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日照岚山街道一中10-11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日照岚山街道一中10-11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山东日照岚山街道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阶段性检测题(一)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日照以“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素有“东方太阳城”之美yù( )。它东临黄海,西接临沂,南与江苏省连云港 pi( )邻,北与青岛、潍坊接壤,是黄海沿岸一颗cuican( )的明珠。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4分)

①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安全、健康等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绿色装修”也就成了近期装修行业中点击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

绿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全面实施政府“阳光工程”,是政务公开工作的拓展和深化,是建设透明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效能政府的重大举措。

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面对西方文化的全面冲击,自觉传承华夏文明就成了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 2010年,在我国南方抗旱救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感人至深,令人敬仰的英雄事迹。

C. 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D.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4 直击钓鱼岛事件:(4分)

时间:2010年9月7日上午

地点:钓鱼岛海域

事件:一艘载有约15名船员的中国渔船被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冲撞,而后又被追踪的另两艘日本巡逻船中的一艘碰撞。随后日方登船检查。

伤亡:巡逻船部分受损,没有人员伤亡。中国籍渔船和日本巡逻船均未沉没。

进展:9月13日被日方扣押的14名中国渔船船员回国。

9月25日,被日方非法抓扣的中国船长詹其雄乘中国政府包机安全返抵福州。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事件内容_______________。(1分)

(2)我的评论:(3分)

5、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总结后汉衰败历史教训的一句话“ , , 。”

(2)《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自叙本志和追求先帝知遇之恩时写下临危授命的千古名句是“ , 。”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再现紧张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两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 , 两句意思相同。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现词人报效国家、渴望杀敌立功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

(6)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用相关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诗是 “ 。”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希望刘禅“深追先帝遗诏”。先帝遗诏中堪称思想行为准则的话语是“勿以恶小而为之, 。”

(8)李清照《武陵春》词中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愁之深重的诗句是“ , 。”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写出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塞下”、“霜”等词语可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2)全词的上片写景,“ ”一字统领下文景物的描写,渲染了边境环境_______的特点,抒发了将士们_____的感慨和__的情怀,雄浑沉郁,苍凉悲壮。(2分)

三 文言文阅读(40分)

(一)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土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6分)

1 《陈涉世家》选自 朝历史学家 的巨著 ,它记载了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事实。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鲁迅称它是“ , ”。(3分)

2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会天大雨( ) 乃丹书帛曰( )

吴广以为然(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3.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 (2分)

A。宜多应者 功宜为王 B。乃丹书帛曰 得鱼腹中书

C.皆指目陈胜 卜者知其指意 D.之次所旁丛祠中 皆次当行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发间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B.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5.翻译下面句子:(2分)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6摘录文段语句回答。(3分)

(1)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导火线是 。

(2)这次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

(3)表现陈胜、吴广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7 .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2分)

偶然性:

必然性:

(二)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4分)

1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仓鹰击于殿上( ) (2)长跪而谢之 ( )

2.翻译划线语句。(2分)

3.下面各句中“之”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2分)

A.布衣之怒 B。天子之怒 C。庸夫之怒 D。专诸之刺王僚

4.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4分)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2分)

6.列举我国历史上一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事迹。(2分)

(三)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10分)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帝室之胄(胄:后代。) B.思贤如渴(如:好像。)

C.箪食壶浆(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D.斟酌损益(益:兴办、增加。)

2、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2分)

3、用现代汉语写出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2分)

5、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2分)

四、现代文阅读。(14分)点击进入 初中学习小组

为汉语的处境忧心不平 卢新宇

⑴最近,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⑵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⑶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⑷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⑸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日常语言日渐单调。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⑹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不再会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芦苇开的很茂盛,清早的露水变成霜”、“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⑺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⑻“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⑼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⑽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1、阅读第5、6段,简要回答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怎样的危机。(4分)

2、本文语言意蕴丰富,结合语境写出第9段加点的“死”和“活”各有什么含义。(4分)

3、比较第6段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与“芦苇开的很茂盛,清早的露水变成霜”、“我要和你结婚”这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你认为后者失去了汉语的哪些美感?(3分)

4、文中余光中说“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五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40分)

文题一:有你真好

文题二:留住___________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二.1、D

2、异 孤寂荒凉、壮志难酬、思乡忧国

三(一)1.适逢,正敢上 写 正确,对的 私自,偷着

2.(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2)天下苦秦久矣。(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3.偶然性:因暴雨断道而误期限; 必然性:秦朝统治法峻刑严,“天下苦秦久已”。陈胜等误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斩首,这迫使他们为求生,不得不转戈反秦 5.第二天早晨,士兵中间到处谈论,都对陈胜指指点点。

(四)8.(1)“仓”同“苍”,青色 (2)道歉

9、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10、(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每空2分)

11、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为国家敢于献身的人。

12、示例:(1)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国攻打宋国。

(2)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3)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三、8.C

9.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0.先帝知道我做事认真细致,所以临终把匡复汉室的大任委托给我。

11.三顾茅庐;报先帝而忠陛下

12.(略)

四、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日常语言日渐单调,文化意蕴日渐消退。

2、“死”指希腊文与拉丁文已经不再使用了,“活”指汉字充满生命活力,仍在使用,或指汉字一直在滋养着中国人,或指汉语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

3、后者丧失了汉语的音韵美(节奏美、韵律美)、意蕴美、凝练美(简洁美)、含蕴美等。

4、因为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生命中血脉相延并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假如时间可以倒流
《举起手来》观后感
我的高三
乌有的未来
雪景
三毛流浪记
沉默
我敬佩的一个人
我的老师
我最难忘的一件事
浅谈《廉洁修身》
我最崇拜的人
我的家乡
浅析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
卡尔·曼海姆“精英论”研究
如何有效开展毽球群众性运动
基于MES的化工生产调度系统研究
小议煤矿井下低压系统漏电保护的方法
铁路客运营销策略探析
从硼回收系统除气塔运行谈手动控制策略
医卫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校本培养模式探究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评价指标研究
创新物理实验之大气压强
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管理及其防治措施探讨
在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论建筑工程中的机械设备与物资材料集约化管理
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让学生快乐高效地识字
孩子的心最纯最美
让语文课堂注入创新思维的活力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分层推进分类指导
浅谈古诗中的思想内涵
让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
朗读教学与学生素质的培养
激发兴趣,使学生乐写作文
浅谈学法指导的四个环节
创新作文,还给了学生自主作文权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着眼能力评改激兴
远程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称赞的力量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自主学习的心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