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语文教师实用研究技法:整体构想法

语文教师实用研究技法:整体构想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语文教师实用研究技法:整体构想法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它是一项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发展任务,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宗旨是,在所选的高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前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进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技术人才,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准备条件,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关于这个富有前瞻性的计划,有下面一个故事:

1986年2月的一个夜晚,卫星测控学家陈芳允敲开了王大珩的家门。80年代初美国确立的“星球大战计划”让他们觉得,中国在高科技的发展中,一些预研工作和长远设想不够。两位科学家决定给中央写一份关于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必须从现在抓起,以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

这份建议书,由王大珩执笔,耗时一个月,数易其稿,最终形成一份《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初稿。在对建议书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推敲后,陈芳允、王大珩和核物理学家王淦昌及航天专家杨嘉墀4位科学家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给邓小平等领导人写了一封信。

1986年3月3日,建议书被送到邓小平的手里。3月5日,邓小平批示:“这个建议很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做决断,不可拖延。”之后,国务院组织专家调查论证,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纲要》。1986年11月18日,这个面向21世纪的中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计划正式公诸于世。因4位科学家写信的时间和邓小平批示的时间都是1986年3月,故此被称为“863计划”。

上面这个故事,从“策划”的角度讲,就叫做“整体构想”。

所谓“整体构想”,就是“做计划”“作规划”,就是对需要做的事和想做的事进行“策划”,进行“勾勒”,诸如策划一本书的体例,召开一次有规模的会议,办好一期刊物,组织一次游览,开展一次竞赛等等。

“整体构想”是每一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单位乃至每个国家都要常做的事,因为它关系到未来,关系到发展,关系到生存。

中学语文课文《隆中对》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整体构想”的例子。课文《陈涉世家》所描述的“起义”,也有精心的“策划”作为支撑。古语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实是在执行“整体构想”中的部分内容。古曲中有“十面埋伏”,“十面埋伏”中描写的,就是一次战略策划。

“整体构想”让我们对生活对工作对自身的发展有所“预谋”,让我们既有规划又有措施,让我们既能够前瞻又能够脚踏实地,让我们既能设想丰富又能目标明确。

作为一个终身追求发展的语文教师来讲,需要读书,需要写作,需要进行专题研究,需要有短期的教研规划和长远的奋斗目标,可将“整体构想”作为促进自己、督促自己发展的一种研究方法,它需要你在构想中观测形势、梳理积淀、勾勒范围、决定方向、设想细节、制定措施。而这一切,都将牵动你的研究,都可以视作你在进行“研究”。

语文教师在学术研究方面运用“整体构想”法要讲究“研究内容”的集中性。“整体构想”的范围可大可小,内容可多可少,关键是内容要集中,这样便于自己集中时间与精力扎扎实实地读一些文献,做一点研究,总结点经验,得到一点成果。

2000年《语文学习》第9期曾以“我的教研课题”为栏目,集中介绍了正在华东师大短期进修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六位学员的研究课题,每个人的研究课题都是一个视点集中的“整体构想”。如下文:

课题名称: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培养(作者:彭尚炯)

研究目的:在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与自信,在优化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构建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审美能力主要包括三个层级:(1)感知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具有审美意识,能敏感地捕捉作品中的美学因素;(2)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觉进入审美境界,深入体验和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逐步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3)创造美的能力:阅读教学中所养成的审美素养,必然会带来学生语言表达中审美创造力的提升,主要体现为想象的奇特、构思的独到、思辨的深刻、表达的生动。这三个层级间层层相扣,逐层递进。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审美过程中,既会感到身心的愉悦,又能得到成功的满足。

研究方法:

一、研究角度

1.审美主导者的角度。语文教师作为教学审美过程中的主导者,应具有的美学修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与和谐,二是由此外化为具有审美性质的教育行为。

2.审美主客体的角度。不断开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潜移默化地进行美育滋养;艺术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感情,使语文学习进入学生的生活领域和内心世界。同时,寻找语文教学中知识传授与美育熏陶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实现学生知、情、意协调发展。

二、研究形式

1.对高一新生作语文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为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2.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切合审美需要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在与审美客体进行的精神对话中,发表富有独创性的见解。同时,适当渗透美学的基本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鉴赏品位。

3.开展多种语文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增强审美感受力。如:乡土文化采风、经典影视鉴赏、图书馆新书介绍、读书报告会等。

4.在平行班中进行对照试验,检验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结题时间:

两学年完成(高一至高二年级)。

三、成果体现

1.研究过程中的课堂教学情况反馈和撰写研究论文。

2.编制学生作文选,包括课堂审美花絮、争鸣小论文、古典诗词欣赏短文、读书随笔等。

对这样的整体构想,《语文学习》的编辑评价道:“应该承认,一份教研课题并不等于一份有分量的教研论文。好比造房子,课题仅仅是图纸,论文才是竣工的建筑物。然而即便是图纸,也值得我们去鉴赏去品评。这里,我们首先提倡的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方法其实是包含一个人如何做学问的品格与精神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难忘妈妈的目光
敢于出错
管?不管?
一份平凡的爱
半个馒头
我和小姨
我遇到了“贿赂”
生活需要微笑
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严慈相济恩威并重――试论差生的转化
我的选择没有错
一起写春联
我们的实验小学
菏泽市生态环境防治形势分析与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
大数据技术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浅究路桥施工过渡段中施工技术问题
城市防灾避难园林的规划设计研究
技工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探索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
变压器主保护原理的研究
Blackboard 网络学堂的交互分析及其设计
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预防措施
外宣公示语错译分析
计算机专业青年教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实践研究
浅谈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技术
电梯超载预防措施探讨
刍议供电企业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浅谈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在语文课堂上真情如涌--------语文教学随笔
互动•对话•激趣──自主作文,快乐作文的一点探索与实践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创新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多元展示材料初探
浅谈多媒体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细心爱心耐心
如何指导孩子学习古诗
浅谈语文教师的音乐素养
谈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及多媒体技术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电教媒体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口语交际能力
走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开发生活资源,创新练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