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02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设计十(第一课时)名师案例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数星星的孩子教案设计十(第一课时)名师案例,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从小爱好天文,喜欢研究,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和用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星空图”(课件一),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星星多、美)
2、品句美读(课件二)。指名读两个句子,思考:哪句更美?为什么?通过比较,体会比喻句生动形象的特点。指导朗读:师范读,生齐读。
3、过:是呀!夜晚的星空多美呀!难怪有许多人被它陶醉,为它痴迷。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喜欢数星星的孩子。
4、板题、齐读。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带着刚才的问题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能不能找到答案。要求:读准字音,不掉字添字。读完后标出自然段。
2、检查生字。
出示字卡,指名认读。带读。师指生读。
看北斗星读课文中的句子。
3、课文共5段。
三、学习最后一段
1、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板:张衡。你从课文第几段知道?
2、指名读5段。思考:你还知道什么?板:天文学家
3、介绍汉朝
4、出示课文,齐读。
5、过:他小时侯是怎样呢?
四、学习第一段
1、看课件三: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瞧!张衡在干什么呢?
2、课文里怎样描写这孩子的动作呢?自由读第一段,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打点。从这些表示动作的词中,你体会到什么?怎样才能把他认真的样子读出来呢?指名读。让我们学着他认真的样子也来数一数吧!(动作体验)你有什么感受?(累)课文里哪个词看出张衡不怕累?(一直换词经常)怎么读?板:观察仔细
3、齐读第一段
五、学习第二、三段
1、张衡是不是只有一个晚上这么认真的数星星?让我们来听听奶奶怎么说的?
2、指名读
3、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张衡经常数星星?(又)
4、张衡怎么说?指名读。思考:你还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张衡经常数星星?
5、所以奶奶认为星星多得数不清,可张衡却认为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
6、分角色读二、三段。
六、学习第四段
1、爷爷走过来,说了什么?自由读四段你能把爷爷说的话都找出来划上横线吗?
2、爷爷讲的知识你们读懂了吗?(不要求回答。)
创设情境。出示星空课件,结合描述:现在让我们和小张衡一起数星星。
我们看这七颗星连起来成为一组,叫北斗星,离它们不远的那颗叫北极星。这里几颗星连结起来又是一组,样子挺像天鹅,就叫天鹅星。这两组星在银河两岸,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星星一闪一闪是在动,瞧!北斗星就总是绕着北极星转,而这颗星到那颗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
现在你们说说,爷爷告诉张衡哪些天文知识?指名读爷爷的话。
3、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心里怎么想,又怎么做的?老师给你们开个头,“张衡听了爷爷的话……”你们接下去读
这里“几次”起来看星星的“几次”,能省掉吗?
(一夜起来几次,他观察星星多么细致,多么有恒心啊!)
理解“果然”:爷爷的话对吗?哪个词说明张衡看见的和爷爷说的一样?指导朗读:“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几次”要突出,这句后面还得停顿长些,说明张衡在仔细观察星星。“他看清楚了……”要显出高兴的心情。
4、男女生对读本段
七、总结全文
1、你喜欢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吗?为什么?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十第一课时,数星星的孩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第一次玩激流勇进
- 第一次
- 《小桔灯》读后感
- 聆听,花开
- 祖国在我心中
- 微笑推到了那堵墙
- 在意外发生的时候
- 这里真美
- 秋天是什么
- 假如我是小偷
- 我的朋友
- 橙子
- 我喜欢的水果
- 兴安行
- 秋
- 微课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如何打造西充旅游文化
- 汉中地区住房结构经济性分析
- 《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比较谈
- 基于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论器乐教学在中小学音乐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
- 国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外部性研究
- 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 从善良人的大宪章到犯罪人的大宪章
- 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模式
- 基于国家政策和市场趋势下的乡村旅游规划方向
- 海外工程项目财务风险与防范策略研究
- 浅析社会交换视角下互联网企业的整合路径
- 安阳市市区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当前大学生恋爱问题之对策探讨
- 《绝招》片断赏析
- 《绝招》教学设计
- 《绝招》课文
- 《争吵》课文
- 《绝招》教学札记
- 《绝招》教材理解
- 《争吵》教学设计
- 《绝招》教学实录
- 《绝招》教学设计
- 《绝招》教学设计
- 《争吵》教学设计
- 《绝招》其它杂项
- 《绝招》教材理解
- 《绝招》教学设计
- 《绝招》其它杂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