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7
如何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特有的优势走进了课堂,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革命,它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的感性材料,弥补学生感知经验的不足,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多媒体不是一把万能的“金钥匙”,大量地用课件展示,剥夺了学生宝贵的自主阅读时间,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呢?
一、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用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到课文内容中来。再加上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兴趣。如教学《长城》,可用多媒体展示万里长城图像,让学生通过直观画面感受到万里长城的雄伟、壮观,再加上教师富有激情的导言,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激发了学生想了解长城的迫切欲望,这样在文章开头,便能吸引学生,得到的将是预想不到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利用多媒体
在提示合作学习时,利用多媒体出示学习要求。特别是学习内容比较多时,学生能一目了然,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听记能力差,教师提出问题不可能马上记住,此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把问题出示后,学生既能清晰看明白问题,又能节省时间,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理解重点、难点
每篇课文中都有重点的词、句、段需要理解,在课堂上单靠教师讲解和学生的感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这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加上教师的指导,使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精读描写榕树茂盛这一部分时,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大榕树的全貌,再加上重点段的对照,教师随机点拨指导朗读。这时不用教师去讲解,学生便能理解“仿佛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的意思,并从中深刻感受到榕树茂盛得充满充满生命力,感受到作者对榕树的赞美和喜爱。
总之,利用多媒体还要根据课文的课型和教师的基本功而定。在应用中不要过于频繁,过多地展示图画,剥夺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宝贵时间。学生不能通过文字去体会感悟,破坏了课文的整体性,失去了语文的教学意义。再还应注意,在某一教学环节中,利用完多媒体课件后应及时关掉,长时间存放会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不利于进行下一步教学。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必定会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更新鲜、更有效的教学模式,但是,只有合理的运用,才能真正使多媒体发挥它的作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黄山之美
- 我喜欢一支歌
- 我是好记星e900+
- 老师赞
- 太阳
- 我爱春天
- 春天的脚步
- 外祖母的爱
- 车上见闻
- 森林大会
- 我最喜欢的一支歌
- 春天
- 游人民公园
- 未来的邮递员
- 假如我能隐身
- 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的研究
- 我国社会法治精神缺失的现状、根源及对策分析
- 略谈县级公共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发展
- 基于代码生成技术的COSINE软件开发
- 邮储银行金融服务海南农业发展模式探索研究
- 强化P2P的风险管理当多管齐下
-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创新与完善
- 美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政策实践及其启示
-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 绩效管理体系在某火电企业的创建与应用
- 职业经理人信用评价指标初探
- 关于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问题的思考
- 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分析与研究
- 揭秘“满铁资料”
- 关于文献采访与编目工作的几点思考
- 香菱学诗
- 《在声音的世界里》教学方案
- 最后一课
-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方案
- 《说话要有中心,有条理》教学设计
- 古诗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黄鹤楼)
- 世间最美的坟墓
- 改造我们的学习
- 第四单元教案
-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 作文标题训练
- 文言文整体阅读
- 拿来主义
- 《黄鹂》教学设计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