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源潭镇中心学校2010--2011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源潭镇中心学校2010--2011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源潭镇中心学校2010--2011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们:为了检验我们半个学期来的学习效果,让我们握笔凝思,盘点近期的收获,与老师一起来评判自己的得失,共同分享彼此的快乐吧!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8分)

1、抄写下面诗句,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清楚。(2分)

问 渠 那 得 清 如 许, 为 有 源 头 活 水 来。

2、给下面选文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diàn( )下来了,沉diàn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 )的笑容,就要绽( )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 )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节选自宗璞《紫藤萝瀑布》)

3、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9分。每错或漏1字,均不得分。)

(1)万籁此都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

(2) ,志在千里。(《龟虽寿》)

(3)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句》)

(4)2010年5月1日,世博会在上海拉开了序幕。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作为东道主,请你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欢迎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沧海》一诗中,描写海岛上生意盎然的诗句是:

, 。

(6)《次北固山下》中蕴涵“新事物总是在旧事物中孕育产生”这一哲理的句子 , 。

4、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崛起中的源潭

①文明是一个城镇命脉的发展,是城镇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②近几年来,我镇以提生镇区文明程度,提高镇民素质为中心;以创建国家级文明城镇为契机;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广泛深入地开展各项活动。一个富有实力、充满活力、彰显魅力的新源潭正(呈现、展现、出现)在人们面前。

(1)选文①处有病句请改正: (1分)

(2)选文②划横线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加以改正。

错字: 改: (1分)

(3)请从第②句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二、综合性学习(7分)

5、语文是语言的文化,而语言又是人类沟通、联络情感的重要方式。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有语文。擦亮你的双眼,你就会发现,其实语文就在我们的身边。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情景一:9月14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对岳阳县砷污染事件提出严厉批评,而当地环保局局长陈林则说:“只要企业不是太出格,我们一般在政策的边缘打一些‘擦边球’。”李丽问妈妈:“‘擦边球’是什么意思?”妈妈叫她动动动脑筋想想。接着她们继续看电视。

(1)李丽对当地环保局局长陈林局长所说的“擦边球”的意思不太理解,请你帮李丽解释一下?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二:一个周日,李丽和徐奕漫步街头,看到一些使用不规范的文字和语言。像什么“咳(刻)不容缓”、“吃(痴)心不改”、“默默无蚊(闻)”、“钱(前)途无量”等等,她俩就发生了争论,李丽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而徐奕却认为这种做法很好,她俩争执不休。

(2)你认为这种做法可取不可取,并说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例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3分)

例句: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

人生如

三、阅读(共55分)

(一)现代文阅读(14分)

春 风

老 舍

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②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在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褐色的石层,仿佛给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再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和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绿得晶莹剔透,远处的点点白帆在绿波上轻轻荡漾,平时看不见的小岛也清楚地点现在天边。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给我带来丝丝的甜美。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③所谓春风,似乎应当温柔,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的传送花香,同情的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可是,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④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使人不英雄地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乎不应该如此。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我生在北方,听惯了风,可也最怕风。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懒得出门,觉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是不可原谅的!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人,虽然身体不很足壮。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风。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少有个原因,多少可以设法减除;对风是千没办法。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它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它自由地刮,我死受着苦。我不能和风去讲理或吵架。单单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当没有这不得人心的风吧?我不准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

6、请写出济南与青岛两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分)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是写春风的,可是为什么前文却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写济南、青岛秋天的美丽呢?试谈谈自己的认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仔细阅读第④节,看看济南与青岛两地的春风给作者怎样的感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在文中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其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后母的三巴掌

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30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

第一巴掌是我8岁那年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街门后头吃。

“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

“偷的。”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

“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又干脆。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两毛钱扔了瓜咧着嘴给卖瓜的送钱去。

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都没动过我的心。

第二巴掌是我10岁那年。

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别光喝炒面糊糊了。”

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

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底下。

“阿巧,”前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早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话,“章媳妇要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

“有。”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里跑。我赶紧把席底下的钱换了地方。

“嗯?”后母揭开席一怔。“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上医院,我去找他爹,随后给你送去,200块整。”

二奶奶小跑走了。我神秘兮兮地把钱给后母看:“过年呢,不借给她。”

后母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被窝里薅出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小孩子家家的,不学理性,谁还能没个病灾的,等自己陷在坑里就找不着道儿了。”后母回来后并不哄我,还瞪着眼训我。

父亲知道了,说该把屁股打碎。

从此,“帮”字在我的理解里有了深刻而特殊的含义。

第三巴掌是我14岁那年。

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初中,但吃住自理,家里负担不了。

“我不上了,帮娘喂猪吧。借人求人多难。”我吃饭时说。

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一指头年纪,还没见事就先低头!抬起来!不念书,大了能中屁用!我去求人借,还用你费心!再有这想法眼睛抠出来喂猪!”

我哭了,不是因为屁股疼,而是在我理解后母一片心血之后感动得哭了。我在内心发誓:“等我会写文章时,一定先写后母。”

10、文章的一条清晰的线索是:以 为线索。本文描写人物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是: 描写。(4分)

11、简要概括引出“后母的三巴掌”的三件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后母的三巴掌”给“我”的深刻教益分别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三次细写了“我”挨打后的感受,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4分)

“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后母的教子方法正确吗?为什么(请结合你的成长经历谈谈,不少于3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5、本文节选自《 》,它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是__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2分)

16、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①人不知而不愠( ) ②学而不思则罔( )

③知松柏之后凋( ) ④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1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它是什么意思?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经历,加上你的切身体验和独特感受来谈一谈你的认识?(4分)

 

(四)名著阅读(6分)

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19、这两首小诗选自《繁星》《春水》,作者是____________。用作者的话说,是将一些“______________”收集在一个集子里。(2分)

20、这两首小诗作者对母爱的体现有哪双重内涵?(2分)

答: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诗中“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作文(40分)

22、不知不觉中,两个多月过去了。这两个多月在你的学生生涯里也许是最不寻常的。你的家庭、你的学习、你的生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你快乐、使你兴奋、使你充满信心,也许使你困惑、使你忧虑、使你不知所措。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让你觉得自己好象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 。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亲友的关爱、理解和鼓励,来自书籍的启迪,来自环境的熏陶。有很多的心里话要向老师、父母、同学诉说。请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

题目: ,我想对你说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文章字数600字左右。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

(3)书写整洁,字迹工整清晰,易于辨认,卷面干净,否则扣分。

 

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8分)

1、书写正确、端正、清楚2分,错一字扣一分,扣完为止。

2、淀 jīn zhàn qióng (4分)

3、(9分)①但余钟磬音 ②老骥伏枥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⑤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3分) ①“命脉”与“发展”互换。 ②生--升 ③呈现

二、综合性学习(7分)

5、①擦边球:比喻利用政策的临界点得到好处或比喻做在规定界限边缘而不违反规定的事。(2分)

②略(2分) ③略(3分)

二、阅读(共55分)

(一)现代文阅读(14分)

6、(4分)相同点:两地的春天都多风,两地的秋天都长而晴美。

不同点:夏天,济南很热,青岛是避暑胜地;冬天,济南冷,青岛温暖

7、(3分)写济南、青岛两地秋天的美丽,是为了反衬春风的粗猛和寒冷,突出两地春风的令人不快。

8、(3分)两地的春风给作者以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感受。

9、(4分)示例:“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褐色的石层,仿佛给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秋天小山的色彩美。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10、(4分)后母的三巴掌(或时间线索) 语言

11、(3分)偷瓜;藏钱;不想念书。(抓住大意即可,允许灵活表达)

12、(6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帮助他人的含义;念书的重要性(言之成理即可,也可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13、(4分)这些词语细腻的描绘出我挨打后的痛苦感受,表明了后母给我的教训之深刻,写出了后母的严厉(“痛苦感受”“深刻教训”“后母严厉”答出一条即可视为正确)。

14、(4分)言之有理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15、(2分)《论语》 儒家

16、(4分)(略)

17、(4分)(略)

18、(4分)(略)

(四)名著阅读(6分)

19、(2分)冰心 “零碎的思想”

20、(2分)一是母爱对诗人的浸润;二是诗人对母爱的神情颂赞。

21、(2分)抒发儿女对慈母的眷眷依恋之情,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赞歌。

四、作文(40分)作文标准略低于中考标准。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管?不管?
我的选择没有错
难忘妈妈的目光
敢于出错
我和小姨
半个馒头
生活需要微笑
我们的实验小学
严慈相济恩威并重――试论差生的转化
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
一起写春联
一份平凡的爱
我遇到了“贿赂”
三国演义读后感
变压器主保护原理的研究
浅谈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技术
菏泽市生态环境防治形势分析与对策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
大数据技术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电梯超载预防措施探讨
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预防措施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
Blackboard 网络学堂的交互分析及其设计
刍议供电企业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外宣公示语错译分析
浅究路桥施工过渡段中施工技术问题
技工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探索
计算机专业青年教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实践研究
城市防灾避难园林的规划设计研究
走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浅谈语文教师的音乐素养
浅谈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创新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电教媒体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谈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及多媒体技术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开发生活资源,创新练习设计
细心爱心耐心
互动•对话•激趣──自主作文,快乐作文的一点探索与实践
在语文课堂上真情如涌--------语文教学随笔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多元展示材料初探
浅谈多媒体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如何指导孩子学习古诗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