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01
赠汪伦教案四教学实录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赠汪伦教案四_教学实录_反思案例,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
1、根据注释自学、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理解“桃花
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25、古诗两首》,齐读。
谁知道是哪两首诗?生交流。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赠汪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题,介绍诗人及汪伦、诗的背景
1、“赠”是什么意思?(送给)
2、谁写诗赠送给汪伦?(李白)你了解李白吗?指名交流。
那汪伦又是怎样一个人呢?谁来谈谈你对汪伦的了解?
3、李白为什么写诗赠给汪伦呢?这里有个小故事,请你们自由读一读。读完后,我请你们来说说原因。
生自由读,交流。
*你们还知道了什么?
4、过渡:那么,这首诗写了些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三、初读古诗
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读词检查。
(2)、指名读诗,其他学生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3)、了解诗意:你读懂了什么?
四、精读诗句
1、过渡:那么,就让我们再来读读诗句,体会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2、自由读,思考: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的?把有关的内容画出来。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4、指名交流,补充。
(1)一、二句抓以下内容指导:
①“欲”什么意思?
②“踏歌”什么意思?想象汪伦踏歌的歌词会是些什么。
③从“忽闻”体会到了什么?
④谁能有感情地把这两行诗读出来,表现出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
(2)、三、四句抓以下内容指导: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两人感情深厚?
(深千尺、不及、送我情)
你是怎么体会的?
(“深千尺”:说明了什么?是不是真的有千尺深?
“不及”:什么意思?桃花潭的水很深了,但仍比不上什么?
“送我情”:这里把桃花潭的水深和汪伦送“我”的情深作比较,让我们感觉到水深不及情深。
②谁能用“即使……也”这个关联词把他们之间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交流。
③感情朗读。
④出示背景图,想象情景,进行表演。
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此时此刻,李白与汪伦站在岸边,彼此话别。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你们来想一想,演一演。
同桌练习,指名演。
5、配乐背诵。
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人的歌。此时,你就是李白;此刻,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用背诗的形式表达出来吧!
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五、拓展小结
1、世间离别情万中,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外,老师还找了一些感人肺腑的离别诗。师读其中一首。
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查一些离别诗,我们在班会课上比一比谁找得多,谁读得好?
2、是啊,离别是伤感的,也是快乐的。让我们紧紧握住手中这根友谊的绳索,让它为我们放飞友谊的航船。齐诵《赠汪伦》。
六、布置作业
改诗送给朋友。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赠汪伦》教学设计四,古诗两首,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宇宙运动会
- 看不透
- 骑自行车环游月球
- 一场精彩的球赛
- 我发现了蚕儿蜕皮
- 给我生命的绚烂
- 理解
- 热
- 最后的纪念
- 我不再粗心
- 一次比赛
- 日记二则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只属于我的寂寞
- 未命名的歌
- 会计账簿与报表审计的几点建议
- 连江“搅局者”美家臣
- 年底大冲刺 这些节假日必须利用好
- 试论高新技术企业科研经费的核算及税务处理
- 绽放亚太展 贝豪引领中国面膜走向国际
- 美即:面膜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
- 试论“营改增”后对通信行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 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解析
- 致宝洁新CEO:上任后千万别犯这5个错
- 纽西之谜:与单品牌店窗口期的时间战役
- 欧莱雅90后BA的管管理经
- 档案管理制度建设的探讨
- 认清医院党员教育现状 提升党员教育管理
- 新天地抢滩莆田高端市场
- 化妆品香的品质管理方法
- 自读课优化教学过程的六原则_语文论文
- 耳闻得来终觉浅绝知文道要躬读_语文论文
- 职高作文应重视指导与评讲_语文论文
- 落实学法指导的四个环节_语文论文
- 美国中学语文课中的德育和美育_语文论文
- 自读课文“五步法”_语文论文
- 耗散结构和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的构建_语文论文
- 美国作文教学一瞥_语文论文
- 落实素质教育必须落实语言文字训练_语文论文
- 美国小学阅读诊断与矫治的理论与实践_语文论文
- 苏教版小语教材与“大语文观”_语文论文
- 理层次 赏语言 育情感_语文论文
- 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_语文论文
- 自治区1998年中考作文点评说明_语文论文
- 能否透露出更加鲜亮的新世纪的曙光?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