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青山区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期中试题及答案

青山区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期中试题及答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1-30

青山区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期中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青山区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2010年11月4日

积累 阅 读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给加点的汉字注音与读拼音写汉字。(4分)

2、找出下列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中改正。(4分)①寂寥 悲恸 沉浸 人世苍桑 ( )

②凶悍 告戒 玷污 温文尔雅 ( )

③笼罩 眩晕 馨香 一如即往 ( )

④嘻戏 蓦地 阴霾 眼花缭乱 ( )

3、形似字组词(4分)

4、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在具体语境中正确填词(4分)

①他把童年的____(向往,神往)。蕴藏心底。

②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中,父亲确实是_____ (形容文采非常高)o ③乔纳坦不可避免地成为部落中新____(突兀、来势不凡的兴起)的中心人物。

④那哨子发出的声响,尖细、____(高而洪亮),响彻云霄。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大自然是无情的。两年来,我只身____大漠,____戈壁,____高山,___大河,经历了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

A、爬闯涉走 B、走闯爬涉 C、闯走爬涉 D、走爬闯涉

6、修改病句(2分)

①这支英雄的部队歼灭并包围了顽抗的敌军。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推进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学常识填空(2分)

冰心,原名__________,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著有作品集

____________。

8、下面的语句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濛濛的细雨飘起来了,我们前后左右的景物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②身后原本静谧的山林,若有若无地传来细细的声响。

③眼前的湖面刚才还澄碧明丽,此时却是烟雨迷蒙了。

④左右两面的山峰在细雨织成的轻纱中,远远的隐没了。

A(1)(2)(3)(4) B(1)(3)(2)(4) C(1)(3)(4)(2) D(4)(3)(1)(2)

9、根据上下文填写古诗文句子。(6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3)杜牧是个心忧天下的诗人,《泊秦淮》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

(4)在《秋词》中,刘禹锡一改过去诗人的悲秋之情,通过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一种积极昂扬的思想感情。

10、完成下列题目:

为迎接期中考试的到来,学校准备开展一次诚信考试的宣传教育活动。

(1)请你为学校“诚信考试”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就“考试的诚信”展开问卷调查,从不同角度设计两个问题,并在后面标明你的调查目的。 (4分)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美好的小学生活已经结束了,你已经与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分别了。假如你想通过电台点歌,借电波捎去你深深的祝福,你会说些什么呢?(3分)

答:

一、阅读(36分)

(一)课内语段阅读(1 5分)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地看着我。

“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这时,她的妈妈从屋里出来了。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

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

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过了一会儿,她拿着那只羚羊出来了。她妈妈接过来一看说:“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她把羚羊递到我的手上,“好好拿着,别难受,看我呆会儿揍她!”

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

咱俩还是好朋友……”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1 2、《羚羊木雕》全文以__________为线索,节选内容可以简洁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__。(2分)

1 3、和“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相照应的一句是:(2分)

答:

14、万芳见“我”取回木雕,有一个先跑开后又突然出现的变化。你能简要分析她这一变化前后的内心想法吗? (2分)

答:

15、本文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很精彩,请在文中各找出一处句子进行赏析批注;(4分)

动作描写的句子:

批注:

心理描写的句子:

批注:

16、“月亮出来了,冷冷的”属于什么描写?这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 分)

答:

1 7、“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答:

(二)课外语段阅读( 21分)

上天种的花

古草

①记得小时候,在院子的墙根处,看到一朵异样的植物,正在玩耍的我们姐弟仨惊奇地叫起来。

②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植物,以前从没见过,它白白的圆而厚的叶盘,肉鼓鼓肥嘟嘟的,支撑它的也是胖乎乎的根茎,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欣喜不已。整个模样,像一把白色的伞,忍不住用手轻轻地触摸它。我叮嘱弟弟妹妹小心点,唯恐一不小心,碰坏了它。它的形状和我们以前见到的“狗尿苔”有点类似,但那种狗撒尿而形成的植物,长着灰不啦叽、薄薄的几乎没有一点厚度的叶片,细而瘦弱的茎杆,看着就让人生厌,没过两天就被太阳晒得蔫巴了,无精打采地耷拉下它被风干而裂成几个口子的叶片,最终萎缩、瘫倒在地面上。

③眼前这个是什么昵?从没人种植,怎么凭空生出了这样一个让人喜欢的东西?它肥硕的根,扎在浅浅的墙根上,阳光照不到它,雨水淋不住它,又没有肥沃的土壤,如此贫瘠的环境,却富有生命力地生长着,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拉了母亲来看,她说这是蘑菇,和那“狗尿苔”是一类的,但“狗尿苔”有毒不能吃,这蘑菇是像肉一样可以吃的好菜呢,好好看着它,再停两天就可以采下来了。

④听着母亲的描述,我们好像已经吃到嘴里似的,心里美滋滋的,只有到春节才可以尝到肉的岁月里,突然知道了世上还有和肉一样吃的好东西,当然是乐不可支了。为了防止鸡、鸭、小猪来糟踏,我们就日夜严加看守,弟弟找来个破碗扣着它,我们就不时地揭开碗看看它生长的进度,等稍大了些,在它旁边搭建一圈小篱笆,以防它惨遭袭击,几颗心像保护宝贝似的既紧张又喜欢。

⑤终于成熟了。我们把长成的蘑菇,小心翼翼地摘下,母亲把它洗净后一点点地撕碎,下到面条锅里的时候,我们就双手支着小脑袋,眼巴眼望地等着饭菜飘香的时刻。

⑥往日只洒些盐巴的素面条,寡淡无味,现在有了这像灵芝一样的好蘑菇的浸润,吃起来格外有味道。绵软、滑溜、细腻但富有韧性的蘑菇,虽没有母亲说的如肉一样的香,但却没有肉的油腻,也确实是少见的爽口,我怀疑天地间的精华,都浔透在它丰韵的身上了,只可惜太少了,每人碗里只有可怜的几片。

⑦后来眼睛就格外留意潮湿的墙根处了,居然又幸运地遇到了几个盛开如花的大蘑菇。 .

⑧“妈妈,这样好吃的蘑菇,为啥别人家里没有呢?”

⑨母亲认真地想了一下说:“孩子,这是上天种的花啊,他看咱家的孩子乖,就把他种的花,移给了咱几棵。”母亲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的头,慈祥地笑着。

⑩是么?怪不得只我们家有呢,一时我们就骄傲地昂起了头。读了两年书的母亲,大字不识几个,也就会写几个歪歪斜斜的字而已,给我们讲不来做人的大道理,更不会讲“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感化我们,但她的“上天爱乖孩子”的道理,通俗易懂,我们欣然接受了。想啊,我们是乖孩子,上天都知道,上天怜惜我们的清苦,把他心爱的花,都赏给我们吃呢。

(11)早不记得我们那时是不是真的很乖,但从此,我们时时都在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力做得听话、懂事,不惹母亲生气。在家里,每当有好吃的时候,我们从不争不抢,你推我让。在外面,我们不淘气,不惹厌,友善地和身边的每个人相处,母亲满意的笑容,就常常在脸上挂着了。

(12)其实我们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的说法,但总认为有一双意味深长的眼睛,时刻在天上方严肃地注视着,自己是一览无余地暴露在那双法力无边的视力之内,所以我们坦诚做人,不偷不拿,不骗不坑,我们爱自己的手足和亲人,进而去爱他人,爱这个人间。

(-13)如今我们都已长大,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融入到洪大的人流中,就像一滴水涌入江河

毫不起眼,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都得到了上天种的花。

(选自《智慧》,有改动)

18.阅读选文第①---⑩段,完成下面表格。(4分)

事件发展过程A B采摘蘑菇品尝蘑菇

人物内心变化C紧张喜欢 D满足骄傲

19.选文第②段描写“狗尿苔”的样子,有什么作用?(1分)

20.选文第③段“简直不可思议”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21.体会下面句子中画线词的表达效果。(2分)

终于成熟了。

22.选文第⑨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3.选文第(11)段画线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

24.选文第⑨段和第(13)段中“上天种的花”的含义有什么不同?(4分)

三、写作(56分)

成长不仅仅是欢笑与幸福,更有文化的熏陶、心灵的洗礼、深刻的思考和自我的挑战。请以《成长的足迹》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记叙文;③不少于6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25、(6分)

审题:

主旨

26、作文:(40分)

青山区2010-2011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孽、遐、qí、cù 2、沧、诫、既、嬉 3、1针砭、褒贬 经济、跻身 4、憧憬、才高八斗、崛起、高亢 5、C 6、包围并歼灭 在“精神”后加“的人才”7、谢婉莹、《寄小读者》或《再寄小读者》(答其一即可) 8、B 9、略 10、①标语不超过16字、紧扣“诚信”字眼。例“诚信考试,从我做起” ②略 (可以从原因、措施、方法等角度) 11、称谓、送歌、祝福各一分

二、阅读(36分)

12、羚羊木雕 索回(索要、要回)羚羊木雕

13、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14、略, (前后变化,合理即可)

15、略,

16、景物描写,烘托出“我”当时悲凉的心情。

17、揭示了大人们的狭隘、重财轻义的观念对孩子心灵造成的严重伤害,为人们留下了一个发人深思的话题。

18.A.发现蘑菇 B.看守蘑菇 C.惊奇欣喜 D.小心翼翼

19.与蘑菇形成对比,表现作者对蘑菇的喜爱之情。 (以“狗尿苔”的丑陋,反衬蘑菇的可爱,突出我们对蘑菇的喜爱之情。)

20.蘑菇无人种植,生长环境贫瘠却富有生命力的生长。

21.突出我们对蘑菇成熟的期盼和蘑菇成熟后的欣喜之情。

22.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的慈爱。

23.内容上:突出母亲的话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或母亲的教育方法在我们身上起了作用),使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变得更乖巧;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

24. 第⑨段:指蘑菇;第(13)段指我们身上具有的正直、善良、坦诚、踏实的品质(坦诚做人,踏实做事)。

三、写作(46分)

25、审题:①成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成熟完善;②必须写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事;③写出自己成长前后的变化。

26、抓住三要素(①事件;②情感;③态度)来表述;结合学生习作判分。

27、见中考评分细则

作文指导:

①成长的过程就是生命主体积极发展直至成熟的过程;②成长不仅是生理成长,更重要的是与心理成长、精神成长统一和谐、共同发展的过程;③成长中,我们会学会感恩、会学会团结、学会自立......会学会很多很多;我们也会认识分辨真、假、善、恶、美、丑。④环境、教育可能导致成长的加速或延迟;⑤成熟总是和人生的挫折联系在一起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并不能让你成熟,而需要时间与代价的付出;⑥经历的越多,成长的越快;⑦成长不是不犯错误,而是能不能真正从错误中吸取到教训。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大自然
我成功了
军训(二)
游览石鹅岩
我的妈妈
军训(一)
同学们给我起绰号
老师
老虎大哥与狮子老弟
幽默大王
捉蚂蚱
小学生六年级日记一则
悄悄话
校园
我们的校园
2005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罗镇中心学校教研组工作计划(05-06年度第二学期)
罗镇乡中心校素质教育工作计划(2006学年度上学期)
2005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大场镇小学2004年信息科技工作计划
2005学年第二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红山校区2006-2007教导处工作计划
2006年上半年语文组研修计划--指导思想
大场镇小学2005年信息科技工作计划
厦门英才学校中学部初二年段开学初工作安排
初三年段六月份至学期结束工作安排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
大场镇小学2003年信息科技工作计划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005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5)刑法论文(1)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10)刑法论文(1)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10)刑法论文(1)
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4)刑法论文(1)
由“性骚扰”诉讼引发的立法思考(3)刑法论文(1)
浅谈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的现状及采取措施刑法论文(1)
浅析信用卡诈骗罪的若干问题(2)刑法论文(1)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7)刑法论文(1)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2)刑法论文(1)
试论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浅析信用卡诈骗罪的若干问题刑法论文(1)
浅谈传统文化在现代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与室内艺术设计理念的融合与创新研究
浅析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政府管理牧区的价值2
《回声》教学设计1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泉水》教学设计2
《称赞》教学设计1
《开国大典》
《鸟的天堂》
《泉水》教学设计1
《西门豹》
《翠鸟》2
《称赞》教学设计2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荷花》 教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卖火柴的小女孩》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