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以人为本,水到渠成

以人为本,水到渠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4

以人为本,水到渠成

内容提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要建构合作、开放、自主的课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让人感觉到无法把握。因为在实际教学中,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预设内容、目标之外的东西,该如何处理显得比较有难度。老师既要尊重学生个性,不能忽视学生自己的体会,也要把握好文本,在课堂上落实教学目标,这两者似乎存在矛盾。因此,尊重,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是对老师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应该不断的学习理论,不断的反思,总结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方法,形成特定的教学思想,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尊重个性

以人为本

案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人教版

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五册

以人为本,水到渠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姓名:刁日莲

单位:广东广州市番禺区石基镇小龙小学

邮编511400

电子邮箱:diaorilian@163.com

联系电话:1357049094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语文活动实践的机会,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如何“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却让人感觉到无法把握,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课堂上,我就出现了预设教学目标迷失的现象。

课堂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学生谈谈小村庄前后变化给自己的启示,其中有个学生说:“我们要爱护树木,因为树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为了鼓励学生对阅读,扩大知识面,所以我对他的答案大加赞赏,在老师的赞扬下其他学生更是踊跃了。又一个学生接着说:“我们要爱护树木,不能砍树,要砍就砍那些树枝。”我还想不到他为环保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我当时顺口接了一句:“砍树是不行的了,那么树枝是否可以砍呢?”想不到就因为我这一句,引发了他们之间的一场争论,有的认为可以砍,有的认为不行,并用自己仅有的知识去支撑自己的观点,场面真是非常热烈,我在当时也没有制止。语文课程标准不也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吗?因此,我还搬出了自己学过的植物学知识,解释了“顶端效应”,肯定了砍树枝的做法,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更浓了,他们的问题接踵而来……我也和他们一起讨论研究,他们热情洋溢,我也眉飞色舞,我甚至觉得自己可以和周益民老师的“无法预约的精彩”齐驾并驱了。一直到下课铃响了,我的学生还跟在我的屁股后头继续追问,我望着那一张张对知识渴求和热情的脸庞,突然觉得一阵深深的惶恐。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明白乱砍树木,破坏环境的恶果。课堂后来的热烈讨论与这个教学目标是否南辕北辙了?为此,我进行了认真反思。

一、以文为本,落实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习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我该如何让学生获得这种思想的洗礼与教育呢?让学生明白乱砍树木,破坏环境的恶果这个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实现呢?思想教育,可以灌输,可以对照,可以耳提面命,可以直截了当地批评、指责,也可以让其忏悔,但这都不是高境界,因为这样做,受教育者都是被动的。相反,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自我完善,由内而外,自然而然发生变化,得到升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思想的洗礼是最理想的,才是高境界的人格教育。我应该利用多种手段和方式把文字后面的情感、思想再现出来。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我在多媒体制造出来的咆哮的洪水声中,用悲怆的语调说说洪水来时小村庄的情形……让学生想到被洪水卷走的家具碎片到处漂流;想到洪水来到时人们的无助;想到找不到父母的孩子恐慌的哭声;想到了失去孩子的父母那痛心和追悔的眼泪……在这种悲怆的情绪中,让学生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中获得无痕迹的心灵净化应该是最理想的。在这个环节上,学生虽然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听着、想着。但是对于破坏环境的恶果,学生已经感同身受,教学目标已经落实了。而不是象有些课堂那样,大花力气搞气氛,小组讨论、小组表演、唱歌跳舞什么都上来了,让整个课堂闹哄哄,以为这就是新课程的精神了。

二、以人为本,课堂生成目标

相信每个老师在备课的时候,都会在钻研教材,设计教学环节,如何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面下功夫,却很少“备学生”,我们总没有想过怎么去应付课堂上偶然的事件,就是有这些偶然,也会被我们轻描淡写的放一边去了。我们整天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潜意识里我们却总是把我们的学生放在被动的地位。我们是总设计师,学生只能在我们设计好的预定的轨道内发挥他们的“个性”。在这个范围之外,有疑惑吗?这个不重要,教师设计好的教学重点不是这个;想提出自己的见解吗?没有时间,教师要完成预设好的教学任务。或者不加以理会,或者说:“这不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然后把学生晾在一边,我们的学生永远只能为我们的“预设”让路。在我的课堂上,我没有让这个小插曲戛然而止,把他们当成机器让他们回到本来预设好的轨道上。但是我对这部分的插曲是诚惶诚恐的,我害怕冲淡了主题,害怕偏离教学目标。现在回想起来,我感谢这个偶然,这个插曲不但没有冲淡主题,还让我实实在在的尊重了学生,做到教学“以人为本”。怎么这么说?这节课希望学生认识到保护树木的重要,环保的必要。学生很容易走绝对化的路子,就像他们在课堂讨论中说的,学校教育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能随意摘花摘叶。我们老师也知道,对于在学校的孩子,我们确实是强调连叶子也不能摘。提出砍树枝的那个小男孩来自贫困的农村,他天天跟着爸爸上山打柴,把那些枝枝叶叶扛回家晒干当柴。那么他是否是在破坏环境,是否是不听老师话的坏孩子?首先由他的“可以砍树枝”这句话看出这个孩子敢于提出不同于老师的见解,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他之前,我已经肯定了几个同学的不能“摘花摘叶”的观点。)其次、这个讨论让学生由虚无飘渺的精神教学目标实实在在的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这篇课文里有一句非常意味深长的话:“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来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那个学生砍树枝的行为与课文当中的砍树有着本质的区别。从而培养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不盲从的学习态度,就是这个环节,让我更好的落实了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目标。所以,我很庆幸,我没有把这么一个“精彩”的环节扼杀在摇篮之中,我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也利用了课堂的偶然因素,生成了新的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的思想含量。

三、以人为本,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前提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问题,如个性化阅读与价值引领的问题、平等对话与必要引导的问题、合作探究与讲授的问题、教学文本如何解读的问题等等,要成功的利用这些偶然的因素,生成一节精彩的、有明确教学目的的课,都牵涉到教师自身的素养。一节充满教学技巧的课,是容易学习的;但是一节课的成功如果更多的是依赖教师的学养和个人魅力,那么没有相当的水平,我们就只能对这种精彩“望洋兴叹”。这节课,我的成功在于我没有与这个插曲失之交臂,我的失败就在于我没能够充分发挥我的主导作用,反而被我的学生牵扯住了。比如:我让他们讨论了,但是却没能及时引导他们回归到“环保”这个主题,及时提高思想高度。要如何组织讨论,如何让讨论更有效,我在那个时刻确实没能更好的反应过来,甚至对意想不到的讨论是惊慌失措的。幸好高中时的生物还算不错,想到了个“顶端效应”,得以圆场……因此,做老师的要解决好突发的,但是又有价值的插曲,挥洒自如地在课堂精彩地生成,教师必须拥有良好的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结构,除了专业知识应该还有一个更大的范围。“有的教师为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受某些‘公开课’、‘表演课’舆论的误导,满足于一招一式的追求与设计,最后只不过是一个没有思想的‘教书匠’”(上海陈军语)。语文课程标准同样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发而富有创新活力,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这就是从老师整体素质提出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应该不断的学习理论,不断的反思,总结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方法,形成教学思想,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语文教师是不是以为一本教材就是语文课程的全部,教师是不是充分了解学生的状态和需求,教师是不是能准确把握文本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能不能有效调控和组织教学的过程,都要靠我们的智慧和整体能力的提高,而不单是单纯的技巧和手段,在这个基础上生成的精彩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和基础去追求语文课堂的精彩。

那么一个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呢?美国教育家舒尔曼认为:教师必须知道如何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转换为学生能理解的表征形式才能使教学取得成功。基于这样的理念,他把教师的知识基础分为七大类:①学科知识,指教师所教学科课程知识;②一般教育学知识,指课堂教学管理与组织的一般原则和策略;③课程知识,指对课程、教材概念的演变、发展和应用的知识;④学科教育学知识,指学科的专门教学方法与策略;⑤学生及其学习特点的知识;⑥教育情景的知识,指学生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环境对教学的影响的知识;⑦教育目的与价值的知识,如对教育是以提升个人品格还是以升学为取向的认识等。综观每个成功的老师,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课堂进行预设并很好的生成。只有具备了这么完整的知识结构,老师才能应付课堂上一些突发的事件,以人为本,水到渠成的生成无法预约的精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夜游江滩
爱心义卖
我的六一我的舞台
杀蚊子
忆屈原
4月16日日记
我摔倒了
我的“六一”我的舞台
2010南非世界杯
世界杯
读《司马光》后感
互相帮助
植树
九寨沟之行
我的小天地
基于STM32单片机的车载监控终端设计与实现
Boost PFC无源无损缓冲电路设计
一种面向LTE基站的SOC平台软件解决方案
基于UVM验证方法学的RF基带模块验证
MHP―TA和PPTC如何在过充电时保护锂离子电池
韩国国产战斗机的新篇章
在电力工程中使用膜电容器和电解电容器
探究FPGA的峰值浮点运算性能
基于DSP的充电器控制器设计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论隐性采访中的法律问题
墨仓式家族更新换代 迎来新篇章
基于高压陶瓷电容设计的开关电源优势分析
业界趣谈:1月半导体行业要闻
日本两栖作战能力浅析
谈谈小学大量读写,快速作文教学
体验之思
新课程标准下低年级学生识字的途径与方法
新课标下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灰雀精品教案七案例反思教学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三(A)教学案例反思
棋手和棋子
灰雀教学二案例反思教学
灰雀教学附点评案例反思教学
享受语文享受学习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灰雀精品教案六案例反思教学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三(B)教学案例反思
快乐之花在瑞雪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