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2
《泉水》教学设计3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泉水》教学设计3,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泉水》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泉水叮咚流动不息,赞扬泉水“献身美好生活”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泉水不停流淌一路上遇到朋友时说的话。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课文录音带、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出示:千岛湖的泉水。
师:这是什么?(泉水。)有谁知道什么是泉水?(从地下流出来的水。)
2、启发学生自己见过的泉水是什么样的?(可以分别从颜色、形态、味道等方面来说说。)
3、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听听读读《泉水》,板书课题
听听读读 《泉水》。(齐读课题。)
4、师:在上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两篇听听读读课文,谁来说说听听读读这一类型的课文有什么要求?
(听:仔细听,听清读音,听懂内容,边听边思考。)
(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先个别说,然后请一个同学概括说。
二、 师范读,感知课文内容。
1、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闭上眼睛,我们来静静地听老师把全文朗读一遍。仔细听,泉水是从哪里来的?最后要流到哪里去?
(师配乐范读。)
2、交流问题,板书:石缝
大海
三、 分节读课文,理解朗读。
(一)学习1、2小节。
1、泉水是怎样从石缝里出来的?他出来时心情是怎样的?
打开书,听第一、二节录音,划出有关语句。
2、交流(冲,表现了泉水快乐、激动的心情。)
3、指导朗读,个别读个别句子,分组读,齐读。
(二)学习第3-7小节。
1、请同学们自由读3-7小结:泉水流过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谁?
2、边交流边板书:
水池 山里的姐姐
平地 杜鹃花
山坡 果树
山谷 百灵鸟
3、泉水和这些朋友分别说了什么呢?再听3——7小节,自己可以跟着轻声地读一读。
4、自由读泉水的话,然后交流。
5、你最喜欢那句泉水说的话?为什么?
6、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泉水是一种怎样的水?(板书:多、清、甜、美。)
7、以各种形式朗读泉水所说的话。
8、想一想:泉水为什么要说这些话?(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别人。)
(三)学习第8—10小节。
1、听教师范读,思考:泉水最后流到了哪里,遇到了谁?
2、交流,板书:好多飞流的泉水。
3、自由读,集体读。
4、听录音想象:泉水流到大海以后会遇到些谁?会说些什么?
5、个别上台交流表演。
6、齐读后思考:泉水到大海以后,又把自己献给了谁呢?(板书:献给美好的生活。)
四、 反复朗读,加深理解。
1. 本文的语句优美,小朋友一定很喜欢其中的一些句子,喜欢吗?下面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朗读或摘抄或背诵你喜欢的句子并且说说为什么喜欢好吗?
2. 准备、交流。
3. 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文。(喜欢那一小节就站起来读。)
五、 拓展总结。
1. 泉水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它的味道特别甘甜,你们想不想品尝一下?(想。)
2. 品尝后简单交流一下感受。
3. 泉水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美好生活的精神特别令老师感动,因此老师为泉水写了一首歌,想听老师唱吗?
4. 歌曲:师唱完第一段后,学生齐唱。
5. 师:同学们,想想看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人就像泉水一样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
指名讲 总结
板书设计
听听读读
石缝
水池 多 山里的姐姐
平地 清 杜鹃花
泉水 山坡 甜 果树
献给美好的生活 山谷 美 百灵鸟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泉水》-教学设计,《泉水》-教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泉水,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爱的奉献
- 有趣的春游
- 我为妈妈洗衣服
- 我给外公扎辫子
- 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
- 梦
-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 哥哥的新家
- 我起水痘了
- 我的同桌
- 我的文具盒
- 无题
- 地震来时
- 地震
- 让『离别』开出芬芳的花
- 真知灼见 真情实感 真心诚意
- 分享活动中的内心独白
- 头像变大不简单
- 沉醉书香,情归写作
- 探寻语文的真善美
- 《渔父》之“真乐远韵”
-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技能竞赛辅导的实践探索
- 融入民族文化的综合教育课程创新与实践
- 武陵山片区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特色发展的途径探讨
- “黑车”侵袭该如何防范
- 我可以坐这里吗
- 小周记,大文章
- 开展与多民族文化相关联的学习活动
-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中的气象知识
- 半截蜡烛预习指南
- 晏子使楚优秀教案9(附点评)
- 12半截蜡烛教材简析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10(第二课时)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11(第二课时)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4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7
- 12 半截蜡烛之教材分析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6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5(附反思)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3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9(第二课时)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12(第二课时)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8
- 晏子使楚优秀教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