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锡中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锡中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省锡中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 2011年11月

命题人:沈萍 审题人:包敏韵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

2、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3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怅罔(wǎng) 分道扬镳(biāo) B、恣睢(suī) 销声匿迹(nì)

C、瞭望(liáo) 诘据(jié) D、玲珑剔透(tì) 繁衍(yǎn)

2、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A、专:独占 B、是:此,指捕蛇这件事

C、嗣:子嗣,后代 D、戚:忧伤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某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以获取高额利润,严重危害了百姓健康。

B、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D、半个月过去了,风平浪静,然而老赵心里的愁闷却与日俱增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你不得不承认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C、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

D、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有这样一种东西,它在我们面临断崖沟壑时,在我们面临急流险滩时,或是在我们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时,

A、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使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桥,就是这种东西。

B、使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桥,就是这种东西。

C、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使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它,就是桥。

D、使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它,就是桥。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唯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B、《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本篇文章记叙了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蒹葭》和《关雎》这两首诗均出自《诗经》,诗中歌颂了纯洁的爱情。

D、《骆驼祥子》的主人公老实、健壮、坚忍,同时他又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尽管他有着“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但他始终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祥子的奋斗经历和人生结局正诠释了“好人自有好报”的道理。

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

(一)(12分)

杨万里为人刚而偏①。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②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③。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④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⑤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⑥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⑦,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①偏:固执。 ②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 ③掖垣:泛指高官。 ④僭(jiàn):超越本分。 ⑤邸(dǐ):此指官府。⑥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⑦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7、下列句中的“之”与“皆其柄国之日也”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辍耕之垄上 B、醉翁之意不在酒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怅恨久之

8、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属万里为之记 (2)侂胄恚

(3)侂胄专僭日益甚 (4)遽言侂胄用兵事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2分)

(2)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2分)

10、文段写了杨万里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2分)

(二)(3分)

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11、这首诗歌从哪些角度来写景的?(1分)

12、这首诗歌描绘了清明节游春的乐境,说说三、四两句是如何表现游春之乐的。(2分)

(三)(6分)

说“屏” 陈从周

①“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②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③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④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⑤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13、通读全文,说说屏的主要作用有哪些。(2分)

14、第③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15、文中引用了不少古诗词,说说有什么作用。(2分)

(四)(4分)

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

①曾经有这样一幅漫画:碧草如茵的原野上,远处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骏马正悠闲自得地吃着草。然而就在近处,一匹瘦骨嶙峋横卧在地面上的马打破了这美好的画面。我不觉一惊:多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看来,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②当然,我承认有优越的条件确实很好,但它还必须加上自己努力才会有意义。古今中外,贫困潦倒或有失天缺陷者,凭借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③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小时候口吃,但他苦加练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法国作家大仲马出身微贱,但他毫不在乎,在贫苦中坚持写作,终成为文坛巨子。我国古代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天生反应迟钝,但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终成博学之士。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宵达旦忘我地研究,终摘数学桂冠。

④也许有人会认为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仔细解析一下,便会发现其中的漏洞。

⑤其一,外界条件过于优越的人不一定就会成才,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譬如,十六、十七世纪的欧洲,贵族们奢侈成风,这难道不是不会正确利用优越条件的典型吗?

⑥其二,先天的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宋代方仲永天资聪慧,但不知后天加以努力,最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矣”。另外,爱迪生所说的“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不也证实了这一点吗?

⑦如果你的条件优越,那么好好利用它吧!如果你的条件太一般,那么就用努力来弥补它吧!否则,无论处于什么样的草地,你都将是匹瘦马。

16、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7、第③段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2分)

(五) (14分)

那条河流

①我怀念那条河。

②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

③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柳阴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芬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鹂鸟的啼鸣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

④我在河里学会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在横渡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

⑤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吹奏。

⑥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真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的灌溉。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

⑦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淋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

⑧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

⑨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滩上,有人在埋头挖坑淘金;三五个小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晃晃的风筝。

⑩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的地方,那让我感到河水深度、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漩涡激起我最初诗意想象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

⑾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流。

⑿这时候,才痛彻心肺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

⒀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唯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

⒁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满了污水,堆满了垃圾。

⒂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

18、文中“我”的感情随河流的变化而变化,经历了认 为 理 所 当 然

→□□→明 白 →□□→□□的过程。(3分)

19、第③段画线的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20、第(14)段中,画线句子“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的深刻含义是什么?(2分)

21、联系全文,说说“那条河流”的含义和作用。(4分)

22、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作者从记忆中的那条河流写起,通过今昔对比,表现了人类要懂得珍惜的主旨。

B、描写捉螃蟹和遭遇水蛇的细节,意在表现自然界充满竞争,一切事物都面临危机。

C、作者认为那条河流是个“奇迹”,是因为那条河流曾给他童年带来乐趣。

D、本文描写河流的变化,从开始的“温柔碧波”到后来“干涸的遗体”,省略了变化的过程,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六)(10分)

23、根据课文默写

(1)剪不断,理还乱。 。

(2)无可奈何花落去, 。

(3) ,直为斩楼兰。

(4) ,春风不度玉门关。

(5) ,单于夜遁逃。

(6) ,春江水暖鸭先知。

(7)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8)《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三、表达与交流(共66分)

(一)(6分)

24、对下面的诗句进行描写,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②语言优美、流畅;③不少于80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二)(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 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标题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省锡中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2011年11月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B(3分) 2、C(3分) 3、C(2分) 4、A(2分)

5、C(2分) 6、D(3分)

二、阅读与赏析 (共49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7、(2分) B

8、(4分) (1)同“嘱”,嘱托,嘱咐 (2)生气,恼怒

(3)更加 (4)急忙,赶快,立即

9、(4分)(1)宋孝宗当初爱惜他的才干,向周必大打听杨万里的情况,周必大没有说杨万里的好处,因此他没有被起用。(“善”“由此”“见”各0.5分,共2分)

(2)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写罢就去世了。(“书”“言”“妻子”各0.5分,共2分)

10、(2分)杨万里不为韩侂胄写记;杨万里忧国而死。(1分)表现了他为人刚正耿直,热爱国家的品质。(1分)

(二)诗歌鉴赏(3分)

11、(1分)视觉、听觉

12、(2分)“日墓笙歌收拾去”到傍晚时分吹奏的乐器声才渐渐停止,以游人的纵情表现游春之乐。(1分)“万株杨柳属流莺”,用黄莺的欢快、恣情衬托游人游春之乐。(1分)

(三)说明文阅读(6分)

13、(2分)既起分割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另外,还是“流动空间”,还有文化休憩的作用。(答出两点得1分,四点得2分)

14、(2分)分类别,有条理、更清晰地说明屏按照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种类繁多。

15、(2分)引用古诗文,增强了文章诗意和韵味,突出屏的文化内涵。

(四)议论文阅读(4分)

16、(2分)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17、(2分)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

(五)记叙文阅读(14分)

18、(3分)愕然 珍惜 怀念(反思) (顺序不可颠倒)

19、(3分)排比(1分) 作用:①充分描绘了河流两岸的美丽风光;②突出了我当初享受美景而不懂珍惜的心理;③表现了对当初不懂珍惜的懊悔之情。(答出两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20、(2分) ①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我们破坏了自己生存的环境(我们生存的环境被破坏);②我们心中的爱枯竭了;③我们的心灵被污染(不再纯洁)。(答出两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21、(4分)含义:指家乡的那条河;指心灵的河流。(2分)作用:记忆中美好景象和童心童趣象征;那条河流”哺育和滋润了我;我感情和思想变化的触发点。全文的感情线索。(其中“线索”1分,其他答对一点即得1分,意思对即可)

22、B(2分)(是为了表现童年生活的乐趣)

(六)

23、默写(略)

三、表达与交流(66分)

24、(6分)

25、作文(60分) 评分标准按中考要求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偷”
折断的翅膀
随笔
不曾打开的梦想
礼物
寒假趣事——享受田园风光
公鸡较劲
寒假趣事(二)——别开生面的迎春游园活动
南山竹海
情感之尊
我家的端午节
清平乐村居改写
童话的热爱与比赛无关
这些花,这些梦
难忘的除夕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研究
试论人工智能技术在认知无线电中的应用
从西方智库观念偏颇看如何建好中国智库
探究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制造业成本问题思考
MT2000型2kW短波发射机谐波滤波单元控制继电器故障分析
试论我国国企的社会责任
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实践研究
电能表防窃电技术的应用分析
五大发展理念是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抓好党建工作 推动企业发展
移动ERP系统信息安全问题探析
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努力建设高素质人民法院队伍
电子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析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汉字书写教学的综合育人功能_语文论文
求同·求异·求解_语文论文
汉语知识教学中的横向勾联法管窥_语文论文
《故乡》主题思想再认识_语文论文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_语文论文
《榆钱饭》对比艺术赏析_语文论文
《梅花魂》重点段赏析及教学建议_语文论文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备课札记_语文论文
《故乡》中杨二嫂形象的主题意义_语文论文
浅议中学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_语文论文
《我们家的猫》教学指要_语文论文
汉英语法比较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毕业生心理状态与语文复习课结构_语文论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处注释质疑_语文论文
汉语特点和文言文教学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