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1-30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内容预览: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8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①不见曦月 ( ) ②艨艟数百 ( ) ③雾凇沆砀 ( )

④飞(shù)其间( ) ⑤藻(xìng)交横( ) ⑥珠翠罗(qǐ)( )

2.下列句中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

A.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 B.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粼竞跃

C.大声如雷霆,震憾激射,吞天沃日 D.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沿溯隔绝(顺流而下) B.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农历十六日)

C.念无与为乐者(想念) D.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指高处)

4.下列加点字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D.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5.解释下列词语:4分

①清荣峻茂:

②沉鳞竞跃:

③一舸无迹:

④雾凇沆砀:

6.从本单元的课文中积累几个写“水”的四字短语:2分(不少于三个)

7.先理解句意,然后写出鉴赏性的话:2分

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8.默写:4分

①故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③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

9.文学常识填空:7分

①《水经注》是北魏地理学家 撰写的。

② 从标题可以看出,《答谢中书书》是 体裁。

③《观潮》描写了 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

④《湖心亭看雪》写雪景采用了 的描写手法,《江雪》采用的是 手法。

⑤《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 称赞《使至塞上》的作者 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三峡》阅读(13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②晴初霜旦 ( )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2.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2分 ( )

A.①或王命急宣 ②或以钱币乞之

B.①青林翠竹 ②林寒涧肃

C.①哀转久绝 ②沿溯阻绝

D.①素湍绿潭 ②可以调素琴

13.文中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有珠联壁合、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2分

14.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夏”“春”“秋”季的景物特色:3分

夏( )春( )秋( )

15.第三段中写“高猿长啸”有什么作用?2分

(二)《答谢中书书》阅读(10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6.“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 。2分

17.统领全文的句子,点明中心的语句是 。2分

18.“高峰入云”与“清流见底”的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2分

19.“晓雾将歇,猿声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这句话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用了什

20.本文表达了作者 。2分

 

(三)《观潮》阅读(10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21.解释加点的字词:2分

①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 )

②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际天 ( )

22.翻译下列各句:2分

①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②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23.文中总写大潮的句子是: 。2分

24.文中写潮的描写顺序是: 。2分

25.第二段中,作者是如何表现阅兵的浩大场面的?2分

(四)《归园田居》(其三)阅读(9分)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沾衣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6.下列句中加点的多音字注音有误的是:1分 ( )

A.晨兴(xīng)理荒秽 B.带月荷(hé)锄归

C.道狭草木长(zhǎng) D.夕露(lù)沾我衣

27.本诗作者是 , 著名诗人,自号“ ”。3分

28.表明诗人辛勤劳作的诗句是 。2分

29.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2分

30.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分

三、作文(50分)

题目: 家乡的________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要抓住特点,作具体描绘。

③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写景文章。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8分)

1. 1.xī chōng hàng 漱 荇 绮

2.D

3.C

4.B

5.①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②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③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④冰花一片弥漫。

6.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悬泉瀑布 清澈见底

7.①一早一晚,一静一动,一空中一水面,一鸣一跃,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立体的流动的画面 ②作者从视觉的错觉角度,通过写积水的清澈与透明,写出了月光之清,月华之美

8.①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②征蓬出汉塞 ③云生结海楼

9.①郦道元 ②书信 ③钱塘江潮 ④白描 烘托 ⑤苏轼 王维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

10.①飞奔的马 ②早晨

11.①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都被阻,不能通航 ②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12.B

13.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4.险 秀 凄(答案不唯一)

15.突出秋天三峡的凄冷

(二)

16.写给谢中书的信

1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18.前者是仰视,后者是俯视,二者相互配合。

19.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辉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四个短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由上文的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动静结合,并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组合,使读者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

20.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

(三)

21.①农历十六日②逆流迎着潮水

22.①忽然黄烟四起,人们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②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都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花纹。

23.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4.由远及近

25.作者借战船的排列、水兵的操练,表现了阅兵的浩大场面。

(四)

26.B

27.陶渊明 东晋 五柳先生

28.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9.但使愿无违。

30.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和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心愿。

三、作文(50分)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精忠报国,死而后已
读《高大的身影》有感
锁链
读《孝女绳》后感
读《动物天堂》有感
《穷人》续写
读《乌塔》有感
读《贝多芬》有感
幸福原来就在我们身边——读《青鸟》有感
读《卢沟桥烽火》一文有感
读《好孩子》有感
学习雷锋精神倡议书
读《无可比拟的乐趣》有感
共筑诚信
日记
机电排灌泵站技术改造方案分析
电力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及故障处理浅析
印刷企业生产设备安全管理探讨
探讨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研究分析
高低压串联旁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
变电运维在设备状态检修中的作用分析
论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解析供电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探究
电网建设工程施工资料管理思考
带电处理500kV输电线路引流板过热隐患的方法实践
配网运行的缺陷及处理办法分析
浅谈电力营销稽查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智能变电站技术优点与运行维护探讨
二次接线端子排图与原理图相符性的检查方法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八教学案例反思
抓眼,扣心,寻线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六教学案例反思
23美丽的小兴安岭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七教学案例反思
嗨,你真棒! ——赞美教育活动案例
22富饶的西沙群岛练习题四教学案例反思
面对新课程:农村教师莫自卑
呈现诗一般的语文课堂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二教学案例反思
22富饶的西沙群岛练习题三教学案例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九教学案例反思
让低年级学生也学会探究 ——《锯是怎样发明的》案例析
茶馆式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演 说 写--我教《将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