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简析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几个误区

简析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几个误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2

简析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几个误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独生子女已经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就给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提出一个严肃的课题。每个家长、教育工作者、社会学家,都应该认真思考这个课题——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本文就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一些误区,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育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有三: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三是社会。但相当多的学生家长,却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就是在教育的着力点上:①重视依靠学校忽视以身作则;②重视正轨教育,忽视社会熏染。他们夸大了教师和学校的作用。常说:“教师说一句顶我们说十句”,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在学校有班主任的教育培养,有教师的点拔开导,就自然能使学生顺利发展,健康成长。殊不知,学校只是影响学生成长的一个因素。学校对学生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科学地正轨教育,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铸造灵魂的主阵地,但学校的教育重书本知识。传播、思想的灌输,具有单一性和封闭性的缺点。统计表明: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力,六、七十年代为40℅,八九十年代下降为30℅,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开放,信息的增多,学校教育逐步显现出他的苍白、软弱和不适应。而家庭和社会这两个因素,则是决不可忽视的。首先家庭特定的时空,特殊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影响上具有终身性、和谐性、榜样性、基础性等诸多优势。父母亲的一言一行,家里的一草一木,以及家庭成员的方方面面,如情操态度、待人接物、行为习惯、言谈话语……无一不在随时随地地不知不觉地、耳濡目染着、潜移默化着孩子那洁白无暇的心灵。家庭教育重在身教。很多家长平时不注意自身形象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误区。其次,社会是个大染缸,对学生的影响更是无孔不入。与学校家庭不同的是它的影响重在信息熏染。它具有丰富、多样、补偿、及时等传播特点,可以补偿、丰富学生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得不到的知识和信息。但其信息的混杂性、松散性,以及难于控制性等特点,给正面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极强的负作用。很多同学染上的不良习惯。这就要求学校尤其是家长必须加强对自己孩子教育引导,使其认识社会,具有辩别美丑的能力,增加免疫力。同时也呼吁社会,在繁荣经济、丰富生活的同时,要切实注意减少社会中的不良影响和丑恶现象。

二、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出人头地,学有所成,干有所为。这愿望,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尤其强烈。所以他们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不惜巨资,一定要努力铸造自己孩子成才,以谋求一个好的出路,谋取一个优越的地位。这种愿望是人之常情,这种努力也无可指责。但这就使家长走进另一个误区,就是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①重成才教育,轻成人教育;②重功利,轻道德。成人成才谁先谁后?功利道德孰重孰轻,道理本是十分明白的:成人是成才的基础,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没有健全的人格,没有良好的品德,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只重功利,不讲道德,只能偏激狭隘、薄情寡义、少廉无耻、道德卑劣的小人。即使是大学毕业,学有所成,身怀绝技,也会因道德上的缺陷,难为社会有所贡献。可许多家长没有认识到这个严重性,只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优劣,只关注自己的孩子上重点、上名牌,不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的好坏。每次教育,成绩上去了,有赞语、笑脸、表扬、鼓励、关心、爱护、加钱物优待,象春风送暖,好不欢喜;成绩下来了,责备、训斥、辱骂、讽刺,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

冷风凄雨,好不悲伤。难怪有的学生十分不满地说:成绩单是‘晴雨表’,“父母是黄世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极大负担。而有关孩子品德形成的大事,倒是不闻不问,处之泰然。这种只看功利,不讲道德本末倒置的做法,是极其谎谬和错误的,是家长的一大误区。还有少数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太高,期望值太高。一味地要求孩子上重点高中,上重点大学,甚至给孩子立下“非名牌不进、非重点不上”的军令状。其实这是一种极不明智的做法。催逼威压,苦苦相逼,是对孩子身心的摧残。导致很多学生不堪重负,走上绝路,演出了一幕幕血淋淋的悲剧。这就是对这些荒唐父母、荒唐作法的控诉。我们国家的高考现实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得去的是少数。期望值越高,失望也越大,应该顺其自然,以一个平常心对待升学,对待考大学。成才重要,成人更重要。功利可羡,道德更可贵。只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于已于人于国于家都有用的人。

三、在教育孩子成人成才的过程中,许多家庭还存在另一个误区。就是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上:①重物质关怀,轻精神鼓励;②重发号施令,轻沟通理解;③重堵禁惩罚,轻疏导教育。(一)当孩子学习进步、成绩上升应给予褒奖时,或当孩子劲头不足应当给予关怀鼓励时,许多家长采取的方法偏重于是钱财和物品的给予和奖励。他们认为,口头表扬和精神鼓励太虚,只有钱物才实惠、实在、有意义。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奖给钱物可以激励孩子奋发向上,但却助长了他崇拜金钱、追求物质的物欲,染上了铜臭,腐蚀了灵魂。而精神上的鼓励,爱的沐浴,却能让孩子从小树立高尚的志向,有品位高雅的精神追求。尤其是针对性强,符合孩子心理需求的、带有纪念意义并可永久保留的物质奖品,其精神上激励鼓舞的力量更是巨大的,可以成为让孩子一生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二)还有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自己是孩子的保护人。所以就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意志、观点、思想强加于孩子。其实,这是一种不了解学生心理、不尊重学生意愿、自以为是的错误做法。各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都有他们自已丰富的看法,对真、善、美的标准,对理想、人生、未来的追求,尽管这些看法、标准,追求不一定正确和完善,但他们渴望理解、渴望尊重、渴望长辈在平等的基础上给他们帮助、指导和鼓励,渴望家长能象朋友那样与他们推心置腹的交往谈心。而不喜欢家长扳着面孔,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拿成人的标准要求他们这样那样,蛮不讲理的指责他们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有一句话,叫做“理解万岁”,只有理解,才能万岁。家长们应该认真记取。(三)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会做错很多事,只有在不断的矫正、纠偏中才能最终长大成人。但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少犯错误,采取的措施第一是禁堵;不让做这,不让做那。从不准乱花钱、不准玩游戏机、不准不完成作业,发展到不准看电视,不准迟回家,不准上街,不准交朋友等,简直是清规戒律,壁垒森严,如临大敌,泯灭儿童天性,何乐之有。第二是惩罚;做了错事,违了规矩,本来在所难免,能认识能改正就可。然而有些家长,却恨铁不成钢,一发现错误,立即怒气冲天,火冒三丈,轻则责骂、罚站、罚跑,重则拳脚相加,滥施刑法,让孩子饱受皮肉之苦。而不能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孩子共同分析讨论,给予疏导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他们在心灵深处真正懂得道理。这样不讲道理的一味禁堵惩罚,只能加剧孩子对家长的反感、反抗、不合作和阳奉阴违。与家长的愿望背道而驰,这就是这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的悲哀。

以上,我从家庭教育的着力点、培养目标和方法手段上,就家长们存在的几个误区,作了一些简单的分析。其实我们在教育中还有很多的误区。家长对孩子过分的希望,过分的催逼,过分的溺爱,过分的迁就,过分的求全心理,导致相当多的孩子正在不健康的成长。感情脆弱、性情怪僻、自私自利、唯我独尊、不爱劳动、不敬师长、难于合作、缺少同情心、不关心集体、孤傲离群等不良倾向,在这一代学生身上普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还有高分低能、高分少德、适应能力差、吃苦精神少、责任感淡薄都有待于社会认真思考,尤其是应该引起每一家长的理性思考一切莫又走入一个误区:重感情用事,轻理性思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比郭敬明厉害
站在烈士墓前
我是杰迷
我vs老妈
走进春天亲近自然
贾宝宝29岁
烈士墓前的沉思
大家的“规则”故事
《学会合作》读后感
我也要做太阳花
清明祭扫
烦恼
我登上了万里长城
我的爸爸好“残忍”
首都之旅
大一新生心理适应及教育对策浅探
父亲语言在家庭教育中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让音乐课堂成为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
对党校主体班强化党性教育的多维思考
农村教育教学中英语教师女性受教育权的保护
批评的方法与艺术
史学教育对高校思政工作必要性的研究
多元文化视野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自媒体环境下干预大学生潜在信息危机的策略研究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对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几点思考
浅析我国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公众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问题研究
对90后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思考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发展研究
段的训练与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
段落阅读教学初探_语文论文
比较法在说明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标题] 构建小学语文教育新体系的哲学思考_语文论文
《古风》的思想内容及教学建议_语文论文
正确认识和使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_语文论文
构建目标序列优化教学过程_语文论文
《劝学》解说_语文论文
样例教学法的运用_语文论文
模糊理论和语文阅读教学_语文论文
概括语段中心的三种方法_语文论文
此时无声胜有声_语文论文
构成语文教学风格流派的教师素质和修养_语文论文
构建语文教育的情感世界_语文论文
步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认识误区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