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也谈小学课堂教学的旁逸艺术

也谈小学课堂教学的旁逸艺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05

也谈小学课堂教学的旁逸艺术

【摘要】正在实施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现代语文教学应该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教师在课堂上若能适当、适时地运用“旁逸”艺术,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平时,我们尽量精心设计导语,注重启发教学,采用猜测想象,践行商讨教学,就会灵活驾驶“旁逸”艺术。

【关键词】旁逸艺术

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发展能力

【正文】最近在网上无意看到“语文教学方法之四十——课堂教学的旁逸艺术”,引起了我的关注。所谓“旁逸”艺术,就是“绕弯子”,向目标迂回前进,让学生在“绕弯子”中接受知识,发展能力。换言之,就是变直接讲读为间接学习。这里的“逸”就是超出,不拘泥于文本。在教学中,围绕课文内容适时适当地“旁逸”一下,更会使教学渠道畅通,使学生轻松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我认认真真地拜读了这几篇文章,感慨颇多,也受益匪浅。

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才能实施“旁逸”艺术呢?下面就我个人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是“旁逸”艺术的基本表现。

良好的课堂导语不仅能先声夺人,如磁石般吸引住学生,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为新课的展开预设良好的教学气氛,开启学生的心理通道,给教学定下成功的基调。在语文课堂实践中,我发现优良的导语应具有导控、指向、新颖和精炼等特性。教师要根据导语的这四个特性,去设计每一堂课的导语,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活动的顺向心理定势,形成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从而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一个好的导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主题的认识,还可以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它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实践性。通过语文教学,还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审美等教育。但是,要上出一堂能够吸引学生的语文课并非一件易事。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往往方法单调、缺乏一定教学手段的语文课是很难吸引学生一节课的。因此,只有教学手段多样化,轻松丰富有趣的语文课才能深入学生心中,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好的开头犹如高妙的棋手下棋,第一着棋就能为全局的胜利奠定基础。我们教师可以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切不可机械模仿、千篇一律;更要考虑施教对象的身心、知识、阅历等多种因素,在新课导入这一环节上多费些心思,精雕细琢,使其成为“凤头”。

二、注重启发教学,是运用“旁逸”艺术的具体措施。

我觉得要想真正运用“旁逸”艺术,课堂上关键在于启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课堂上,差的老师会叙述,一般的老师会讲解,良好的老师会提问,优秀的老师会启发。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那么启发式教学就更应该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主旋律了,也应是“旁逸”艺术的主骨格了。因为启发式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启发式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激疑启发式,即激发学生的疑问,使其“于无疑处生疑”,把学生引进路转峰回的岔道口,促使他们去动脑筋。当学生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因势利导,抓住机会释疑,以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又如:情境启发式:即借助大自然和人为的情境,把学生带进与教材内容相关或相应的气氛中,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反馈,从而唤起丰富的想象。再如:比喻启发式:即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作比喻,使教学生动活泼。总之,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启发式教学的成功与否与“四给”有关。所谓四给:即给学生说、想、看、练的机会。通过“四给”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感官和思维器官的积极性,诱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比如启发学生“说”。学生说话,有多种形式,课堂上说,讨论问题时说,教师提问时说。无论哪种方式“说”,都是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的。上课开始时,可先由教师提上次课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回顾、温习所学知识,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使学生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采用猜测想象,是内化“旁逸”艺术的有效手段。

如果上课都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未免单调乏味,不妨“旁逸”一下。如:

1、猜上课内容。

请学生猜测内容容易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猜中的学生自然高兴得意,其他同学也觉得挺新鲜。教师对学生的猜测过程可以作引导性提问,指导学生回顾思维过程,并展开讨论,这样得到的才会是比较“合理”的猜测。但在细节问题上,又应该让学生猜不透,越猜得半透不透的,学生越愿猜,越猜学习兴趣越浓,与老师感情越近,对内容理解得越深。

2、猜动作。在解释词语时,如果学生遇到了困难,教师可以以一些动作进行暗示,让学生说出答案。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而兴趣的激发往往建立于对新奇事物或未来世界探索的渴望心理上。猜测具有多向性,对学生来讲,猜测出某些现象、问题具有新奇之感,进步之悦,成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探求知识。因此,适时地猜测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3、猜语言。

老师在阐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时,可在中途突然停顿,让学生续说。这样做也能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我们知道,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目的所在,是衡量学生素质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准绳。“说”能表达自已的思想和情感。“说”是人们最基本的语言交际行为之一,也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还是展示自身价值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媒介。所以在这时戛然而止,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而且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课要上得有趣,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也是一种办法。即: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出来。

四、践行商讨教学,是实施“旁逸”艺术的价值所在。

语文课怎么上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这就要多和学生商讨,商量商量,符合学生实际了,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就浓。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主宰学习过程的学习。而商讨教学恰好要求我们的教师将学习过程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进来,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抓住商讨的内容与环节,及时调整教学,使课堂教学中充满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到知识,张扬个性,发展自我。与学生商讨是民主治教的体现,也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手段。在课上,我与学生商讨出:①让学生走上讲台当老师去完成教学任务,这一般应选择一些较易的文章或讲授内容;②让学生自己分析总结课文;③教师在课堂上不给指令性作业或少给指令性作业,增加弹性作业的份量;④对作业,学生之间互改、互相出题考查学习效果,等等。

总之,教师只有灵活地运用课堂教学中的“旁逸”艺术,才能把课上得别开生面,有声有色,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气氛才会活跃,学生情绪也会轻松愉快。

【参考文献】《学生能力培养与训练实用全书》(人民中国出版社)

《中小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当代世界出版社)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桃子
难忘
香蕉
含羞草
桃子
动物的哭诉
我的文具盒
西瓜
家门前的丝瓜
珍奇的植物
我最爱我的洋娃娃
我家的老式台钟
傍晚的七星桥
石榴
可爱的鸭子
我国高校教师评价素养的欠缺与对策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突出创新与实践的服装设计学精品课程建设
信号与系统研究性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中学英语兴趣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大学生智力开发
撰写小论文在“绿色化学”公选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教学中负面影响的规避机制研究与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国际海运代理实务”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法在学前教育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幼儿园童话审美教育初探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创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建设,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藏族大学生大学英语学习风格研究
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司马光优秀教案五公开课
21称象之教材分析名师推荐
知识:从曹冲称象与浮力定律最新精品
一下语文园地五之教材分析最新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课文拓展
司马光优秀教案十一公开课
称象教案精品设计A案名师推荐
中国的复姓课文拓展
质疑:“曹冲称象”史无实据最新精品
称象教案精品设计八名师推荐
司马光优秀教案十二公开课
猜谜游戏、点评及反思最新
猜谜游戏教学实录附点评最新
称象教案精品设计B案名师推荐
称象教案精品设计四名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