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活化石》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4、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设计理念:
紧扣教学目标,尊重孩子的已有经验和已有的语文水平,通过“读通、读顺、读好、读懂”的过程循序渐进,抓住重点词句,既品悟了语言文字,提炼了相关信息,受到情感的熏陶,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发展语言。
教学环节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老师讲述: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所以我们说它是国宝。我们从它身上进行研究,可以了解许多古代的知识,像这样的古生物,我们称它为活化石。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了解内容。
1、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几种活化石呢?同时,画出读不懂的词语。
教师巡视,看看学生是否能把生字字音读正确;看看哪些学生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随时予以表扬。
2、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在指名读的过程中,相机帮助学生纠正生字的读音,理解一些词语(这个环节要完成重点生字词的教学)。
3、交流课文讲了几种活化石呢?(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学生回答时,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
三、熟渎课文,探究语言文字。
师:我们已经知道活化石可以帮助现代的人了解许多古代的知识。那么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收集到哪些有关的信息呢?
1、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读书思考,对有关的语句做上记号。
交流:此环节须达到以下目标:
A对相关语段正确、流利地朗读。
B能通过语言文字提炼信息:
银杏树——古生物、珍贵、生长慢(这里要学生理解公孙数名字的由来)叶子像小扇子。(观察图片)
大熊猫——古生物、爱吃竹子,祖先是食肉动物。
中华鲟——古生物、有一亿多年的历史、大、重、怪、少。
C通过观察以上的文字,让学生借助老师提供的关键词依次说一句心理话。
(1珍贵2稀有3保护4缺乏)
学生依次可能出现的语言为:1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真是珍贵呀!
2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稀有的古生物。
3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珍贵、稀有的古生物,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4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珍贵、稀有的古生物,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如果缺乏保护,它们就会像恐龙一样灭绝。(这里教师可以随机拓展有关恐龙灭绝的文字。)
此环节意在让孩子理解本文出现的重点生字词的意思,并加以运用,同时提炼出本文所要传达的信息——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增强保护珍惜动物的意识。
D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实践活动。
1、学生阅读教师事先搜集好的有关古生物的资料,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给大家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牵牛花
- 游桂林市中心广场
- 秋天
- 我所认识的黄安叔叔
- 美丽的家乡
- 星空
- 观看稀有动物
- 秋收
-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
- 童年的生活
- 小鸭争食
- 偷喝酸奶
- 看电影《精武门》有感
- 真的好想你
- 那儿,曾经是一片绿洲
- 关注碳交易 实现理性发展
- 制定符合国情的机动车排放标准
- 浅论生态文明与环境法治
- 深圳市雨水排放规划设计探讨
- 低碳时代的世界和中国的能源结构
- 中国绿色发展战略路径
- 审视中国CDM项目成效
- 陈潭、张晓亮:环境治理与生态政治
- “十二五”为什么要控制氨氮?
- 论我国西南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 何慧丽:低碳乡建的原理与试验
- 试析影响俄罗斯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因素
- “低碳”将改变什么?
- 关于生态环境的认识及对待
- 汀江流域森林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之四
- 《尊严》教学设计之四
- 《尊严》教学设计之九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之一
- 《尊严》教学设计之二
-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之一
- 《将心比心》A、B案
-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之五
-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之三
- 《尊严》教学设计之一
- 《尊严》教学设计之三
-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之三
-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之二
- 《尊严》教学设计之五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