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1
民族薄弱地区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道难关。学生视作文为“遥远的征途”,望而生畏。但也不得不去搜索枯肠,敷衍成篇。日久天长,就滋生了厌烦、应付的写作情绪。追其原因,是“老师要我写”的心理倾向存在于学生的意识之中。只有形成一种“我要写”的良好心理倾向,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我在偏远民族地区的作文教学中,从以下方面入手,基本改变了学生不爱写,不会写的状况。
首先注重纠正民族方言的影响。作文是语文知识的综合体现,而遣词造句更是作文的基石。如何耐心而有效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纠正语言习惯是提高民族地区作文水平的第一环节。民族学生按习惯常把“猪脑壳”写成“脑壳猪”,“我与老师去看电影”写成“我们两个老师去看电影”。类似情况,不胜枚举。对此,我强调了侗、苗语与汉语最突出的差异是词组的结构不同,而不是句式不同,书面表达时要注意将侗、苗语的词组结构形式改成汉语词组结构形式。诸如此类,目的在于扫清语言表达的障碍。
其次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兴趣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前提。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学生作文亦如此。在教学中,我结合实际,举办了几届“**年级《幼杉》文学兴趣小组”,同时也办起了班级“优秀作文选”手抄本,鼓励学生跳跃投稿,这样就大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形成了“我要写”的写作心理倾向,改变了学生“硬着头皮应付”的状况。
再次办好班级图书角。偏远民族地区学生外出机会少、视野狭窄,加之家里经济窘迫,手头拮据。为此,我订购一些图书,设置班级图书角。在指导阅读的同时,提倡勤于摘记,尤其是注重修辞的妙用,以便达到阅读为作文的目的。这也就替学生创造了“博览群书”的环境氛围,为学生借鉴高水平作文创造了条件。
最后注重民族优势,利用民族素材。近年来,民族地区地一些行业均利用民族优势发展经济。我认为民族地区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同样也应废弃枯燥、乏味的框套式作文,抓住民族文化优势来启迪学生。着眼民族特色去充实作文的内容,指导学生把熟悉的侗乡习俗、苗家景致纳入文中。如苗族的过苗年、吃牯,侗寨吃新节,还有誉满苗乡侗寨的牛瘪火锅。学生通对习俗、景致的描述。既解决了作文中“无米之炊”的难题,又加深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课余生活,我的快乐
- 新老师
- “十佳少年”演讲稿
- 盐水浮鸡蛋的实验
- 我心目中的桃花源
- 暑假交响曲
- 国庆60周年:祖国在我心中
- 国庆6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
- 生活中的感动
- 聆夏
- 我的数学老师
- 演讲稿
- 我想做一只小猪
- 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
- 说说咱们的班级
- 北京:厚积薄发显“京韵”
- “倒奶”背后的全球逻辑
- 完善国企监管制度要三管齐下
- 改革起点与终点:员工成为企业主人
- 沂蒙山区走出的央企好人
- 金融亟需正本清源
- 西巴尔干:“一带一路”海陆联通点
- 中广核山东首个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
- 依法转变国资监管方式
- 油价下跌与“资源诅咒”
- 史上发达国家如何应对“新常态”
- 橡胶风潮:清末股市的狂热与梦魇
- 高考:社会阶层晋升之阶
- 镜头下的中国脊梁
- 浅议央企领导降薪方式
-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 《雪》教学设计
- 《雪》教学设计
- 《雷电颂》教材理解
- 《雪》练习设计
- 《雷电颂》教学设计
- 《雪》教材理解
- 《列夫·托尔斯泰》课文
- 《雷电颂》教学设计
- 《雷电颂》教学设计
- 《雪》课文
- 《雪》教学设计
- 《雷电颂》教学设计
-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