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3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2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杨氏之子》一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户九岁男孩机智聪慧地应对别人的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令人拍案叫绝。
这篇文章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教材这样编排,目的有三: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把重点放在读通文章,理解句意上,我先范读,让学生感知读古文的语感,画出停顿,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我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这句话,让学生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杨氏之子的聪慧?引导学生去文中感受杨氏之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杨氏之子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难道杨梅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我想,学生在领会文章的妙处时,也一定能激发他们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在学完课文后,我创设了一个练习情景,用“张”“李”“刘”等姓氏来替换孔,如,张君平说:“此是君家树。”让学生模仿应答,训练他们的思维,使学生学以致用。这一环节,学生发言积极,对答如流,课堂气氛很活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古文的浓厚兴趣。
另外,我还拓展了《世说新语》中的《谢太傅篇》与《徐孺子篇》作补充材料。有了这篇文章的学习经验,再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文本的妙处,我发现学生再读古文时确实老练了许多,而且能饶有兴趣地去探索语言的魅力,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惊喜,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一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1、调控学生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每次的课堂教学似乎都只属于一部分人,还有少数学生一直游离于课堂之外,无法让他们专心听讲,这真是老师心中永远的痛。
2、在语言的感悟上,仍然有所欠缺。对古文的理解及拓展方面,我的反馈还不够全面。其实,这也是教师个人文学修养的欠缺所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优点我会继续发挥,对于不足,我会积极地改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书市镜头
- 钢琴考级
- 假文盲
- 一件可笑的事情—泡茶
- 打针
- 成长中的快乐
- “丑”事外扬
- 才艺表演
- 我尝到了成功的甜头
- 童年的疑问
- 谎言的故事
- 第一次军训
- 香港两天游
- 下象棋
- 我学会了溜旱冰
- 广汽丰田全新凯美瑞正式上市
- 有料 就是这么任性
- 不F不行 五分钟带你了解雷克萨斯GSF
- 海天一线 秘境之俄勒冈101号公路
- 互联网+资本是传统汽车的“杀手”
- 藏一处好梦 周放&新奥迪A8L
- 坚守的力量 观致3都市SUV
- 愿未来的你不再独行
- 一场载满爱的间隔年
- 纳智捷2015再出发
- 任思明出任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
- 现代交通体系建设带动城市综合体发展
- 不怕QQ封锁 沟通另有捷径
- 年销64.6万台 东风悦达起亚2014年完美收官
- 沃尔沃中国董事长沈晖离职 担任博泰CEO
- 我会拼图优秀教案三教学实录
- 我多想去看看精彩教案二教学实录
- 语文园地四之教材分析教学实录
- 我多想去看看精彩教案七教学实录
- 我多想去看看课文我多想去看看 原文
- 语文园地四-不错教案
- 我多想去看看精彩教案三教学实录
- 我会拼图优秀教案四教学实录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实录我多想去看看
- 我会拼图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 我会拼图优秀教案二教学实录
- 我多想去看看精彩教案六教学实录
- 我多想去看看精彩教案四 教学实录
- 我会拼图优秀教案一教学实录
-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