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4
《欢庆》
教材分析: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十月一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1949年的这一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动了。一个激动和豪迈的声音响彻全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万众欢呼,礼炮齐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是革命先辈的呐喊,也是新中国前进的号角。多少人浴血奋战,多少人赴汤蹈火,为的就是这一刻的到来!从此,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都要为伟大的祖国妈妈庆祝生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起长眠地下的革命先烈,想起新中国走过的路和将要走的路。
2、明天又是祖国的生日了,小朋友们会怎么庆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欢庆》
二、初读体会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生字拼读几遍。
3、出示词语: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乐曲、十三亿,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4、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三、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自已喜爱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
2、展示读:学生愿读哪句就读哪句,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3、赏读课文: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在学生说时进行指导。朗读本诗,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读开头四句,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然后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4、读、议课文。
(1)出示课件(欢庆场面),引导观察: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2)
读前面四行,可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大海奏的是什么乐曲?读后面四行,想想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实践活动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组展示自已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2、马上要到国庆节了,我们一起来《欢庆》
二、再读入情
1、让学生看图找句,练习朗读。老师借图指导。
2、指名读,学生评,互相读、互相评,直到背诵。
3、看图自由轻声地背诵,指名背诵。
三、识字。
1、出示生字,给生字找朋友,看谁找得多。
2、介绍经验识字:
加一加:大—庆只---帜南---献
编儿歌
四、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应该错落有致——左低右高。“庆”字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大”的撇一定要写成“竖撇”,捺尽量向右伸展。
3、学生描红临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正月十五闹元宵
- 我是90后
- 观看元宵礼花
-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 第一次,我憎恨老师
- 年味儿淡了
- 新年随想
- 书缘
- 放风筝
- 珍贵友情
- 我的班长
- 拜年
- 鲜花的讨论
- 元宵节的起源与习俗
- 生病真难受
- “十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 (一)
- 2009年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信访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
- 2009年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 2009年六年级数学教研计划
- 2009年教学工作计划
- 五年级数学优生辅导计划
-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
- 五年级数学学困生辅导计划
- 2009年中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 初中语文科工作计划
- 2009年初二数学科工作计划
- 2009年七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 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加强农村道德建设
- 试 论 道 德 农 业
- 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初探
- 论村民自治组织运作中的权力冲突与对策
- 当前农村金融的现状及政策分析
- 乡镇政府非法生存的危害及对策初探
- 非正式制度与社会冲突
-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政府组织与社会协作
- 试论农村土地家庭永包制——土地承包权长期化的一种模式
- 乡村的目光——农村学生城市认知的经验研究
- 中国农村的小城镇建设
- 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 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透视
- 山西村政建设中的“制度设计”
- 农村青年:一个边缘化的弱势群体
- 《我是什么》教学实录
- 声音传播的快慢
-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 《我是什么》第三段教学实录
- 《我是什么》好词好句好段
- 《我是什么》难句剖析
- 回声
- 声波
- 声波的绕射
- 《我是什么》难段讲解
- 声源的指向性
- 《我是什么》教学片段及评析
- 《我是什么》层次结构
- 《我是什么》识字教学心得
- 创设情境,情趣朗读──赏析《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