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三教学实录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三_教学实录_反思案例,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3.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种葫芦的人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是教学的重点。
2.了解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
放大的教学挂图或幻灯投影片,或CAI课件一葫芦的实物标本。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出示实物标本或CAI课Pte-一葫芦,形象生动地描绘葫芦,简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看图。
1.课文共有几幅图?
2.按顺序观察每幅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图上有几个人?在干什么?
3.想一想这两幅图说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课文分为几自然段?在每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找出与两幅图相对应的段落。
4.范读课文,听准字音。看看课文是怎样表达图意的。
5.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并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6.重点指导:
四、分析字形。
1.重点指导:
芦:上下结构,下边是“户”。
挂:右边的“圭”由两个“土”字组成。
邻:左右结构,左边是“令”,不是“今”。
居:认识“尸”(尸字旁)。半包围结构。
感:上下结构。
2.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图文对照,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第1自然段描绘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2.第1自然段写了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内容?
3.这棵葫芦长得好吗?画出写葫芦长得好的句子。
4“长满”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为什么用“挂”,不用“结”?(出示第一幅放大的挂图或CAI课件,对照课文观察葫芦的长势,凭借图理解“挂”的含意。)
5.句一中的“葫芦”和句三中的“葫芦”各指什么?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三,我要的是葫芦,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这一刻让我铭记
- 生活需要友情
- 幸福,就这么简单
- 初三改变了我
- 心灵的唤醒
- 给自己一片阳光那片葵花田
- 古巷追忆
- 感恩我的父母
- 《名人传》读后感
- 我的世界因你而美丽
- 欣赏丑树
- My Weekends(我的周末)
- 我又遇见你
- 这也是幸福
- 父亲的肩膀
- 智能模块化喷雾器
- 接触网施工的问题与控制研究
- 地质钻探中的水文地质问题
- 铁路货运配套设施规划布局原则分析
-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 一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感染患者用药分析
- 新型自动定位卸料小车和半门式刮板取料机的应用
- 浅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 探讨空中交通管制员防冲突应变能力
- 基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关键点的分析
- 手机APP被盗抢车辆管理系统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
- 中央空调能耗现状与节能措施分析
- 达格列净片溶出度测定研究
- 基于单片机的锂电池多功能工作系统(BMS)
- 物料跟踪系统信号采集和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
- 爬天都峰精彩教案一教学案例反思
- 着眼实效灵活安排
- 让日记动起来
- 蒲公英的传说
- 金色的草地精彩教案一教学案例反思
- 不露痕迹的艺术追求
- 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 爬天都峰精彩教案五教学案例反思
- 于质朴中见真功夫
- 实验教材识字教学初探
- 倾听
- 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 文未出口先有情──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 蒲公英简介
- 金色的草地精彩教案五教学案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