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浅谈创新在拼音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创新在拼音教学中的运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04

浅谈创新在拼音教学中的运用

平均年龄六岁半的孩子,在开学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学会了用拼音记通知,写当日的课程表,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一两句话的日记,阅读如《中国儿童画报》、《少年先锋报》等注音读物。这是我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运用创新精神使学生巧学拼音,提高拼音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一点成果。

一、巧学拼音参与创新

运用灵活方法巧记拼音字母,使学生形成知识组块,加快识记拼音字母的速度。

1、图、形、音结合记

枯燥的字母符号毫无内涵和具体意义,如果机械识记对于六岁半的孩子来说,是记得快,忘得快。所以我将字母的形和发音与插图结合起来,将抽象字母具体形象化,激发学生的情趣。

例如:教学a时,利用复合投影片先出示:医生在给一个小女孩检查嗓子,小女孩正张大嘴巴发出“a......”的声音。让孩子先说说图意,再结合生活经验试试小女孩现在的发音。在孩子们尝试着发出a的音后,再将a的字母与女孩头部重合,圆圆的脸蛋与左半圆重合,小辫子与竖右弯重合,来记忆a的字形与发音。同样,用图、形、音结合的方法还可学习o、e、i、u等字母。

2、形近字母比较记

汉语拼音是符号文字,由一些固定的字母笔画组成,包括左半圆、右半圆、长竖、短竖等等。在教授由这些笔画组成的b、p、d、q等字母时,可将这四个字母分成两组启发学生采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这组形近字母在比较时,可以引导学生想:b—p都是右半圆,听广播(b)天线往上拉,泼水(p)水往下流;d—q都是左半圆,马蹄(d)向上带土,气球(q)下边拉绳。还可同时加上手势和口诀:右下半圆b,左下半圆d,右上半圆p,左上半圆q。学生在边看、边说、边比划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这两组字母的记忆。两个相近字母一目了然,使学生模糊的形象得以清晰。

3、顺口溜辅助记

“一门n,两门m,小棍赶猪lll。”当学生们背着这些琅琅上口的口诀时,字母的音和形已被他们牢牢掌握。在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孩子喜爱诵读的特点,设计了许多口诀让他们背诵。同时,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唤起学生的创编激情,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启发学生自编口诀。学生们对这种提议跃跃欲试,编出了如:一根棍儿有个小米粒(i);一个1上面有个小水滴(i);小圆圈oo

o等生动形象的顺口溜。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始终恪守引导者、资料员、合作伙伴的角色。我想在民主的气氛中,学生会尽情发挥想象,碰出小小的智慧火花。

4、同类字母归类记

教授前鼻韵母an、en、in、un和后鼻韵母ang、eng、ing、ong时,学生常将an读成ang,将eng发成en。

我在教学时先指导学生分清前鼻韵尾“n”和后鼻韵尾“ng”。韵尾“n”发音时把舌尖顶住上齿龈,让气流从鼻孔中出来。韵尾“ng”发音时是舌根部分抬起,抵住软腭,让气流在鼻腔形成共鸣。这样学生不但能念准“an”与“ang”的读音,所有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读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同类字母归类记的方法,很简单而且能够让学生容易掌握方法并不是死记硬背。

二、掌握方法积极实践

字母识记教学的同时,要加强音节的拼读训练,让学生把好的方法运用到拼读实践中,最终形成技巧。

三拼音是拼读的难点,要利用两拼音中学到的方法作为知识技能迁移的基础。充分运用比较法,使学生掌握三拼法。

如:教学三拼音hua时,第一步通过看图(花)让学生从整体感知字音,再分解的看图旁的音节是由h—u--a三个字母组成的。第二步比较hua与ha的发音异同,得出区别在于中间的介母u引起发音过程中的口型变化。第三步引出新的拼读方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连要迅速。”使学生掌握三拼音的要领。

在拼读音节的老教法中,常常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经常出现“回生”现象,学生容易拼出m—a--fa、d—i—ti等错误拼法。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拼读应是教方法,使学生掌握规律,能够举一反三,学生的学力才能得以培养。

如:ma,声母m,不读出声只做双唇紧闭的口型而后大声读出再把这个过程连贯起来,做的口型发a的音,一下子呼成一个音ma。引导学生掌握要领,由慢到快试拼数次。最后总结方法“看清声母做口型,读准韵母一气成!”即“看、做、读、呼”。“熟能生巧”要使学生熟练的运用这种方法直呼音节,还须辅之以大量的对比类推练习。可以把“ma”中的韵母换成o、e、i、u......,也可把“ma”中的声母换成b、h、t、p......通过循序渐进的实践练习就能达到掌握方法的目的。

三、主动参与有效巩固

课堂上拼读的次数很多,但如果方法与形式单一,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影响学习效果,只有读出新异,不断激发并保持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方能百读不厌。因此读的方法要科学,形式要多种多样。

一年级的学生记得快、忘的快,如何将暂时记忆有效化,变成长期记忆。根据学生的年龄小,好动、爱表现、记忆力强的特点,我将枯燥无味的复习巩固方法换成找朋友、摘花、送信、爬山比赛等游戏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

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易接受且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儿歌的趣味性和琅琅上口的特点,让学生多读多拼少写,既能纠正其发音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有的儿歌只有短短的四句,我就采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初读、练读、展示。有的小组四人一人一句,有的则是齐读加表演......同学们很熟悉的儿歌,我就事先将每个每一个音节制成一张卡片,发给学生。课堂上边读儿歌边按顺序排队,由其他同学检查有无站错位置情况。

我认为虽然是拼音教学,但是眼睛不能就盯着拼音而应立足这一点去拓展和发散知识内容,丰富词汇,发展语言为提前读写创造条件。所以在读好儿歌的基础上,作必要的延伸和补充。如:联系儿歌或生活实际在课堂上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让学生在说话中运用所学的拼音,进一步体会到汉语拼音的广泛用途。事实证明在日常的运用和训练中,学生才能获得运用汉语拼音的能力,达到会用的目的。

学习拼音是为了用于实践。为了让学生构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我在教完全部拼音之后,鼓励学生阅读注音读物,提高拼读能力,让学生领会拼音的实际功用,同时丰富课外知识。每天用拼音在黑板前写课程表,写一两句话的日记,再加上逐渐开始学习的汉字,学生能把自己的想法用笔表达出来了,当他们受到老师的表扬后就会高兴地写道“今天老师biaoyang了我,shuo我上课时huida问ti的shengyin大,jiangli了我一duo小红花。”当他们遇上伤心事儿也会写道“我和小mingchaojia了,yinweitashuo我huahanbing不ruta,我一ding好好lianxichaoguota”孩子对此兴趣很大,乐于完成这个任务。这样既既复习巩固了汉语拼音,增加了拼音的再现率,又将读写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拼音的用途真大,他们很有成就感。加上教师适时的鼓励“刚上学一个月就会这么多的知识,你们真棒!”学生产生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看着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日益浓厚,运用拼音的能力越来越强,我由衷的欣慰。学生们由乐学到会学,我相信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方法都能使之受益无穷。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感谢蚂蚁
妈妈不在家的日子
我“讨厌”的高建涛
生活欺骗了我们
六月的云
第一次漂流
半夜里的悄悄话
外星人的仙果汁
视力为什么会下降——关于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调查及研究报告
我是男生,特别的男生
谈节约
第一次看立体电影
我的爸爸
爱如关怀
奶奶的故事
民办高校退学率升高的原因与分析
南康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浅析空调防爆结构与设计
我国高等学校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应有机结合
空调噪音的来源、诊断和降噪研究
大数据时代民用飞机型号档案工作探索
论丰城市蔬菜产业的发展
基于Unity3D的虚拟校园漫游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毕业实习管理
不同月季品种不同插穗部位扦插繁殖试验
大棚与露地栽培对鲜食蚕豆生长的影响
鄂尔多斯市东沙公园土壤肥力状况及改良建议
浅谈交互式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生物菌剂处理不同有机肥对温室白皮黄瓜产量与生长的影响
三个茶树品种在桂北地区的适制性初探
《人有两个宝》教案之一
识字1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人有两个宝》教案之二
《人有两个宝》教案之四
《人有两个宝》一课的教学反思
《升国旗》教案之一
《我叫“神舟号”》教案之二
识字3精品教案教学设计推荐
江南教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识字2-很好教案教学设计
江南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我叫“神舟号”》教案之三
《人有两个宝》教案之三
人、口、手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我叫“神舟号”》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