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语文课堂教学点滴

语文课堂教学点滴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语文课堂教学点滴

每个人都在学习新课程标准,都在认真、积极地实施课程改革,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更出色。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孩子求知欲,开启孩子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孩子动起来。

一、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有教育家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孩子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孩子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孩子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孩子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如在教学《鲜花和星星》一文时,我先在课前将教室做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黑板上贴上碧绿的草地、美丽的鲜花、满天的星星,,给孩子营造了置身满地鲜花的情境。课一开始,我播放了《小星星》,并投影了繁花图和繁星图。动听的音乐,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把孩子的心给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在此基础上,我问:“小朋友,你们想到鲜花遍地的草地上去看一看吗?那感觉一定美极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一下吧!”然后,我让孩子聆听诗歌的配乐朗读,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接着,我放手让孩子借助拼音自读。为让孩子品味诗歌的意境,读出诗歌的韵味,让孩子一边看画面,一边感受鲜花和星星的多,并引导孩子把自己想象成动画中的人,数一数地上的鲜花和天上的星星,由此体会内心的喜悦。这样教学,孩子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

二、让学生用多种感官来感受

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包括听、看、说、读、思、写,唱、跳、演,画、做、玩。但也不是一节课内调动所有的感官。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应有不同的“动”法,使课堂“活”起来。“动”是一种学习形式,而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不能为“动”而动。课堂上应动静结合,放收有度。就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而言,什么内容什么环节宜于自主学习,什么内容什么环节宜于合作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使之恰到好处,不能让学生整堂课都处于活动状态,使学生整堂课的精神处于亢奋之中。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孩子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孩子。没有孩子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孩子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孩子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自学时要求孩子做到动嘴读、动手划、动脑想。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孩子,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权力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点。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课改的核心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自己充分参与了学习,才会学得扎实,学得有效。以前,教师总是认为,自己是授知识予学生的,自己是主角,因此,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的个性难以发挥出来。其实,教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只能起到主导作用,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他们的活跃与否,关系到他们自己的接受知识、培养能力的程度。针对这一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以学生为主,不剥夺他们是小主人的权力。教学《江南》时,一开始我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带领他们进入江南水乡,让他们置身于水乡之中自由游览,自由畅谈。然后指导他们进行朗读。而且在教学中我还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我给他们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朗读要求:“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莲叶吗?请你把它读好了,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并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有关莲叶的知识,好吗?”学生们就兴致勃勃地练说起来,准备好了之后,我让学生起来交流,他们说得很好,而且课文读得也非常有味。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思想,因此允许他们有不同的看法,而不是要求学生千篇一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就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其实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不需要教师枯燥乏味地讲解了,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四、让学生有享受成功的喜悦

孩子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教师如何对待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困难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孩子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习困难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模糊的激励性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孩子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孩子的进步,并使孩子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孩子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孩子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教育不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优秀率、合格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育不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赣州插上了变化的翅膀
清洁工人
让感恩走进心灵
腾飞的巨龙——中国
我最崇拜的人
雨中“六一”
《重逢》
一颗努力生存的小草
我最喜欢的一则格言
我的妈妈
母亲
一场足球赛
我喜欢我的妈妈
乌鸦兄弟
平凡中的不平凡
广播发射与广播监测技术
广播电台数字化广播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公共图书馆参与先进公共文化信息传播的职能研究
从公共关系传播的角度看“一条视频”的崛起
危机传播中的新媒体应用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微博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剪辑艺术浅谈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定位与编发技巧探讨
科技期刊新媒体的发展与应用
基于信息时代的新媒体营销策略探究
微博对新闻的影响及媒体应对分析
Web应用安全性研究
计算机硬件组成设备维护技术探析
企业危机管理中新媒体运用策略探讨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课改从这里起步,掌声在这里响起
浅谈轻松识字法,提高识字效率
让孩子走出自卑的阴影——小学生自卑行为剖析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浅谈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引导学生更真更实地自主学习
培养环保意识,塑造健全人格
我们的民族小学精彩教案三教学案例反思
01我们的民族小学练习题二教学案例反思
01我们的民族小学练习题教学案例反思
让学生乐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