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之五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歌。讲的是小朋友把紫丁香栽在老师的窗前,表现了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全诗语言欢快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儿童情趣。课文所配的插图形象地表现了课文内容。
学情分析:
课文从简介紫丁香开始。本课语言流畅,富于情趣,教学时要通过指导3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来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做到熟读成诵。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的诗句,培养尊敬和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背诵,充分领悟课文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的诗句,领悟课文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板书:紫丁香,简要介绍:紫丁香是一种树干,开的花是紫色或白色。有香味,大多成长在我国北方,可供人们观赏。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逐节朗读。
2、读本课生词,分别找出前鼻音(踮倦院)、后鼻音(梦浓盛)、翘舌音(眨沙枝)的字。
3、读了课文你解决了什么问题?你又有了什么新的问题?
思考题:紫丁香是谁栽的?为什么要载?
4、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做记号。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1、轻声读第一小节,回答问题:紫丁香是谁栽的?栽在哪儿?他们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
2、朗读第2小节,想一想: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把智多星栽在老师的窗前?
3、默读3——5小节,想一想:紫丁香是怎样和老师做伴的呢?
4、小结:第二小结总写紫丁香和老师做伴,第3——5小节分别写紫丁香的绿叶儿的响声,盛开的小花和飘出的花香与老师做伴。这实际上是写小朋友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5、小朋友所以这样尊敬自己的老师是因为开始非常辛苦,小朋友们能从这首诗里找出来吗?
四、作业。
1、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找几个赞美老师的语句,读一读,抄一抄。
第二课时
1、指名朗读摘抄的赞美老师的语句。
2、指导学生朗读。
第一小节要体现出小朋友们是悄悄地栽树,不愿惊动老师,读时声音要轻点。
第2小节是小朋友栽紫丁香的目的,要读的亲切,重读“夜夜”,以充分表达对老师的一份爱心。
第3、4节中的“你听”“你看”反复;两次,后者要重读,以表达小朋友迫切地要让老师知道的一种兴奋的心情,“消除疲倦”“感谢挂牵”都要重读。
第5小节要读得轻缓,读出小朋友们对老师的关心与爱护。
3、指导背诵
(1)提问:这首诗一共5个小节,请你们回忆一下,各小节写的是什么?
(2)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现板书。
(3)学生书熟读课文。学生试背课文。
4、写字指导
5、课外作业:写赞美老师的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借书记
- 第一次炒菜
- 美丽的西山
- 青蛙
- 家乡的特产
- 读《皇帝的新装》有感
- 可爱的小金鱼
- 我的小制作
- 有趣的画鼻子游戏
- 跳绳比赛
- 《睡着了的国王的故事》读后感
- 清明节
- 笋牙儿的童话故事
- 读《倒出那粒沙子》有感
- 我家的小狗
- 音乐与诗歌关系”笔谈(1)
- 元杂剧演述体制中的说书人叙述质素(1)
- 采风观念的异化(1)
- 谈一谈歌唱的舞台形体问题(1)
- 六朝宫廷音乐活动类型考(1)
- 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1)
- 音乐演出市场究竟有多大(1)
- 论音乐表演艺术的三层境界 直觉•兴趣•风格
- 对古筝演奏艺术的几点探讨(1)
- 浅析视唱的技术处理(1)
- 关于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探析(1)
- 由当前古筝考级现象引出的思考(1)
- 切勿进行置身事外的研究(1)
- 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与管理
- 浅谈“三段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1)
- 《穷人》(第二课时)教案
- 《梦想的力量》A、B案
- 《匆匆》教案
-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 《詹天佑》课堂教学片段实录和点评教案
- 《桂林山水》教案
- 《一夜的工作》教案
- 《草船借箭》的两种教法教案
- 《翠鸟》教案
-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 《草原》教案
- 《落花生》教案
- 《看雪》教案
- 《鸟的天堂》教案
-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