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7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法新探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作者运用诗歌的形式,以简短的篇幅、形象的语言,叙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富有儿童情趣。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每段课文的深浅程度,选用不同的教法授课,使学生很快了解了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常识,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从而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串讲
第一段是课文起始段,课文里难于理解的词语比较多,而学好了这一段,弄懂了课文内容,将激发起学生学习下文的积极性。我选用了串讲的教学方法,解答了“如果、四海为家、旅行、啥办法”等词语。学生理解了课文,读起来就琅琅上口,积极性就自然高涨起来。
二、谈话
课文第二段用拟人的方法介绍了蒲公英,使学生知道蒲公英的种子会顺风飘去,但是学生却不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力传播的。读了课文以后,我把课前采集来的蒲公英的绒球展示给学生看,再吹一口气,学生便见到有些种子纷纷飘走了。此时,我就选用了谈话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指出拟人句中“蒲公英的孩子”是什么,“降落伞”又是什么,并解释“纷纷出发”的意思,学生通过着实物,再读课文,讨论蒲公英飘散种子的情景,便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三、释疑
课文第三段写的是苍耳。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很少观察过苍耳。刚读完这段课文时,学生便纷纷提问:“苍耳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叫全身武装”“什么是铠甲呢”“动物的皮毛怎么会挂住苍耳的种子呢”我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用实物苍耳来作详细解答。为取得最佳效果,我将苍耳种子画在玻璃板上,用投影仪投到屏幕上,学生从屏幕上清楚地看到一粒粒长满尖刺的种子。他们意会到这就是苍耳的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全身武装了。我用几粒苍耳种子放到学生的绒衣上,让学生走一走,跳一跳,种子却牢牢挂在身上。利用这种释疑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弄懂了“只要挂在动物的皮毛,就能走遍田野、山洼”的意思。
四、演示
课文第四段写了豌豆荚在太阳底下晒裂了,豆粒儿蹦跳到别处。教此段时,我就拿出一颗豆荚,将豆荚一捏,壳子突然收缩,形成弹力,将豌豆弹射出来。这与课文里写豌豆晒在太阳底下,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跳着离开妈妈效果是一样的。通过这样演示,学生的疑问就全部消除了。
五、引伸
学习了前面几段课文后,我跟同学们一起归纳出植物传播种子“靠风吹、太阳晒、动物皮毛带”等办法,并且设疑问:“植物妈妈的办法就只有这些吗”让学生阅读最后一段课文,并补充说明植物传播种子的其他方法。如有的学生说:“菱角种子随水漂流;石榴让鸟儿吃下去,种子随粪便拉到不同的地方。”还有的同学说:“桃子、杏子成熟的时候,红红的,招引动物去吃,还会从树上掉下来让动物容易吃到。动物吃了甜甜的肉,里面有一个核,咬不动,吐了。那个核在地里裂开,种子开始发芽,长成桃树、杏树。”还有十几位同学分别说出榆树的榆钱、柳树的柳絮、槐树的槐荚等等,都是借助不同的外界条件把种子传播到更多更远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获得了更多知识,从而收到了最佳效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去森林公园郊游
- 快乐的一天
- 小麻雀找家
- 河边发生的事
- 激烈的篮球赛
- 小燕子回家了
- 小燕子回家了
- 快乐的端午节
- 小燕子回家了
- 一个可恶的梦
- 永远的学习伙伴
- 《奇怪的大石头》读后感
- 数字谜语成语大比拼
- 读《落满霞光的竹林》
- 磨豆
- 浅谈同沿高速A15标膨胀土路基施工工艺
- 如何凸现音乐课堂中的音乐性
- 韩德尔的复活[1]
-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的创新
- 百年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
- 浅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 如何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演唱风格
- 试论声乐教学与朗读艺术的内在联系
- 对钢琴即兴伴奏的几点思考
- 关于扬州传统民歌与扬州新民歌的比较研究
- 良好的歌唱心里是演唱者成功的桥梁
- 如何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
- 浅谈合蚌客专官沟下行线特大桥混凝土施工
- 山东琴书的传承与发展
- 转换教学方式,音乐欣赏课轻松搞定
-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感一
- 《北京亮起来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 《画风》片断赏析一
- 《北京亮起来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 《动手做做看》:放飞心灵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手记
- 《北京亮起来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
- 《画风》情境体验设计
-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八
- 《动手做做看》读后感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六
- 《北京亮起来了》网络教学设计
-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感二
- 《画风》教学设计二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