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杜牧简介

杜牧简介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1-28

杜牧简介

(公元803-853年)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人号“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杜牧太和八年(834)所书,此时年32岁。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杜牧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件令我欢欣鼓舞的事
大海
铅笔与橡皮
美在大街上
同窗好友
科技小队活动
我是“运动员”
“比武”
参观西安大雁塔
“闯关”的玫瑰
铅笔、转笔刀和橡皮的故事
35世纪的我
池塘
一年四季
一次家庭游戏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研究
校企合力强师资
基于遗忘理论的英语移动学习模型的探究
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在数控专业的应用
混合学习的体验
襄阳技师学院:第四届技能节圆满结束
借助朗读 培养语感能力
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借“雨花石”之名,创校园文化之魂
创新课程模式 培育适岗人才
牡丹江技师学院:“工业云”牵手职业教育
自主协作型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东莞技师学院:用ipad翻转课堂
技工教育呼唤人文精神
花的勇气教学建议教学反思教学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五教学反思教学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四教学反思教学
19生命生命精品教案A案教学反思教学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19生命生命一课一练(附答案)教学反思教学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六教学反思教学
19生命生命精品教案B案教学反思教学
生命 生命-教案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二教学反思教学
关于生命的格言教学反思教学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三教学反思教学
生命 生命- 教案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一教学反思教学
19 生命 生命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