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借生日教案五教学实录

借生日教案五教学实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借生日教案五教学实录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借生日教案五_教学实录_反思案例,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全写四个字,认识偏旁“方”、“饣”,学会要求掌握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关心父母,孝敬长辈。

二、教学重点:通过感悟重点词句、体会母女间的亲情

三、课前准备:课件及生字卡片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歌曲导入《世上只有妈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谈一谈:你自己与母亲之间的爱。

3、读课题,大胆质疑。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课文。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生字的字形,并给生字找朋友。

3、小组合作读,读读想想刚才提出的问题。

4、全班交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细读课文,感悟母女间的亲情。

1、小组合作,读一读,整理出重点的疑问。

2、展示疑难问题:

(1)妈妈为什么“忘了”自己的生日,而把孩子的生日记得那么牢?

(2)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什么呢?

(3)妈妈的小云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情感?

3、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4、观察图画,理解感悟。

(1)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2)课件展示图画,体会妈妈对女儿的爱。

(3)理解第二次对话。

(4)边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感悟小云孝敬父母之情。

5、继说:想象故事的结尾。

6、播放乐曲,分角色配乐朗读。

四、扩展训练,活跃思维

1、夸一夸妈妈和小云。

2、读一读,悟一悟古诗《游子呤》。

3、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

4、动手制作一件礼物给家长,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强化知识。

1、分角色朗读。

2、指导学生边背诵、边表演。

3、举行朗读课文擂台赛。

二、自主探索,掌握方法。

1、做“摘苹果”的游戏,学习生字。

2、提醒学生注意读准“正”、“怎”、“饭”、“放”、“礼”、“拿”等字的字音,要借助拼音正音。

3、小组合作探究:用你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1)交流:巾——布,方——放,能——熊,视——礼,饭——饱,用比较法识记偏旁“饣”、“方”。

(2)猜谜语法:编字谜,新旧字联系。

(3)拆字法识记生字(加一加,减一减)。

4、反馈学习情况,汇报学习情况,师生加以评价。

5、通过读词读句的方法,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6、做猜谜语的游戏。

7、学习写字。

(1)学生观察“雨”、“两”两年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小组合作交流观察所得。

(3)学生练习写字。

(4)展示学生的写字本并评议。

三、扩展活动,活跃思维。

1、比一比,谁记的生字多。

2、做找朋友游戏,巩固对生字的认识。

3、猜谜语游戏。师生出谜语,让学生用不同形式说出词语的意思。

4、以我爱为题,说一段说。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借生日》教学设计五,借生日,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鸭遇难记
梦不会老的,会老的只是逐梦人的心
参观“海战博物馆”有感
思母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咱们班的“泼猴儿”
迷糊星星白天亮相
童年歌谣
风险解除了
苦难身后是幸福
我们班的”大头”
我看鲁迅
雨中师生情
倚窗望夜
俺娘的手
职场的松糕鞋定律
一场人生,几场盛宴
解读动漫设计中CG插画的应用分析
服务于专业教育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研究
打给上司的“报告”
美国大学多媒体使用的启示
真夫妻,何惧卸妆?
日本艺伎风情史
高校PHOTOSHOP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笨爸爸只为一个人勇敢
时间花在哪里,都是看得见的
朋友圈“圈不圈”老公
怎样把防盗门卖给土著人
动态视觉传达设计中民族元素的具体应用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语文教学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_语文论文
关于几个多音同义词的辨析_语文论文
对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两点意见_语文论文
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向性_语文论文
造句训练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_语文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_语文论文
语文课堂“三度”摭谈_语文论文
小学阅读教学思维能力训练举隅_语文论文
识字教学的现状与教学对策_语文论文
怎样指导学生作语文书头笔记_语文论文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四偏”_语文论文
关于加大说、读、写训练量的建议_语文论文
创设教学活动情境培养学生创造个性——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初探_语文论文
阅读短文及问题设计的命题依据和标准考试研究_语文论文
阅读学与中学阅读教学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