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1
《黄山奇石》片断赏析
师:出示书中四幅挂图。
师: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吗?
生:知道。第一幅图是“仙桃石”,第二幅图是“猴子观海”,第三幅是“仙人指路”,第四幅图是“金鸡叫天都”。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这个大“仙桃‘是哪来的?
生:是孙悟空去蟠桃园摘桃子,不小心从天上掉下来的桃子。
师:想象力真丰富,还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可真了不起,再想象一下“猴子“看到了什么样的大海?
生:无边无际的大海。
生: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用词真准确,如果你是那位指路的“仙人“会对游客说些什么?
生:你们好,欢迎到黄山来旅游。
生:你们好,那边的石头多有趣呀!让我们带你们去吧!
师:他们可是个优秀的小导游,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名小导游?(生:想。)这四幅图就是黄山的四个景点,选择你喜欢的景点向游客介绍。为了同学更出色地完成这次导游任务,老师建议大家把你选择的内容先练习读一读。
生:(练读)
师:(指一名同学读)
师:你觉得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他把“大桃子”这个词读得很重。
师:你也能读一读吗?
生:(读课文)
师:谁愿意做小老师,为同学们师范读下一段。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你觉得这位小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很好,因为她读得很流利,
生:还可以,我有信心比她读得更好。
师:你能有勇气向别人挑战,你一定读得一定很棒。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出了对黄山奇石的喜爱之情,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这些有趣的石头,那你想不想把你知道的介绍给游客?
生:想!
师:那就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怎样背才能背得快呢?
生:看图来背。
生:抓重点词来背。
生:反复读,读熟了再背下来。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选择一种适合你的,练习背一背。
生:(练背)
师:(指名背)
师:下面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部分编成导游词。先自己练说,再说给同组的同学,然后,各组推荐一名代表到前面来说。
生:(同组练说)
师:(巡视,指导学生准确使用词语)
生:(推荐代表)
师:在他们说之前,你们有什么要嘱咐的吗?
生:说话要有礼貌,要先问客人好,并介绍一下自己。
生:还可以展开想象,详细介绍以下石头的样子和周围的景物。
生:说话的声音要宏亮。
师:现在就请小导游带领我们游览一下黄山奇石。
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一教学片断,教师注意保持了对话双方的平等意识,处处与学生交流沟通。比如,师生共同探讨怎样有感情地读,怎样背得快,都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商讨,解决问题。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崇尚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的生命价值都得以体现,生命的花朵都得以绽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是……
- 金银岛畅泳
- 坐飞机
- 我的好朋友
- 钓鱼
- 自我介绍
- 我
- 我的妈妈
- 小小的我
- 我
- 小鸟的家园
- 闲不住的人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葡萄牙之行
- 我家楼下的大花园
- 音乐教育中少儿创造力的培养
- 关于河南梆子剧研究
- 印象派歌曲《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的历史影响
- 培养学生自信、声情并茂地歌唱
- 谈扬琴初学者应怎样打好基础
- 浅析沥青路面质量与路基工程
- 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探讨教学中的应对策略
- 试论舞蹈对中小学生的非审美教育功能之一、二
- 论学艺先做人—听著名歌唱家吴雁泽讲座后感
- 我国舞蹈文化传承与舞蹈教育
- 浅析高师合唱指挥教学与实践
- 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 电声音乐“电子音乐与电脑音乐
- 论琵琶在乐队中的表现色彩
- “文革”时期中国手风琴艺术发展特点
- 《恐龙的灭绝》(第一课时)教案
- 《三个儿子》教案
- 《雷雨》教案
- 《丑小鸭》教案
- 《从现在开始》教案
- 《玲玲的画》教案
-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 《画家和牧童》教案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
- 《北京亮起来了》教案
- 《蜜蜂引路》教案
-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 《我为你骄傲》教案
- 《阿德的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