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好习惯是学好语文的支点(临泽县鸭暖乡华强小学)(陈燕)

好习惯是学好语文的支点(临泽县鸭暖乡华强小学)(陈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历来主张把养成良好习惯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在他的有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论著中,涉及到习惯的论述,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就有百余处之多,可见他把养成青少年学生的良好习惯摆在多么重要的地位。他甚至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咱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我们非常赞同叶圣陶的观点,认为即使把养成好习惯放在各类教育中至高无上的位置也不为过,因为好习惯属于“为人”的范畴,而“为人”比“为学”不知要重要多少倍。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

养成学语文的好习惯是叶圣陶培养习惯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认为就语文学科而言,教师一定要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尽早养成两种好习惯,一种是凭语言文字吸收(听和读)的好习惯,一种是凭语言文字表达(说和写)的好习惯。

具体分解开来,叶圣陶认为要学好语文,至少要让学生尽早养成这样一些好习惯。

专心“听话”的好习惯

“听”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是须臾也不能离开的,教育心理学工作者观察一般语言活动的使用频率,得到的结果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可见人们求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靠“听”。叶圣陶在《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中指出:“听人说话,能够了解对方的要旨,不发生误会。又能够加以评判,对或不对,妥当或不妥当,都说得出个所以然。”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在平时加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听”的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在“专心”两个字上下功夫,并时刻注意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地域、学识等差异,分别进行有的放矢的培养。就一般而言,应遵循先慢后快、先简单后复杂、先具体后抽象等原则,使学生听话能力的诸要素都得到全面提高。到那时,学生养成了专心听话的好习惯,听话的质量必将大大提高,在听话方面形成的能力就可真正享用一辈子了。

勤于阅读的好习惯

叶圣陶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把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把一篇篇的文章装进学生脑子里去,因为教师不能一辈子跟着学生。教师只要待学生预习之后,给他们纠正、补充、阐发;唯有如此,学生在课前的预习阶段练习自己读书,在课内的讨论阶段又得到了切磋琢磨的实益,他们才能尝到阅读书籍的甜头。

认真说话的好习惯

早在1924年,叶圣陶就专门写过一篇题为《说话训练》的文章,把训练儿童说话一事看得极为重要。所以在学校里,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说话的严格训练,否则的话,“他们出了学校不善说话,甚至终其身不善说话。”现代语言学家把说话能力的构成要素归纳为定向能力、编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音调控能力和态势配合能力等五种。为此,我们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课内可采用诵读、复述、发言、讨论等形式;还可结合作文教学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如先说后写,写后评说和口头作文等。至于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进行说话训练,如慰问、接待、致辞、演讲等。当然最好都能有教师的指导,指导得法,学生不但能提高说话能力,而且交际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也都能同时得到锻炼和提高。

随时写作的好习惯

写作是一门技能,需要经过长期不断的实践。叶圣陶曾经有过这样的设想:“能不能从小学高年级起,就使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呢?或者不写日记,能不能养成写笔记的习惯呢?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一句两句也可以,几百个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总之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对自己负责……这样的习惯假如能够养成,命题作文的方法似乎就可以废止,教师只要随时抽看学生的日记本或笔记本,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指点就可以了。”令人可喜的是,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语文老师按照叶圣陶的设想去进行作文教改的试验,让学生认真地多写多练,养成随时作文的良好习惯,写作水平都提高得相当快。

自改文章的好习惯

文章写完之后为什么要修改?因为初稿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纰漏或差错是难以避免的,也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只有经过反复斟酌、推敲和修改,才能不断完善起来。为什么自己修改比让老师或他人修改好?因为只有自己修改才是主动的,才能得到实际的锻炼。为此,叶圣陶极力反对语文老师对学生作文进行“精批细改”,而提倡在认真审阅学生作文的基础上启发和指导学生自己修改。教师千万不要把本应由学生做的事情越俎代庖地包揽过来,弄得自己疲于奔命地搞无效劳动,学生却永远不会修改。

规范写字的好习惯

中小学生能否规范写字,与教师的关系甚为密切,为此,教师的板书和评语至少应该做到端正清楚,笔顺正确。如果教师本人都不把规范写字当回事,学生势必会跟着不规范,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叶圣陶1972年9月在给一位语文老师的回信中说:“我要给你提个小意见,字要写得端正清楚些……字不好不要紧,笔划不清楚,叫看的人费心力眼力,就不合乎群众观点了。”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把改变字风,规范写字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我们高兴地看到,已有不少中小学生能写一手好字,但是字写得潦草以及写错常用字的学生(包括大学生和研究生)仍占相当高的比例。所以,一定要通过教师及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加强训练,逐渐形成写字端正清楚,先对后快,既对又快的良好习惯。

常查词典的好习惯

众所周知,任何一本高质量的词典都不是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所能编撰完成的。目前,在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都可购到不同版本的词典,但需要甄选其中的珍品。有的人没有搞懂“东山再起”、“豆蔻年华”、“万人空巷”、“不刊之论”、“美轮美奂”、“差强人意”等成语的真正含义,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就闹出了不少笑话,有时甚至还会把自己弄得很尴尬,所有这些,其实只要一查词典,就全都明白了。经常查阅词典,就等于生活在一大批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专家身边,随时可以请教,这等好事,何乐而不为?

善于自学的好习惯

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是永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该话到老、学到老。在学校里有老师指导,但人的一生在学校里度过的时间只占一小部分,大量的时间不是在学校里。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之后,主要应靠自学。实践证明,通过自学而掌握的东西点点滴滴在心头,往往更有利于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善于自学的好习惯不应该等到离开学校之后才去培养,必须在学校期间就养成,而且越早越好。

叶圣陶所提出的种种学语文的好习惯,全都与青少年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提高密切相关,所以,他的一系列正确主张,绝大多数都已被教育部写进了语文课程标准之中。我们希望所有教语文的老师和学语文的学生都要十分重视语文好习惯的培养,因为只有养成了这些好习惯,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走出“少、慢、差、费”的沼泽,尽快进入“多、快、好、省”的坦途。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孔雀仙子
倍儿棒"老班"
爸爸这个人
智擒盗贼
遥控车PK
粉笔鼠标
智斗老爸
爱妈妈
上网面面观
太公湖的“奇石”
假如我有一件变色衣
饭桶减肥记
秋天到了
运用开源硬件开展乡镇小学机器人教育的尝试
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
中学教师自我效能对电子白板使用意向的影响路径研究
信息技术PCK指导下的教学设计
在互动中前行――初探在未来教室环境下的交互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之我见
“四新”培训助力教师“人人通”
知识建构中观点的概括与升华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心理压力调查与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高校公共课移动学习平台设计与开发
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
用趣味视频进行写作指导的思考
基于电子书包互评互改的作文教学
在网络环境下初中历史双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动机研究现状及启示
大量阅读 双轨并行——电子阅览课(方案)
大胆取舍 突出重点———小学语言第十册《深山风雪路》教学设计
品文鉴美入境抒情——小学语文第六册《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在大熊猫的故乡
《我是一条的小河》说课
《庐山云雾》第一课时教案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狼牙山五壮士
我是一条小河(第二课时)
五彩池(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
《绿》第一课时教案
《小山村》一课教学设想与教案
改造我们的学习
抓住人物特点 理解人物品质——小学语文第八册《老水牛爷爷》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