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七里桥镇中心学校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七里桥镇中心学校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问卷)

说明:1.考生须在答卷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2.全卷共31题,满分为120分(含卷面分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要细心哟

积累运用(28分)

1.在括号中清晰地填写汉字。(2分)

①哪知老境却如此tuí( )唐!他触目丧怀,自然情不得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 )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② 信客沉稳地点点头,他看得太多,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dùn( )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mǐn( )感的神经末梢。

2、根据提示用楷体按原文填写。(11分)

① 少壮不努力, 。 (汉乐府《长歌行》)

② 树树皆秋色, 。 (王绩《野望》)

③ 气蒸云梦泽,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④ 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灏《黄鹤楼》)

⑤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⑥ 船头坐三人,中 为东坡。 (魏学洢《核舟记》)

⑦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 (《礼记?礼运》)

⑧ 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⑨ 刘禹锡《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

⑩《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草色入帘青。”

11 从“会当凌绝顶, ”两句诗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杜甫《望岳》)

3、古代诗人留下了许多写“莲”的诗句,请你写一个与“莲”有关的完整诗句。

(2分)

4、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上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2分)

你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博古通今。(历史老师)

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

答: 。( )

5、《老王》的作者是 ,文章结尾写到: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 (2分)

6、想像与幽默:先读几则关于“猫为什么不吃老鼠”的猜想,品味其写法与意蕴,学写二则关于“树上二只鸟,一声枪响后,树上为什么还有二只鸟”的猜想,看谁写得更富有意味。

猫为什么不吃老鼠?猜想一:猫吃了老鼠送的鱼,觉得比老鼠肉味道好。猜想二:猫怕吃的是假冒伪劣老鼠。猜想三:老鼠给猫出示了主人写的“特别关照”的条子。猜想四:老鼠太多,猫担心会遭到报复。

树上为什么还有二只鸟?猜想一: ;

猜想二: (4分)

7、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2分)

水管漏的厉害,院子里已经积满了水,修理工答应马上就来,结果等了大半天才见到他的影子。他懒洋洋的问住户:“现在情况怎么样?”

一位主妇说:“还好,在等你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游泳!”

(1)这位主妇的言外之意是:

(2)假如你是这位修理工,你该说: 。

8、半个学期过去了,你一定读了很多课外书吧,请举出你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并说说其中最令你感动的内容。(3分)

9、默写填空:(附加题)(10分)

⑴、在文学史上,有“诗仙”、“诗圣”之称的诗人分别是、, 其中的诗因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而被称为

⑵、儒家经典有“四书”、“五经”,其中《大学》、《中庸》、《》、 《》合称为“四书”,《诗经》《 》、《 》、《 》、《 》合称为“五经”。

二、阅读探究(49分)

(一)(16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本文选自课文《 》 ,作者 ,又名 ,字元亮, (朝代)著名诗人。(2分)

11、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B、妻子邑人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单指男方的配偶

C、无论魏晋 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的连词

D、来此绝境 古义:极其优美的环境 今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12、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翻译。(2分)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选( ),译文:

13、请写出两个源自《桃花源记》的成语。(2分)

14、下列各句中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陶渊明《桃花源诗》)”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2分)

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B.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5、桃花源人是什么时候来到这里的?为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2分)

16、《桃花源记》叙述的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这个故事为什么具有长久的魅力?

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

(二)(10分)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17.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2分)

A、杨子之邻人亡羊 之:

B、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之:

18.补出省略成分。(2分)

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19.翻译。(3分)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

20.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三)(14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21.“我”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的原因是什么?试用原文回答。(2分)

答:

22.当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我时,“高兴地说”的原因是 。(2分)

23.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2分)

答:

24.“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神力”指什么?(2分)

答:

25.从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上,你看出了她什么性格特征?(2分)

答:

26.选文部分“我”的心理活动是发展变化的,试写出其变化轨迹。(2分)

答:

27.请说一说画“ ”线句子的含义。(2分)

答:

(四)向中国人致敬(9分)

我进入巴黎某大学前,每周要上一节对话课。前云南省《滇池》月刊的一位编辑向我介绍过对话课的教授:“他留着大胡子,以教学严谨闻名于全校。他常提问,且问题刁钻古怪得很。你小心,他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他的课堂上领教了什么叫做‘难堪’……”

第一堂对话课上,我就被教授点着名来提问。在我自认为巧妙地回答了他的问题之后,他又提问:“我可以知道您是来自哪个中国的么?”

班上当即冷场。我慢慢地对我的教授说:“先生,我没听清楚你的问题。”

他清清楚楚地一字一句,又重复一遍。我看着他的脸。那脸,大部分掩在浓密的毛发下。我告诉那张脸,我对法兰西人的这种表达方式很陌生,不明白“哪个中国”一说可以有什么样的解释。

“那么,”教授说,“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雪花在窗外默默地飘。在这间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的教室里,我明白地感受到了那种突然冻结的沉寂。几十双眼睛,蓝的绿的褐的灰的,骨碌碌瞪大了盯着三个人来回看,教授,我,我对面那位台湾同学。

“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我说。马上,教授和全班同学一起,都转了脸去看那位台湾人。那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正视了我,连眼皮也不眨一眨,冷冷地慢慢道来:“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话音才落,教室里便响起了一片松动椅子的咔咔声。

教授先生盯牢了我,又递来一句话:“您走遍了中国么?”

“除台湾省外,先生。”

“为什么您不去台湾呢?”

“政府不允许,先生。”

“那么,您认为在台湾问题上,该是谁负主要责任呢?”

“该是我们的父辈,教授先生。那会儿他们还年纪轻轻哩!”

教室里又有了笑声,教授却不肯放过我:“依你之见,台湾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如今?”

“教授先生,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一人做事一人当’。我们的父辈还健在哩!”我说,也朝他笑,“我没有剥夺父辈们解决他们自己酿就的难题的资格。”

我惊奇地发现,教授思路十分敏捷,他不笑,而是顺理成章地接了我的话去:“我想,您不会否认邓小平先生该是您的父辈。您是否知道他想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我想,如今摆在邓小平先生桌面上的,台湾问题并非最重要的。”教授浓浓的眉毛如旗般展了开来又升起:“什么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在邓小平桌面上?”

“依我之见,如何使中国尽早富强起来是他最迫切需要考虑的。”

教授依然对我穷究下去:“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家都有兴趣清楚这一点。”

我突然一下子感慨万千,竟恨得牙根儿发痒,用眼狠狠戳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站了起来对他说,一字一字地:“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的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今天要承受的这类刁难。”

教授倏地离开了讲台向我走来,我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他将一只手掌放在我的肩上说:“我丝毫没有刁难您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的国家的。”然后,他两步走到教室中央,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下课。”

出了教室,台湾同胞与我并排走。好一会后,两人不约而同地看看对方说:“一起喝杯咖啡,好吗?”

(有删节)

28、法国教授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的主要原因是( )(2分)

A、中国学生才思敏捷,能言善辩。

B、中国学生的法语对话能力提高得很快。

C、一个普通中国人都能坚决维护祖国统一、捍卫民族尊严。

D、中国人不怕别人的刁难。

29、文中加点词语,“牙根儿发痒”、“狠狠戳着”、“一字一字地”说明了什么?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3分)

30、本文叙述了一位中国学生在法语对话课上回答教授提问的故事,你认为他回答教授的话中哪一句最精彩?为什么?(4分)

我认为:“____________”一句最精彩。因为

三、写作(40分)

31.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①命题作文:走进桃花源

(温馨提示:题目中的“桃花源”可以借指美丽的景色,可以象征美好和谐的社会、生活等)

② 罗丹说过:“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留心生活,你会发现世界处处都充满了美。请结合你的生活,以“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注意选材立意,写出真情实感。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湖南省祁阳县七里桥镇中心学校2011—2012学年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颓、琐、钝、敏(每空0.5分)

2、① 老大徒伤悲 ② 山山唯落晖 ③ 波撼岳阳城 ④ 芳草萋萋鹦鹉洲

⑤ 感时花溅泪 ⑥ 峨冠而多髯者 ⑦ 讲信修睦 ⑧ 出淤泥而不染

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⑩苔痕上阶绿 11 一览众山小 (每句中凡错、漏、倒1处,即扣1分) 3、(略)

4、(答案不唯一)例如:你像计算机,引领我们攀登在几何作成的金字塔上。

5、(略) 6、(略)

7、(1)你来得太晚了,院子里的水已经很深了。

(2)要有礼貌,对自己的行为应该向大家道歉。 8、(略)

9、⑴李白、杜甫,杜甫、诗史 ⑵《论语》、《孟子》《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

二、阅读理解 (一)

10、《桃花源记》陶渊明 潜 元亮 东晋 11、D

12、(1)(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补充必要的成分,得1分;“要”译为“邀请”,得1分。) (2)渔人为(他们)一一具体地说出自己听到的事情,(他们听罢)都感叹惊讶。(“具言”译为“具体地说出”、“叹惋”译为“感叹惊讶”,各得1分,意近即可。)两题都选者,改第一题。除标准答案外(1)只出现半句,如“设酒杀鸡作食”被译为“去吃饭”,须扣1分。(2)“具”译为“详细、详尽”亦算对。“惋”必须译为“惊讶”,否则扣1分。

13、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得)、无人问津、鸡犬相闻,正确写出一个,即得1分。) 14、C

15、秦时;躲避秦时战乱

16、因为它勾画了一个理想的生活境界,环境优美,人们各得其所,自得其乐,彼此关心、爱护……这符合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审美追求,令人向往。(言之有理即可。) 表明桃花源是理想的生活境界,得1分(突出“理想”即可);表明“桃花源”是人们千百年来的追求,得1分(突出“追求”即可)。

17、①结构助词,的 ②代词,羊 18、杨子 邻人 19、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20、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

21、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22.能满足“我”渴望已久的愿望

23.“我”被她的热忱深深地打动了。

24.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25.对“我”极其疼爱,表明她善良朴实。

26.不抱任何希望——惊讶和震撼——心生敬意

27.这是议论句,表达了“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28、C

29、表现出“我”对这位法国教授的挑衅愤恨至极,理直气壮地予以还击,表达了“我”强烈的爱国情感,得3分;语言准确、通顺,得1分。表达愤恨之情,得2分,表达爱国之心,再得1分。

30、摘录文中“我”的答句,得1分;能点明“我”在回答时针对法国教授的“刁难”,予以有理有节、不卑不亢的还击,得2分;语言准确、通顺,得1分。摘抄的必须是“我”的答句,分析其作用应从“我”的态度和民族自尊心两方面入手。

三、写作

31、(略)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好伙伴——铅笔
快乐的植树节
我的妹妹
金色的海滩
青山常在净水常流
假如我是一朵云
我的朋友安悦
宝宝得了无肛症
我的爷爷
我为啥要读书
自作自受的风筝
赶集
我的妈妈
学书法
基于ADINA的水闸与地基相互作用分析
竖直角三丝法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存在问题清理排查报告
我国缺水风险分布状况及其对策
C10细骨料砼砌石施工工艺
堤防除险加固实用技术
某电厂加装取水计量装置及率定试验研究
ANSYS软件在水电站弧形闸门设计中的应用
水布垭水利枢纽岸边溢洪道设计
河整治方案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式在农村污水处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性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
长江堤防深层搅拌水泥土防渗墙设计指标探讨
XX水库除险加固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方案
《白杨礼赞》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考点练兵 积累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重点字词梳理
《冬阳·童年·骆驼队》老师语录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重点字词意思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老师语录
《荔枝蜜》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同步作文之范文习作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同步作文之训练素材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整体阅读感知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之体味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文学常识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设计之讲解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随堂练习 提高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同步作文之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