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7
信息技术让语文阅读教学绽放光彩
【摘要】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随着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更多的信息技术介入,使教学的内容、方法乃至教学的模式带有更强的新颖性、变化性、刺激性,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更多的学习空间,获得视听等多种感受,从而更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语文阅读教学绽放新的光彩。
【关键词】阅读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情景阅读感受自主协作
“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成为开启阅读教学的一把金钥匙,让多元的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相碰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又以其声、文、像、图一体的优势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迸发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一、信息技术使阅读课教学情景生机盎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它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特别是声音、图象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例如执教课文《大江保卫战》一文时,我使用信息技术设计课件,在学生面前展示出中国解放军奋不顾身抢险的画面,配上雄壮的音乐、有感情的朗诵,图文并茂,给学生带来一种心灵的震撼,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生动直观,为学生营造了理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信息技术加深了学生阅读感受与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于信息技术的参与,学生对需要阅读的文字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战争的了解,我特意精选了一组战争的图片,让学生的心灵随着图片的内容而跳动,并与之产生共鸣。要求学生边看图片边思考,看完图片有什么感受。学生虽还没有详细学习课文,却理解了小作者的感情。教学《葡萄沟》一文,考虑到学生远离新疆,对“葡萄干的晾晒过程”没有生活经验,对其所需的用具更是十分陌生,我提前准备了葡萄干的晾晒过程的音像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学生通过课件的演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目标。
三、信息技术拓宽了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渠道
语文课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代媒体的交互性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解放心灵、发展个性的舞台,有益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主动探究。《巨人的花园》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为学生用课件展现了花园美丽的四季,学生一下被眼前美景吸引住了,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了解的愿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提出:“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了解什么?你从画面里发现了什么?”学生:“我想了解巨人的花园里春天不到来的原因?我想知道究竟是谁让花园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师:下面你们就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课文,看看通过阅读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学生阅读后,解决了一些基本问题,但同时又对进一步探究“春天是怎样又回到巨人花园的”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形成协作小组,选择学习主题。《巨人的花园》这一课主要围绕着这样的线索:巨人、孩子带给花园的变化。协作小组根据选定的主题小组内分工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予以一定的指导。媒体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结合,使语文课堂展现出全新的面貌,有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在上《恐龙》一课时,教师让同学们收集有关恐龙种类的资料,同学们便可以自主的上网去查阅自己感兴趣的恐龙种类及详细资料,然后大家相互交流自己搜寻的结论。每个同学都有选择的权利,是为自己而学习,是内心的需求,学习起来就特别带劲,学习是主动的,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
四、信息技术创设开放的课外阅读环境
语文阅读要求加厚加宽学生人文底蕴,让学生多一点“吸收”。如何迅速而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吸收量,使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阅读总量剧增,背诵课文增多,阅读速度加快,最终提高阅读效率,提高人文素养呢?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为语文知识的获取提供了条件。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语文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课改中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就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平时的阅读只限于书本,有时到图书室去查找资料,这样一来,不但阅读面狭窄,也难于提高阅读效率,阅读的量也达不到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然而整个网络世界的信息存储量比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的存储量还大,也就是说,利用计算机能增加很大的阅读量。使学生获取大量的、丰富的知识,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水平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的音、像、声、光和文字的优势把学生带入趣味学习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强化了学生观察、想象、审美情感,思维多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至立.陈至立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3]王吉荣《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
[4]周秀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让语文课更有魅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蜡烛与电灯
- 龟兔赛跑后传
- 使者
- 母亲河,我要诉说
- 报纸在哭泣
- 小溪河流大海
- 忧伤的小乌龟
- 青蛙历险记
- 太阳公公开派对
- 车
- 猎人后悔了
- 笔杆和笔芯
- 苍蝇的悲剧
- 我流泪了
- 青苹果的悔恨
- 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的探讨
-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 试析“经典诵读”与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
- 关于高职助产专业现状与人才培养的思考
- 关于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 论再探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案例教学法
- 论基于工作情境的导游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 关于数学建模竞赛教学策略研究
- 试论英语专业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实证对比研究
- 关于提高金融学讲课质量的若干因素探讨
- 关于多媒体在《艺术理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及思考
- 关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风格及教学策略调查研究
- 关于创意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试析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
- 关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在葛底斯堡的演说
- 演讲基础知识
- 林肯的第一次就职演说
- 伏尔泰对教会与国家关系的见解
- 孙中山演说:“民权主义”
- 巧言话精神,妙语促统一──郁慕明中国人民大学之行演讲赏析
- 微笑着面对生活──怎样写演讲稿
- 谈谈如何写好演讲稿
- 怎样提高演讲技巧
- 给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 演讲稿的写作
- 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节选)
- “每一位公民,都应有一种受到平等关心和尊重的权利。”──当代美国法理学家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
- 浅谈演讲的入题、破题、点题
- 在莫伯桑葬礼上的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