会的影响迷信之处也是有的:如“玉泉山关公显圣、于吉左慈兴妖法”等。小说基本上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特性,我觉得这方面完全能与《红楼梦》相媲美。
教师点评:
四大名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奇葩。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名著的理解因人而异,小作者对作品人物的分析精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一名小学生而言实属难能可贵,“拥刘反曹”、“忠、孝、节、义”见解如此大气,简直是一部浓缩版的《三国演义》。此外,对作品的写作方法分析透彻,“有详有略、有虚有实”,足见其研读时的认真。不足之处,读后给人意犹未尽感,文章内容偏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送雨衣
- 日记几则
- 观沧海
- 升平广场
- 美丽的四季
- 帮妈妈做家务
- 初到太空
- 小鱼的愿望
- 书包村里的文具别墅
- 去机器人工场
- 地球姑娘
- 妈妈,我爱您
- 我的“小扇子”
- 害人的车祸
- 到未来游乐园游玩
- 青春守望电波
- 龟兔赛跑新编
- 北京房山的维吾尔族村官
- 从塔克拉玛干到海南
- 英语老师的自信和挑战
- 为梦想而奋斗让青春更璀璨
- 新疆开启我别样精彩的人生
- 大漠驼铃里的石油工程师
- 行走西藏的蒙古族伉俪
- 创建军垦名校,打造全疆优质高中
- 互联网+时代用友医疗奏强音
- 北京梦想故事
- 侠气纵横的女律师
- 践行全流程用户最佳体验
- 先练内功 再互联网+
- 我的战友邱少云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
-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设计
- 《一夜的工作》之想做读写
- 草原
- 12 秋游景山
- 10、天游峰的扫路人
- 《我爱绿叶》
- 《冬眠》
- 《春》
- 《养花》之想做读写
- 《詹天佑》2
- 14.碧螺春
- 《再见了,亲人》
- 《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