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30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吕洪发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题目《山中访友》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作者要到山中去寻访一位朋友,但读至第三自然段,我们会猛然发现作者通篇运用了想象、拟人的手法将山中的景化作友人。作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感悟语言文字的情感”与“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是这节课的两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为此,我在开篇的时候设置了这样的环节。“朗读课文,想像课文中的情境,好好想想作者在山中访问了几位朋友?”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作者的行文内容以及结构。接着是让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思考“你觉得作者与山中朋友的感情如何?你在哪里体会到了?”。以这个问题带动学生感受文中语言文字的情感。学生在默读、汇报交流中都提及了文章运用了许多优美的修辞句子。在指导学生进行情感朗读的同时,一并让学生体会当中的表达方法特点。在第一课时里,我就让这两个问题作为主线问题,让学生在充分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文中表达方法的特点。
在第二课时中,重点在于作者是怎么展开想象与联想表达情感的,以及体会句子的美妙之处。当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说出了
“鸟儿、露珠、树”
对作者的知心话后,我本来可以引导学生:“明明是听到鸟儿的鸣叫,作者却说……鸟儿呼唤我的名字。明明是看到晶莹的露珠,作者却说……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明明是作者看着每一棵树,作者却说……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是关键的一问,可惜,我做得不足。如果当时我能体现这一环节,相信学生对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会更深刻。可惜当时上课时,我就直接将想象这种表达方法跟他们讲了,而侧重点也放在了“想一想作者平时还会到林子里去和朋友们做什么?”或许是缺乏前期对表达方法的深刻理解,导致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思维展不开。
如果再上这一课,我会以“情”这条主线设计教学,把体验文章的情感与学习文章的表达更完美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情感,在感受句子情感的同时体会表达方法,然后再学以致用,在体会表达方法的基础上拓展思维训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夕阳西下
- 我是一条可怜的小鱼
- 我的妈妈
- 对手
- 再来呀“横行武士”
- 快乐的新春联欢会
- 放鞭炮
- 小螃蟹奇遇记
- 难忘的迎春联欢会
- 可怜的金鱼
- 为妈妈洗脚
- 谁的功劳大
- 元旦随想
- 难忘的一天
- 一件难忘的事
- “慕课”教学模式下动态教学资源的生成与利用探析
- 陕西企业外宣翻译中的信息文化重构策略
- 货币政策可信度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关系分析
- 西安市城中村农民被征地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 创新发展体制?加速土地流转
- 关于在陕留学生勤工助学管理问题的思考
- 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现状与思考
- 民族地方文献收集之我见
- 大别山红色旅游品牌建设中的名人资源简析
- 沈石溪动物小说中儿童教育观念探析
- 寿光市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积极建设企业文化型党组织
- 文化经纪市场规范化初探
-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路径探究
- 赫章县核桃产业外部性内部化途径探索
- 《一夜的工作》教学实录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 《一夜的工作》教学实录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 《一夜的工作》说课设计
- 《一夜的工作》其它杂项
- 《一夜的工作》练习设计
- 《一夜的工作》教学实录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 《一夜的工作》说课设计
- 《一夜的工作》其它杂项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 《一夜的工作》教学札记
- 《一夜的工作》词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