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3
立足生活,真实作文
学生多视作文为畏途,无言可作,无情可抒,无感可发。为什么学生面对作文本大脑空空,痛苦非常呢?
作文是表达的需要,如果没有表达的需要谁会写作文呢?
现今的作文训练以应试为目标,脱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刺激不了学生的作文需要,学生自然无语作文。
现今的作文考试道德负担太重,学生十多年从学校到学校严重脱离复杂的社会生活,在学校里接受的是教条的德育,其心灵中种下的是高尚的道德与复杂的社会生活相冲突的矛盾的种子。学生要么因为现实生活难于符合教条式的道德而虚伪,要么因为教科书不符合生活的真实而怀疑道德。而应试作文恰恰要求学生表达教科书式的人生观和道德观,这自然无法让学生敞开心扉真实表达。
我们的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有消极的或偏激的看法是极正常的事情。我们的教育本来应该有宽容的心胸来包容学生,容许学生有言论和思想的自由;我们的教育本来应该有自信,来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生活。但是现实的教育多是简单的压制学生,以考试来威胁学生,表面上要求学生有正确而积极的思想情感,其实堵塞了学生真实表达的道路,有意或无意地暗示学生说假话,抒假情,发空感。我们知道说假话其实是蛮痛苦的,学生作文无语正是这痛苦的表现。不难理解为什么“坚韧——我追求的品格”一个作文就让很多不该死的父母在作文中死了,不该残废的学生在作文中就残废了。末了,我们的专家们还指责学生作假,殊不知是谁教学生作假!
要让学生真正得到作文训练的好处就应该立足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用作文来表达生活。
教师自己要能够辨证地发展地全面地认识生活,正确地宽容地对待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出来的所谓消极的甚至阴暗的内容,把这看作是教育学生的机会,趁机引导学生辨证地发展地全面地认识生活,从而养成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师平时的作文训练就应该从现实生活中来,在生活中选择作文的素材。
教师和学生的主要生活环境相似,教师能注意到的生活素材,学生也能有机会注意到。比如校内的事,街头的所见所闻,媒体传播的事件等等。教师自己如果对生活有激情,敏感于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作文素材,善于思考生活,自然也就容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
学生面对来自现实的作文素材,要解决的是现实的问题,不是教科书上能找到教条的答案的,不管他思考得深还是浅,总之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正确的答案而是学生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真实的思考过程与结果;我们需要的是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目前的真实的标准去评价问题,能够用他自己找到的办法去解决问题。长期这样做下去,我们就有希望教育出自主的学生来。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难于从一个角度,用一个标准去评价,因此给学生现实生活的作文素材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多视角评价生活的机会,也就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地辨证地关照生活,正确地认识生活,形成开阔的心胸,开放的思维,健康的人格。
一个人的世界观的形成绝对不是用教科书就能教出来的。学生的思想感情不和现实生活发生冲撞,是不可能正确地认识生活,认识自己的。因此给学生现实生活的作文素材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想感情和现实生活发生冲撞的机会,这个冲撞就会检验学生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磨合性,真实的生活就会在冲撞之后校验学生的世界观,从而推动学生的世界观的养成。在这个冲撞过程中教师就有机会来认识学生,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世界观。
让我们的作文返璞归真,去挖掘生活的源泉,浇灌学生的人格之树,我想这才是作文的真正目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中华少年》有感
- 快乐的“六一”
- 我熟悉的一个人
- 爱
- “和谐号”动车组
- 这就是我
- 环保与生活
- 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 读有感
- 鲁滨孙,我一生的榜样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 劳动体会
- 我的心愿
- 一个我敬佩的人
- 市政工程进度管理探讨
-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
-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初探
- 有关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的探究
- 新时期电视播音主持创新的思考
- 办好地方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的浅见
- 工业安装费率招标模式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 极简之美在现代海报中的体现
-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化措施探讨
- 暖通空调的施工管理要点
- 浅析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 园林绿化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浅析推进建设医院会计信息化的措施
- 浅谈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察
-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面临问题探讨
- 学校是什么
- 浅谈新课标下的口语交际教学
- 语文课上,也要让学生动起来
- 创设语文学习情境,拓展自主学习空间
- 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几点尝试
- 01我们的民族小学练习题三教学案例反思
-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探
- 课改让人惊喜实践催人思考
- 汉语拼音愉快教学初探
- 语文实践活动应突出四性
- 变革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
- 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
- 对新课改中课堂教学的感受与反思
- 对话:阅读教学的新视野
- 关注语言:小学作文教学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