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1
苏教版《登鹳雀楼》教案之三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苏教版《登鹳雀楼》教案之三,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提示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楼 入 穷 目 更 层
登 鹳 雀 依
2.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
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
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5.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
六、识字、写字指导
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
目:比“日”多一横。
更:第一笔横较短,是间为扁“日”,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
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复习生字,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包括要认识的字)。
2.练习背诵。
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诵。
3.完成课后练习3。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苏教版《登鹳雀楼》教案之三,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家庭乒乓球比赛
- 我爱我的妈妈
- 照相
- 过年
- 感受黑暗天堂
- 关爱生命健康成长
- 我心中的国旗——记一次升旗仪式
- 偷瓜记
- 家庭炒菜比赛
- 妈妈的童心
- 我的小地鼠经历
- 稚纯白纱裙
- 滚铁环
- 气球里的五天
- 游泳
- 谈牛巴氏杆菌病、瘤胃酸中毒
- 探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存在的问题、建议及对策
- 落叶松栽培要点
- 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树立六种意识
- 北方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方法
- 谈如何做好树木栽植
- 园林绿化施工中苗木管理技术
- 杨树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土壤存在问题与改良利用
- 浅谈园林树木的栽植与养护
- 探讨混交林的方法及要点
- 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 谈村级财务管理存在几个问题
- 农业机械推广在的问题及对策
- 山西省太原市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样题
- 2010年北京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3)
- 2010年北京海淀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 上海市长宁区201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 文山县201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 宁波市北仑区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 景德镇2010年初三二检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10年北京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4)
- 景德镇2010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 201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摸底试题及答案
- 上海市奉贤区201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 海陵中学201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形成性检测试题及答案
-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初2014年届九年级(下)阶段测试(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