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1
开展小组合作,优化课堂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我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正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教师让学生主动参与他们自己的学习,鼓励学生探索、争论、创造性。使学生处于学习者的环境中,发掘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下面根据本人所教一年级两个班的教学实况,就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谈谈我的体会。
一、组建学习小组,创设探究氛围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不能放任自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控制课堂气氛的能力。在组建学习小组时,以前后两座四人一组或同桌两人为一组。集体讨论、小组讨论和同桌讨论的作用各不相同,所适应的问题也不同。比如,我在教学“加法”时,通过创设情境,请3个同学上台来表演一段场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把你看到的与你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最后,再全班交流。让学生感知: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与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又如,我在教学“长短”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品有长有短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学生就说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有的说“我是看出来的”,有的说“把它们横着平放在桌子上一头对齐比另一端的”,有的说“我的把它们竖着戳在手心上来比的”,还有的说“把它们的两头都不对齐也能比较出来
”。由于学生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得出了各种不同的结论,但是这些结论都是有道理的,我都给予了肯定。
在三种讨论方式中,以小组讨论的参与率和有效性较高,也就是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的综合编组,在教学中我采用最多的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二、挖掘数学教材,开展探讨活动
数学教材是专家编的供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使用的材料,因此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点挖掘出来,组织探讨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比如教科书第24页计算4+1=?。我在教学的时候,就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算法。有的学生说我是拨手指1、2、3、4、5数的;有的说我是从4开始,再往下数一个数(4、5);还有的学生是利用数的组成的知识得出4+1=5。我肯定学生的3种不同思考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讨论:这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些比较简便,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利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又如,在教学不同标准的分类方法时,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个学生把自己的铅笔全部拿出来,然后让互相交流、讨论,看看可以怎么分类,有的学生是按铅笔的颜色来分的,有的是按铅笔有无橡皮头来分的,有的是按铅笔有没有削过来分的,还有的是按照铅笔的长短来分的。教师肯定学生的这些分类方法是对的,并引导学生得出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能进行不同的分类。
经过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并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故意展示错误,开展探讨活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处,故意弄出错误,引导学生去探究,让学生来纠正。这对保护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如教学教材第31页的思考题时,得出:右边小猴的桃子比左边小猴的桃子多,有的同学看了书以后马上反对,教师则“坚持错误”,要求学生拿出事实依据来,学生兴趣很高,通过小组讨论,跟老师据理力争,教师终于“认输”并得出结论“不能确定右边小猴桃的个数肯定比左边小猴多”,还向学生“道谢”。学生通过讨论,经过跟老师的智力进行一番“搏斗”,最后战胜老师,“夺取”知识。这样的活动,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自信和科学的探究精神。
四、抛出教学课题,开展探讨活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产实际。因此,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一些实践性的题目,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教学前,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调查某些项目;教学时,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等,对于学生的创造素质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如教学“生活中的数”时,课前就布置学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看见过数,上课时学生就汇报出各种结果,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中充满着数,数就在我们身边。又如,我在教学“数学乐园”时,设计了一个运弹子的活动,先是在组内进行比赛,然后以组为单位派代表比赛,看谁在单位时间内运的多,运来一个弹子记录员就往黑板上贴一个圆片,最后根据圆的个数的多少确定谁运的多。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感觉课堂讨论的参与率不高。根据课堂上的观察,发现集体讨论的参与率比小组讨论的参与率低,大部分学生只是处在观众地位,坐在那儿一动也不动,等待尖子生回答,没有进入到讨论的气氛之中。在四人一小组的讨论中,一般只是50%的小组讨论比较热烈,而讨论热烈的小组中也只有60%的学生能比较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讨论不热烈的小组参与率比较低,往往处在冷场的情况。小组讨论时,有时小组会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有班干部或尖子生的小组中,班干部和尖子生只顾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而没有组织小组全体参与讨论的责任感或意识,使讨论的参与率降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很少有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的机会。甚至部分小组在讨论时不以自己的理由去说服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而产生争执。你说等于1,我说等于2,偏偏不说“等于1”或“等于2”的理由,成“顶牛”之势,失去信息交流和思维碰撞。
针对数学课堂讨论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来关注并积极加以改进,在教学实践中大胆运用,就一定能充分发挥课堂讨论的独特作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童年•小院•公鸡
- 地震中的感动
- 地震无情人有情
- 地震中的感受
- 大爱无言——地震中的感动
- 难忘的事故
- 地震有感
- 安全在心中
- 我爱我老妈
- 地震中的感动
- 迎新春
- 五(4)“惊魂”
- 在记忆中重逢
- 我赢了
- 第一次骑自行车
-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技术
- 电能计量准确性的改进方法探讨
- 阿苏卫循环经济园区2015年开工北京市政府将实行最严格监管
- 河北:地下管线联合普查 将建全省管理系统
-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探究变模量弹塑性强度折减法及其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 现代数字技术在水利项目施工管理中的运用
- 武汉城管委到我社考察座谈
- 变电站新型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
- 西安北客站管委会扎实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研究及发展探索
- 关于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配置的探讨
- 水电工程电气节能设计研究
- 浅析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
- 分散控制系统DCS在电厂中的应用
- 闵集中学九年级语文九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 南宁九中2010-2011学年度初一语文上册段考试题
- 汕头市潮南区陈店一中1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期中试题及答案
- 泸水县老窝乡中学2010-2011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
- 苏州市工业园区2010-2011学年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 2010-201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人教版)
- 甘城子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2
- 红寺堡二中2010-2011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B卷)
- 石林鹿阜中学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 衢江区2010年秋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
- 小路口中学2010年秋季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 河北省安次区201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 龙山镇中学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 2014届句容市后白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