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四
教学目标:
1、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所见有限。
2、学会本课两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说大话、井口、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
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贴画(青蛙、小鸟)、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请一起读课题——《坐井观天》
2、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个故事,好吗?
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
二、看录像,了解故事内容。
1、看录像前,老师有个要求,边看边思考: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事?它们在干什么?
2、播放录像。
3、反馈。生答思考题,师板书,结合课件演示。
青蛙图
天
小鸟图
有
不过井口那么大
多
无边无际
大
小朋友真聪明,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要靠小朋友自己来读懂。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21页,自己找个朋友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等会我们比赛,谁读得最好。开始读书吧!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找朋友读课文。
2、指名接读课文。
3、学生评议。
四、第一次争论。
1、课文中的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那到底谁对谁错呢?
指名讲。
2、赞成小鸟的请举手,赞成青蛙的请举手。
3、既然小朋友意见不一致,那我们就来开展一次小小辩论赛,同意吗?赞成青蛙的我们称为青蛙方,请坐到左面,赞成小鸟的我们称为小鸟方,请坐到右面。
学生交换位置。
五、再读课文,找出有力的证据。
为了证明自己方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对吗?请你们再读课文,找找书上哪一段、哪一句、甚至哪个词可以作为你的证据,同时也拿出你从课外搜集的资料。
开始你们组去研究讨论吧!
六、第二次争论。
1、两组争论。
师说:“现在请小鸟方发言。”学生发言。
师说:“现在请青蛙方发言。”学生发言。
师及时指点。
七、朗读课文,体会寓意。
1、刚才小朋友争论得相当精彩,看来准备都很充分,现在我们进行读课文比赛。青蛙方读青蛙的话,小鸟方读小鸟的话,直接对话,行吗?要读出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很肯定的语气。
自由练习——指两名对话——集体对话。
2、读到这里,哪个小朋友给我们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除了这个内容以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
指名答。
3、看来“坐井观天”这个词是不好的,贬义的,古代这个故事中的青蛙因为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得很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而今天我们这些小青蛙真勇敢,敢于站出来为青蛙说话,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知识,我真佩服你们。
八、角色换位。
1、有一天,有人来井里打水,水桶盛满水往上提时,不小心把青蛙带了上来,而那只小鸟又下来喝水,因翅膀受伤无力再飞出去,这样变成小鸟(在井里),青蛙(在外面),现在青蛙、小鸟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想说些什么?
2、现在请你们组里讨论,等会派代表来说,看哪边说得更精彩。请小朋友好好动动脑筋。
3、两边派代表发言。
九、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做一个善于合作的人
- 迎着风雨向前冲
- 微笑面对失败
- 要学会善待别人
- 一把雨伞一片真情
- 做一个善于合作的人
- 青春的心绪
- 青春的心
- 青春大观园
- 用微笑面对失败
- 笑对失败
- 听,雨哭的声音
- 笑对失败
- 雨中的友谊
- 微笑着面对挫折(演讲稿)
- 无形资产新准则的变化及其影响(1)
- 对风险导向审计的探讨(1)
- 南京地铁车载旅客资讯系统创新设计与实践
- 轨道交通综合试验系统的规划研究
- 重庆轻轨袁家岗车站桥车致振动分析
- 政府审计与CPA审计的期望差距比较(1)
- 财务公司金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1)
- 南京地铁小行车辆基地边坡综合治理技术
- 新《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实务解析(1)
- 北京地铁5号线桩基静载试验研究
- 台湾轻轨运输系统及其规划设计准则的构建
- 预留物业开发条件下地铁车站的结构设计
- 广州轨道交通四号线直线电机车辆段感应板安装技术
- 公共交通特性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环境、特征与预算会计改革(1)
- 《乡下人家》重点问题探究
- 《花的勇气》整体阅读感知
- 《乡下人家》重点字词意思
- 《乡下人家》考点练兵 阅读篇
- 《乡下人家》整体阅读感知
- 《花的勇气》重点问题探究
- 《乡下人家》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乡下人家》随堂练习 巩固篇
- 《乡下人家》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花的勇气》考点练兵 阅读篇
- 《花的勇气》考点练兵 积累篇
- 《乡下人家》趣闻故事
- 《花的勇气》范文习作
- 《花的勇气》作家及作品介绍
- 《牧场之国》重点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