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8
如何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在于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怎样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呢?
一、利用传播媒介,在听中积累语言。
当今传播媒介丰富多彩,电视、广播、录音机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传播手段。通过这些传播媒介学习语言,对学生来说是没有负担的,反而能从声情并茂的讲解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的个性,知道事物的善恶,对所听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未讲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我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电视,组织学生认真收听、收看美文欣赏、童话故事、新闻报道、各种活动等,在收听、收看完后作适当讲解、赏析,让学生获得活生生的语言文字。
二、强化熟读背诵,在诵中积累语言。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实践证明,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读”和“背”,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更能让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材料。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要使学生对语言的运用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必须对语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复,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熟读和背诵便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由之路。
三、扩大课外阅读,在读中积累语言。
吕叔湘先生说过:“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大概是三七开吧。”积累语言材料光靠课内加强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课外引导学生广泛地进行阅读。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尽量扩大自己的课外阅读面。我为学生列出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有选择地多读、广读。我坚持做到以下四点:1、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给学生留出阅读的时间;2、在课堂上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其会读会摘录。3、提出语言积累的具体要求,对所摘录的好词好句好段,要求学生每两周进行一次自我梳理,归类“入库”,每学期末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翻箱倒柜”,使积累的语言文字不至于“发霉烂掉”,从而提高积累的长久性。4、每周定时检查,并作好统计,在班上公布,给认真的学生加星。这样做,促使了学生更自觉,更认真地进行阅读,保证了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开辟说话园地,从说中积累语言。
说话是对语言材料的一种使用,它能让学生一方面运用积累的语言,另一方面进一步积累语言。为此,我开辟了说话园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如开展课前五分钟系列演讲训练,让学生按座位顺序,每人一次,提前准备自己课外阅读的精彩片段;每周举行一次好词好句欣赏会,让学生将自以为优美的词、句、段与同学一道仔细品味;每两周举行一次故事会或诗歌朗诵会、好词好句接龙比赛、辩论会等,这不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促使学生读相关方面的书,而且巩固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五、增加习作密度,从写中积累语言。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的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习作训练则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习作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要使大脑内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周转的密度,为此,我要求学生常练笔。不过,千万不能让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负担,应该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来做这件事。这就要求我在设计习作练习和讲评习作上花力气,经过探索,我做到口头与书面结合、片断与成文结合、大作与日记结合、自由作与统一作结合,可以分步练、集中练,可以教师评、学生评,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并且一旦发现好的习作,立即投稿,当见自己的习作换成了铅字,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习作成为他们内在的愿望。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
善闻、诵读、博览、多说、常写,多管齐下,又都以语言积累为轴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加之教师适当指点,何愁学生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委屈的滋味不好受
- 段
- 假文盲
- 难忘的三八国际妇女节
- 1加1也可以等于3
- 西红柿变脸记
- 秋天,我把你追寻
- 精彩的入场仪式
- 我是一块泡泡糖
- 琐碎之破碎
- 九九艳阳天
- 本子,要坚持
- 渴望与追求
- 烟花争艳闹新春
- 秋忆
- 浅谈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创新模式
-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原因及对策
- 公共经济学结课论文范文
- 金融保险资源整合途径分析
- 论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形成与治理
- 金融保险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构
- 经济学论文之民国经济史
- 解析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原因及对策
-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原因及对策分析
- 浅论利用外资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 从均衡走向演化
- 浅谈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制度机制
- 经济学论文明代白银货币化
- 关于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制度机制
- 浅谈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研究
- 花未眠
- 失街亭
- 《与马共舞》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综合实践活动
- 智取生辰纲
- 《蜡烛》教案
- 期末总复习说明文部分学案:阅读科技说明文的金钥匙
-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 桥之美
- 登上地球之颠
- 高三作文训练系列三:空白艺术的得体运用
- 归园田居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 林黛玉进贾府
- 敬畏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