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批评学生的语言艺术研究报告

批评学生的语言艺术研究报告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批评学生的语言艺术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多采用对学生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挫伤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自控能力差、自学能力弱,学习处于麻痹状态,缺乏兴趣,导致出现厌学情绪。由于批评方法和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以至于我校的教学质量也在逐年下滑,改变批评方法和手段已经摆在我校的议事日程上,于是我们提出了《批评学生的语言艺术研究》的市级科研课题。

二、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改变批评学生的语言,努力改善师生间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益,扭转我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被动局面,使课堂教学和谐统一,这是本课题研究需达到的最重要目标。

2、通过探索批评学生的语言,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转变教师的观念,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从而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水平。

3、通过对批评学生语言的探索,一方面让教师了解新形式下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时代特征;另一方面让我们的教师由“教书先生”逐渐转变为“研究型”的人才。

4、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批评学生语言的艺术、方法和有效途径。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当今教学中,许多教师普遍反映与学生关系不融洽,出现对峙局面。究其原因,在批评学生时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注意运用语言的方式,导致师生关系僵化。

《批评学生的语言艺术研究》这一课题,体现了师生平等,是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角度出发而考虑的课题。具体内容如下:

1、教师批评学生缺乏艺术性的语言表现

2、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3、改变这种现象的方法

四、研究方法

实践探索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

五、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全程计划三年(2004年4月—2006年12月)完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计划于2007年3月完成。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4.4——2004.10)

(1)、成立研究组织机构,准备开题。

(2)、论证课题的可行性及方案设计。

(3)、对教师进行科研动员,进行教育理论学习和方案讨论。

(4)、宣传公布方案,营造课题研究的氛围。

2、第二阶段:调查研究阶段(2004.11——2005.8)

(1)、查阅文献资料,定期理论学习,开展教学实践,讨论实践成效。

(2)、设计问卷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3)、开展课题组成员研讨会,根据交流结果,对学生示范性批评。

2、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05.9---2006.8)

(1)、阶段成果报告与交流。

(2)、总结、改进前期成果,邀请课题顾问组进行指导。

(3)、全面实施各具体方案,并作好阶段性检测,总结分析。

4、第四阶段:总结、推广与结题阶段(2006.9——2007.3)

(1)、对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2)、形成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报告、研究报告等)

(3)、编辑研究成果论文集、学生获奖情况等。

(4)、申请结题。

六、研究过程

(一)2004年4月决定成立研究组织机构,准备开题;论证课题的可行性及方案设计;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科研动员,进行教育理论学习和方案讨论;宣传公布方案,营造课题研究的氛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题组成员信心十足,努力深入地进行课题研究。

(二)2004年9月课题组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由此总结出教师批评学生的十多种不良语言的具体表现:

1、“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脑子是不是有问题?”等指责学生智力低下的语言;

2、“我没见过你这样差的学生”等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

3、“懒得跟头猪似的”等有辱学生人格的语言;

4、“你别上课了,给我出去”等剥夺学生受教育权利的语言;

5、“回答不出来,站着”等违背教育规律的语言;

6、“我是老师,我说了算”等蛮横无理的语言;

7、“再不改,马上叫你家长过来”等威胁恐吓学生的语言;

8、“学习成绩不好,别的都好也没用”等打击自信心的语言;

9、“闭嘴!我不想听你说”等缺乏民主氛围的语言;

10、“我要是你早不活了”等讽刺挖苦学生的语言。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结果反馈。96.6%学生受过老师的批评,70.6%的学生不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77.45%的学生期望老师对自己进行说服教育,65%的学生希望老师改变批评方法。课题组召开座谈会,大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下定决心从自身做起,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改变工作方法,从总结借鉴他人的经验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巧。

同时,布置学生写作文《第一次受批评的感受》,教师阅读文章写出感受,进行交流。通过这个小小研讨会,大家认真反省了自己,认识到教师不良批评的恶果,决心改变这种做法,以利于我们日常的教学。[详见附件4、5]

(三)2005年6月调查反馈之后,课题组成员下决心认真思考,找到恰当的批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合理教育,是当务之急。课题组再次召开座谈会,分析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

表示自己不满和愤怒的发泄式批评。教师喜欢优秀学生,这是人之常情。对他们能不批评就不批评,对他们是越看越喜爱。而对那些后进生本来就不太喜欢,而且这些后进生常常做一些错事和坏事,这就让教师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批评时只顾发泄自己的不满,埋怨指责甚至羞辱学生。这样就会引起后进生的不满。且作出自卫反抗的事,使批评失去意义了。

态度傲慢,盛气凌人的家长式批评。有些教师认为教师就是“父”学生就是“子”。把家庭式教育摆在面前第一位,把“凶”作为批评的法宝。对犯错误的学生态度粗暴,大声训斥,施行强制性政策;殊不知压而不服,压的越凶,反抗的也就越大,叛逆行为做得越多,批评的效果也就越差。

含糊不清,不得要领的泛指批评。明确具体的批评有利于改正错误。反之笼统批评、泛泛指责,学生不知所云,茫茫失措,总觉“这不是批评我,我没有犯错,老师是批评别的同学”,这样难免要产生无论学生如何努力都不能达到教师满意的效果,反而对教师的批评置之不理。

以偏概全式,不分场合的随意批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有可取之处。然而教师常常忽视这一点,抹煞学生的所有优点,这样的批评学生往往觉得很难接受,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谁也不愿意别人公开批评自己的不足。如果教师全然不顾环境是否合适,就随即发“炮”,那么受到学生的抵触、反感也就毫不奇怪了。例如,有一位学生拿了同学的钱,事后感到内疚,本想向教师承认。但是教师却在班会上说,班上XX有三只手。从此这个学生感到没脸见同学,产生逆反心理,课堂上教师提问,他回答问题,故意怪声怪气,油腔滑调,惹教师生气,故意与教师顶牛。批评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思想教育手段。它能使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受到谴责,能帮助学生消除思想作风上的污垢。但批评不当,也往往产生不良后果。

(四)2006年4月课题组成员又一次召开研讨会,交流改变过去的有效方法:①在办公室贴警示语(冲动是魔鬼、沉着冷静、爱孩子从微笑开始、我要是你早就不活了!你真笨,你真傻!看见你,我就烦!谁教你谁倒霉。回家让你妈带你查查,是不是弱智!你这孩子无药可救。坐下,你真笨!不知道,干嘛举手,总是耽误大家的时间!……)[详见附件2]。②课堂上由值日生监督老师批评学生的态度及语言。③教室墙壁上贴上教师文明用语以及批评常用语(1、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学好;2、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3、你真的很出色;4、你的回答很独到,精彩极了;5、老师很愿意帮助你;6、你一定行,老师帮助你;7、你一定会出色的完成这个任务;8、你别急,再想一想,你会答得很好;9、同学,请大胆说出你的见解,不要再乎别人说什么;10、“你能做好,别灰心!如果再细心些,就更好了;11、同学们都表现的很出色,老师为你们高兴;12、你很聪明,只要努力,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13、你很个性,希望你发扬长处,克服不足;14、谁都可能会有错误,只要改正了,仍然是好学生;15、勇于承认错误,并认真改正,值得同学们学习;16、期待下次你表现得更好……)[详见附件2]

总之,教师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理解他们,用平和的心态热情的和他们谈心,含蓄的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委婉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希望孩子明白自己的心愿,从而建立默契关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才能启迪学生的心智,达到教育的目的。

七、课题研究获得的成果

通过三年来的探索实践,我们在批评学生的语言艺术研究方面以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教师批评的语言艺术提高了。

例如张某作业潦草、马虎,多次批评仍不见效.课题组杨丽娟老师拿出一本字迹工整的作业递给他,用关切的语气说:“把这本作业当作样子试试,我相信你的作业肯定能赶上和超过它.”张某红着脸接过本子,做出了一本高质量的作业.

又如某同学的字写得很漂亮,却有随意涂改的习惯,且页脚多卷翘,课题组李晓玲老师没有从正面提出批评,而是这样做的:先让全班同学传看该生作业本,欣赏其漂亮的字,在该生经历被认可的同时,指出“好马配好鞍”,这么漂亮的字应该写在一个漂亮的本子上,老师相信下次我们一定会欣赏到更完美的作业本。果然这位同学既获得了信任,又明白了不足。最终改掉了随意涂改的不良习惯。

在工作中也形成了几种艺术的方法:

1.旁敲侧击。

在批评某种错误的认识、看法、做法时,在批评某种不良的习惯、不良的嗜好、不良的风气时,不直言其事,而是借助于寓言故事、历史典故、轶闻传说来讽喻说理;或借助于批评类似现象,引起对方的联想、比照;或讲个小笑话,启发对方去思考,这种批评方式可称作旁敲侧击。

2.寓庄于谐。

德国著名演讲家海茵兹•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批评学生也是如此,板着面孔说教,很多时候,效果并不理想。用幽默的方式批评学生,能使问题点而不破,很容易被学生接受,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以退为进。

对于某些学生的偶尔犯错,老师退一步,给他一个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机会,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这对他是一种鼓舞、一种力量,产生的效果往往比老师大声训斥、严厉批评要好得多。

4.欲抑先扬。

当老师发现某个学生的缺点时,老师批评教育的方式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有时我们会发现某些成绩好的学生不关心集体、比较自私或骄傲自大,不尊重老师、同学,心胸狭窄等等。面对学生这样的缺点,教师找学生谈话时开门见山指出缺点,让学生认识这样的缺点有什么不好时,学生却不以为然,他们觉得自己既没影响老师的教学,又没影响班集体,更没有违反校规校纪,老师似乎多管闲事。但这些缺点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将来是很不利的。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克服这些缺点。面对这种情况,课题组成员教师采取先扬后抑的办法。批评之前,先对学生各方面的优点充分肯定,让学生有一个愉快的心境,再提出学生在某方面存在的不足,让他知道若能改正自己的不足或缺点,他就会成为一个更好的学生,更受大家欢迎、尊敬的人,这样很好。这样一来,学生认为老师并不是讨厌他的缺点,而是为了他好,为了他的成长,他会从内心接受批评教育。利用先扬后抑的批评方式时老师要有耐心,循循善诱,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他的缺点对自己和别人的危害。从而自觉地、积极地去克服、改正缺点。

5.故意沉默。

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保持沉默,有时也是一种很好的批评方式。在老师的沉默中,学生感觉到了老师的不满和责备,产生了一种心理压力,并在自我反省中领悟自己的不足或过错,从而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6.正话反说。

在批评学生时,有时为了更好地达到目的,故意正话反说,反而更能成功,这就是反语的妙处。一番诙谐的反语暗示了犯错的害处,使学生在笑声中感受和理解了老师的用意。

7.以鼓励代批评。

对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一般宜通过鼓励达到批评的目的。使他们从鼓励中发现不足,看到希望,增强信心。

8.合纵连横。

在班级中,经常采用指名道姓表扬一些同学好的事例,在班级中树立发扬正气。在表扬中,给学生树立了榜样,强化了学生的是非观念,也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有悖于集体利益的思想行为在集体中没有市场,会受到斥责。这样,一些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自然在集体教育中受到感染,受到熏陶,由过去被动受教育逐渐变为自我教育或自觉教育。

(二)学生对于教师的批评乐于接纳了,学生厌学厌校情绪少了,学业成绩普遍提高。现在课题组成员所教学科考试成绩不仅在全镇名列前茅,而且在全县抽考中榜上有名。学生特长也有所发展,如(杨俊男同学在“反对邪教,珍爱生命”征文中获奖;杨帅男同学在孟州市绘画比赛中获奖;姚小龙同学在“关心下一代报”上发表文章……)[详见附件10]

(三)师生关系和谐了。以前学生与老师之间对立关系,不敢见老师,怕和老师交谈,自从改变批评方式后,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的改观,学生把老师当朋友,有什么知心话都向老师倾诉,在课外活动,学生邀请老师和他们一块儿做游戏,学生有了困难,也喜欢向老师反映了。

(四)通过了本课题的实验,课题组成员批评学生的语言艺术提高了,同时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扎实提高了科研水平。三年来课题组坚持例会,通过理论学习、实际方案、对照实验,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其中课题组张艳霞、耿素青两位教师被命名为镇级教育能手,课题组李晓玲老师被评为孟州市优秀教师,课题组孙士红、李晓玲两位青年教师被命名为市级骨干教师。

八、问题与建议:

1、在研究过程中,缺乏有关教育方面的理论书籍,建议学校投入经费,购置相关书籍。

2、课题组成员建议学校展开教育方式改变大讨论,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约翰.洛克《教育漫谈》

2、廖为民《批评艺术例谈》

3、段富春《简说素质教育中的批评艺术》

4、米裕庆《班主任工作艺术》

5、陈琦《教育心理学》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幸运的战争孤儿
战火中的哭泣
一张旧照片
战争与孩子
什么是生命?
战争中的孩子
生命本是风景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写给战争里的孩子一封信
战争是魔鬼
战争下的孤儿
生命是一首美丽的歌
废墟中的孩子
来自天堂的一封信
生命之爱
角度过程能力指数及其在非对称角偏差下的推广
粤东北客家围龙屋建筑中的风水
财务杠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居住区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
中国式国企管理60年
“飞特族”冲击国企管理
分析建筑工程拖延工期的原因及对策
高层建筑楼前广场的设计方法初探
浅谈提高煤炭运销管理水平须加强统计工作
创业板企业激励机制的方案探讨
建筑施工中几种常见质量通病的分析
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途径
西方EVA价值评价与物流企业管理创新
居住区规划的理解
《棉鞋里的阳光》老师语录
《胖乎乎的小手》趣闻故事 席间怀橘
《棉鞋里的阳光》重难点分析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问题探究
《棉鞋里的阳光》随堂练习 提高篇
《棉鞋里的阳光》作者简介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字词梳理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二)
《棉鞋里的阳光》随堂练习 巩固篇
《两件宝》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字词的意思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一)
《棉鞋里的阳光》整体阅读感知
《棉鞋里的阳光》读后感
《棉鞋里的阳光》仿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