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木笛》教学反思

《木笛》教学反思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1-28

《木笛》教学反思

《木笛》这篇课文讲的是才华横溢的木笛手朱丹经过初试、复试的激烈竞争,进入了终试,因为当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他拒绝演奏欢乐的曲子而被取消考试资格;晚上,他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吹奏悲凉凄切的乐曲悼念亡灵,又被在场的音乐大师破格录取。表现了木笛手朱丹深深的爱国情怀。抓住文中的对话及对笛声的描写,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感悟笛手朱丹的爱国情怀是本文的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因为当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朱丹在决定自己艺术前途的终试前就拒绝演奏欢乐的乐曲,学生难于理解。所以我在课前让学生充分查找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资料,才能走近文本,真正有所感悟。但当学生进入角色,在读中感悟后,才会很容易受到朱丹、大师和孩子们的感染。

这篇文章的文字,很华丽,对于本文重点的段落,如果要理解到一定的深度还是有困难的,需要老师的帮助和引导。在教学时,我采取了这样的方法:

1、资料补充,入情入境

在对话教学时,我抛出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朱丹在考场上拒绝演奏欢乐的乐曲,这到底是为什么?”学生马上能回答是因为当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但是如果学生对南京大屠杀没有了解,那他们是不能真正理解朱丹的这一举动的。于是,课堂上我适时补充南京大屠杀的资料,使学生了解故事的写作背景,能更快地走进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感受到朱丹的那一片爱国情。

2、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课文的25自然段,语言优美,在课堂上主要通过多形式的读,多层面的读,指导学生在文本语言中进行感悟。读出文中之意,读住文中之情。学生在理解课文语句后再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朗读,读出人物心声。读使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到孩子们和朱丹一样怀着浓浓的爱国情。

3、扣住词语,感受笛声

笛声还是这样的笛声,词语还是这样的词语。学生先找到描写笛声的语句,再细细品读,把句子读薄,抓住句中关键的词语进行体会。通过读透“悲凉凄切、脉管滴血、如泣如诉”这几个词语,从而读懂朱丹的笛声,更读懂了朱丹的内心世界。至此,文本、师生、作者之间的心理交融得到较好的融合。

4、媒体使用,渲染情境

这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文章。我选用了一组触目惊心的图片,向学生展现了南京大屠杀的血腥场面,在视觉上引起学生的震憾,在心灵上产生与人物的共鸣。而之后木笛曲《江河水》,则更好地渲染了情境,并使语言文字的教学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整堂课的设计较为流畅,但是因为缺少很细致的预设,在落实过程中就显得很粗糙,不到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那么,我也在想,怎样做好文本的研读,怎样抓住文本的重点词句进行问题或具体内容的预设,以此提高自己课堂的调控能力。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就像如果能在滔滔江水中,只取出几瓢饮,但却饮得痛快,饮出蕴藏于水中之甘甜。当然这便是智者的境界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朋友
倔强的表妹
向你介绍我
酸酸甜甜就是我
我的旋风同学们
我们班的歌迷族
我的好朋友
老师真伟大
“朱”之歌
我们班的幽默大王
我们班的“歌舞”之星
我的外公
Super三姐妹之人物简介
我的“班车”
多变爸爸,我的朋友
漫议党员干部心中的“抓”、“防”
关于森林实行分类经营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社会工作应用于大学生管理的研究
关于构建研究生党性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现状分析
东北农业院校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共青团帮助城市边缘青年突破困境的途径探索
浅析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实现人才强台发展
如何增强高校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提高防腐拒变能力
关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农村的冲击和影响调查报告
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新时期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探讨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困境及对策
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调查及反思
《火烧云》说课设计
《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
《莫泊桑拜师》教学札记
《莫泊桑拜师》片断赏析
《莫泊桑拜师》教学札记
《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
《莫泊桑拜师》教材理解
《莫泊桑拜师》教学札记
《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
《莫泊桑拜师》片断赏析
《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
《莫泊桑拜师》课文
《莫泊桑拜师》教学札记
《莫泊桑拜师》片断赏析
《莫泊桑拜师》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