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的把握与运用(五)——还是从评价谈起

小学语文教材的把握与运用(五)——还是从评价谈起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29

小学语文教材的把握与运用(五)——还是从评价谈起

小学语文教材的把握与运用(五)

——还是从评价谈起

武山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顾建平

四、关于作文教学

一、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做到“眼高手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的前提能力,看得高,看得细,看得深,看得透,这就是眼高;手低同样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特点,从一句话写起,从用好一个词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写起,从耳闻目睹的事写起,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写自己想说的话。

(2)我们应该做到“手高眼低”:学生习作的批阅,要有前瞻性,要有指导性,为学生的长足发展,终身学习,激发兴趣服务,手要高,要着眼于长远,眼要低,要为学生说好一句话,用好一个词而喝彩。

二、总体原则:

(1)写话入手,降低难度;

(2)贴近生活,积累素材;

(3)张扬个性,激发兴趣。

三、目标要求:

(1)情感态度:

第一学段(1─2)有兴趣;

第二学段(3─4)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第三学段(5─6)懂得习作是为了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轩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2)内容形式:

第一学段(1─2)想说的话,想象中的事物,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感想;

第二学段(3─4)不拘形式写见闻、感受、想象,写内容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动事物,写简短的书信,便条交流;

第三学段(5─6)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分段表达。会写应用文,读书笔记。

(3)词句的运用:

第一学段(1─2)乐于运用(阅读中,生活学到的词语)

第二学段(3─4)尝试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的词句(选择词句运用)”

(4)标点符号:

第一学段(1─2)逗号、句号、问号;

第二学段(3─4)冒号、引号;

第三学段(5─6)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的修改

第二学段(3─4)明显错误的词句;

第三学段(5─6)修改自己的习作,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6)习作的次数、速度

第二学段(3─4)课内习作16次左右;

第三学段(5─6)课内习作16次左右,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问题:

一、二年级写话的目标没用完成,三年级开始的习作怎样进行指导?

方法1:课前五分钟精彩展示。

(1)具体步骤:

第一步:激趣(舞蹈、音乐、美术、朗读等,时间不能超过该课时的1/5);

第二步:拓展延伸,简单介绍,展示等(时间不能超过该课时的1/5);

第三步:深入创新,简介、展示、评价等(时间不能超过该课时的1/5);

第四步:形成习惯,限定内容、范围(时间不能超过该课时的1/5)。

(2)注意的方面:

1、持之以恒;

2、乐于展示;

3、注意全体;

4、做好保底。

方法2:三段式作文构想(全文符后)

四、我在习作教学中的点滴做法:

1、分步实施:第一次习作统一,心中明确学生的习作层次详细记录;

2、分层指导:70─80,80─90,90以上(两周必须交一次)

3、大处着眼:全面、全体,不放过任何一个学生,那怕就是抄一篇也行;

4、小处着手:70─80:至少8次,类型与内容1─8不等。90以上,类型与内容根据表达愿望,确保保底8次,体现不封顶(有4个学生一学期习作次数高达41次)。

五、常见的练习形式:

1、阅读教学中的随堂练习;

2、教育教学中的奖励与处罚;

3、习作教学中的课堂习作;

4、现实生活中的交流需求。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考砸了
有趣的游戏
缝纽扣
抓知了
游记-----蓬莱(海洋馆)
风铃响起来
失败又有何关系
太上皇老爸
生命的勇气
节电比赛
我受伤了
校园的小山坡
当家半天
英语考试
一个陌生人
浅析空调防爆结构与设计
基于Unity3D的虚拟校园漫游的设计与实现
不同月季品种不同插穗部位扦插繁殖试验
大棚与露地栽培对鲜食蚕豆生长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民用飞机型号档案工作探索
民办高校退学率升高的原因与分析
南康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三个茶树品种在桂北地区的适制性初探
生物菌剂处理不同有机肥对温室白皮黄瓜产量与生长的影响
论丰城市蔬菜产业的发展
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毕业实习管理
鄂尔多斯市东沙公园土壤肥力状况及改良建议
浅谈交互式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空调噪音的来源、诊断和降噪研究
我国高等学校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应有机结合
《江南》教案之三
我叫“神舟号”教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练习2第三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借钢笔》教案之二
练习2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升国旗》教案之四
升国旗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升国旗教学片断赏析之用生活唤起热情
《江南》教案之一
《江南》教案之四
升国旗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升国旗》第一课时教案之一
《江南》教案之二
《我叫“神舟号”》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练习2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