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8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老师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我总是带头倾听,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发言,能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
在对学生听的习惯的培养中,少不了学生最能够接受的方式:那就是表扬鼓励。哪些学生特别认真倾听的,我总是及时鼓励,会用最温柔的表情、最动听的声音表扬他,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最特别的爱。同时,关注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学生也能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的进步。
一、学会完整说话
我认为要使学生说话完整,首先老师自己必须做到说话完整、清楚、有条理,才能起示范作用。因此,我总是说完整的话给儿童听,如,我叫学生板演或是叫他们做什么工作时,总是这样说,“我请×××同学到黑板上来写字。”“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字?”“这里有一幅图,请同学们用心看,看清了,先举手,等老师请谁说,谁就站起来说。”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认真思考,问的什么,就回答什么,不说半截话。对于说话完整清楚,声音响亮的同学常常加以表扬,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对于那些胆小怕说的同学,我注意创造机会让他们说,有了进步就加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上课时尽量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长期坚持训练,相信各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学会正确读书
正确朗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读的姿势正确:二是不读错字,不加字漏字,不读破句。练习朗读可我以下三点做起:
1、初读。首先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圈出生字多读几遍。接着标出自然段,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通顺、读正确。
2、精读。让学生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课文中优美的句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也可以围绕问题找句子读。如教《北京的春节》时,我让学生一边读一边用“△”标出课文介绍了北京过春节时的哪些习俗;用“~”画出你认为最美的词语和句子。3、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三、学会课前预习
习惯有好的习惯,也有坏的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在学新课文前,必须先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后,再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其次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点划记的习惯,使学生解决阅读提示中所问的问题。然后分成小组讨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理解课文,最后各小组在进行朗读比赛。通过读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再是老师以往的直接传授,而是他们的自主获取,老师只是点拨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所以,如果学生每天都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在今后的阅读中就会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好习惯会一辈子受用不尽。
四、学会背诵课文
我特别重视学生背诵好句、好段,并在课外让学生专门积累好词好句。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在写作文时,就能自然地把学过的好词好句运用到文章中来。写出来的作文不在是生搬硬套,而是语言流畅,内容充实,具有感召力。除此之外,还让学生在作文课上互读,让他们听完后自己评价。写得好的就随时表扬,肯定他们的进步。我相信这样的好习惯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有更大是收获。
以上是我在实际工作中出来的一点肤浅的认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更要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在教学中要有创新精神,在实践中磨练自己,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项任务来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雪景
- 妈妈病了
- 一件小事
- 我的“黑人”同桌
- 母爱
- 包馄饨
- 化敌为友
- 热心的妈妈
- 一件小事
- 当同学忘了钥匙
- 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
- 雨中情
- 我家的小猫
- 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
- 做双胞胎的滋味
- 依托职业技能大赛构建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 永磁电机与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特性分析
- 高速铁路无缝轨道道岔精调施工工艺探讨
- 说客英语王华宁:顺风飞扬,成就更多人的梦想
- 钻孔灌注桩基础主要质量问题分析及处理办法
- 关于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的研究
- 河道清淤工程中河岸滑坡处理措施
- 杨家军:e代驾成功的生意经
- 万寿路站附属工程Ⅰ、Ⅱ号出入口给水管线悬吊处理方法
- 浅谈水泥搅拌法的施工技术
- 注浆锚索在深井巷道支护中的应用
- 铁路工程概预算编制的分析与探讨
- 会计电算化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实践与探讨
- 蚁视科技覃政:乘着虚拟现实的风起飞
- 为什么蚂蚁金服首轮融资估值300亿美元
- 古诗诵读方法指导
- 让作文闪耀着个性的光辉
- 初读生疑,你会了吗?理明小学:李长中
-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优势
- 如何指导学生遣词造句
- 小学生成语积累
- 谈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性
-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反思
- 《我的战友邱少云》学案
- 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加强班集体建设,培养学生责任感
-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练习
- 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创新能力
- 学会关注
- 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看书读书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