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5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饶有趣味的介绍生物知识的科普类儿童诗。全诗共五节,第1节激发学生思考:植物用什么方法传播种子;第2、3、4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分别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第5节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新知识。在教学中,我力图体现新课标鲜明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并从小学低段儿童特点出发,适当采用“表演——体验”的教法,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得到发展。下面摘录第二课时的几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指导朗读,引导探究
(在复习第一节的基础上)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节。)
师: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什么?
生:降落伞。
(出示课件图片,认识像降落伞的蒲公英宝宝和像绒球的蒲公英妈妈。)
师:光有降落伞行吗?还需要什么?
生:风。
师(看课件录像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孩子们你出发我出发,大家一个接一个地出发了。现在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生:蒲公英是请风帮忙传播种子的。
师(指导朗读):小蒲公英在蓝蓝的天空里飞呀飞呀,他们是多么的自豪啊,因为他们长大了,终于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了。朗读时要注意读出他们的心情。
(学生齐读,读出了欢快自豪的心情。)
片段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请你和组里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在苍耳和豌豆两种植物中你们组喜欢哪种植物妈妈的办法?
(教师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1、说说这位植物妈妈请谁帮忙传播种子?怎样传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提出还不懂的问题。
(小组分工:组长组织讨论;检查者检查是否完成了每一项任务;监督者监督组里每一位同学是否都认真朗读和参与了讨论。)
(各小组学习,讨论,朗读,教师巡回参与指导。)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组织讨论帮助解决。)
师:刚才各个小组都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热烈的讨论,我想大家一定弄明白了苍耳妈妈或者豌豆妈妈是怎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远方去的。
片段三:小组交流,表演体验
(学生汇报交流。“先锋”小组喜欢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他们通过表演的形式来汇报。)
生A:我是苍耳妈妈,我的孩子长大了。(“苍耳妈妈”欢快地手舞足蹈着,老师把一颗颗苍耳粘到他身上。)
生B:我是小白兔,蹦蹦跳跳的小白兔。
生C:我是小花猫,喵—喵—喵。
生D:我是小袋鼠,有一个大大的口袋。
(“小白兔”、“小花猫”、“小袋鼠”分别跳着、走着经过“苍耳妈妈”的身边。)
生A:请你停一停,能不能搭个便车带我的宝宝到远方去旅行啊?
(小动物纷纷表示同意,把几颗苍耳粘到自己身上,离开了“苍耳妈妈”。)
(“小白兔”把苍耳撒在田野里;“小花猫”把苍耳撒到山坡上;“小袋鼠”把苍耳撒在自己家门口。)
师:你瞧,苍耳妈妈多聪明啊!她请小动物帮忙把自己的孩子带到了远方。小动物把小苍耳带到哪儿,哪儿就是小苍耳的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洗碗
- 我的一位好朋友
- 可爱的家乡
- 找工作
- 航天飞机的自述
- 网上游香港
- 扫地
- 我的校园
- 仙人球
- 五彩缤纷的香港
- 我的“自画像”
- 我
- 早晨
- 我
- 新龟兔赛跑
- 关于高速公路隧道病害整治技术探讨
- 数字化技术在高速公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
- 谈钢琴演奏应把握好作品的内在情感
- 如何在音乐课堂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 论合唱艺术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 试论古筝艺术的表情性
- 俗乐舞台探索
- 浅谈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科综合的实施
- 浅谈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 如何让通俗音乐进职业学校学前教育课堂
- 小提琴的练习曲与音阶
- 公路路基施工
- 浅析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
- 浅谈原生态民歌的艺术特征及其发展
- 从中国钢琴曲的创作谈音乐的民族性
- 《我是什么》教案
- 《酸的和甜的》教案
- 《地球爷爷的手》教案
-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
- 《坐井观天》教案
- 《纸船和风筝》教案
- 《风娃娃》教案
- 《秋天的图画》教案
- 《称赞》教案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 《黄山奇石》教案
- 《一株紫丁香》教案
- 《黄山奇石》教案
- 《我选我》教案
-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