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4
爱心,师德的精髓
那日,闲居家中,与电视结伴,与“新闻频道”同行。其间曾听主持人播报到:“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境内,由于沙兰河上游突降暴雨,形成洪峰,引发泥石流,洪水夹杂着泥石流,直扑向沙兰镇中心小学,导致上百名学生在洪灾中丧生……”。听着这令人吃惊的消息,想象那令人胆颤的场面,我的内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是呀!同样的灾难,同样的行业,为什么在黑龙江宁安市沙兰镇的结果是如此惨不忍睹;而与我们比邻的开县,却又是那般完美呢?于此,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思绪飞回到了开县境内发生的那两次特大事故——“12·23井喷”和“9·4洪灾”:忆起的是那不堪回首的“12·23井喷”大转移和“9·4洪灾”中的紧急大救援;忆起的是那彰显开县教师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忆起的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珍老前辈的一句名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是啊!我们怎能忘记年仅二十一岁的谭世明烈士为了学生的生命安全,在灾难突来之际,舍弃营救家人的时机,立即用手机给学校打电话后,又骑车奔波于乡村道路,催促普通百姓转移的情景;我们怎能忘记李海滨老师,舍去对家人的照顾,从凌晨3点多钟一直到晚上7点多钟,在洪水中传递信息,帮学生运送食品和饮用水,回到家中就累倒的镜头;我们怎能忘记那不知姓名,体态偏胖,已经40多岁的女老师,跑遍开县县城内几条大街,借来橡皮艇营救学生的影子……所有这些,不都反映了开县——这个伯承元帅故乡的老师们,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学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吗?这不就是他们关爱学生、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奋不顾身、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吗?改革大潮在涌,物质欲望在增。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在人们的生存观、价值观都发生明显变化的今天,出现一个、两个教师,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能视学生的生命高于一切的或许还有。但要让整个教师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做到这一点,简直是个奇迹。然而,他们——元帅故乡的老师们,他们确实做到了。
在两次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他们恪尽职守,不怕牺牲,谱写了新时期教师形象的新乐章。
我们毋庸置疑他们师德的高尚,我们细心领会,才知道对学生的“爱”,是他们灵魂的精髓。这种“爱”体现在平常工作时的点滴小事中,体现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每个日子里,更体现在这种大灾大难降临他们头顶时的实际行动中。面对身边的榜样,我还能说什么呢?在敬佩他们的同时,更多的是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我的同事们。我们还能够无动于衷吗?我们还能够观望行事吗?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总是以“开县优秀教师群体”为榜样,把对学生的“爱”化作一丝丝的情,融入到与他们相处的日子里。
不是吗?为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精心备课,精心组织活动;为了摒弃差生破罐破摔的心理,我与他们谈心,给他们个别辅导;为了家境贫困的孩子能安心学习,我主动拿钱给他们买来学习用品及其他生活必须品;为了转变父母离异,造成学习情绪低落的孩子们,我把他们接到自己家里,给他们父母般的爱,帮他们找回失落的信心。总之,在我的“爱心”呵护下,我的学生们个个健康成长,向着“合格+特长”的目标奋进。正如我的一个调皮学生杨威在日记中写道:“……感谢您,许老师!没有您给我的教育,说不定我已经成为‘粉客’们发展的对象;要不是那晚我们的深夜长谈,我或许也追随初一中那位同学远走高飞了……”点点滴滴,都是我灵魂深处“爱心”的体现,方方面面都是我学习“开县优秀教师群体”的精神的见证。如今,我的2005届学生已经送出了实验小学的大门。
但未来的路还很漫长,我将再接再厉,用真情去呵护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去浇灌每一朵艳丽的花儿,让“爱生如子”的观念在灵魂深处永存。也只有这样,我们的那片沃土才能开出鲜艳的花儿,结出丰硕的果,为祖国辉煌灿烂的未来添砖加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校园小景
- 我的“好坏”朋友
- 我终于成功了
- 四季
- 春雨
- 老鼠救狮子
- 夜来香
- 一件诚实的事
- 误解
- 一件伤心又开心的事
- 我的表弟
- 假期过得真无聊
- 鸟妈妈回娘家
- 一件高兴的事
- 爱看书的哥哥
- 党群机关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 电力企业如何做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 企业落实“两个责任”的实践与思考
- 新常态下共青团工作如何践行三严三实
- 关于新时期企业团委工作的创新探讨
- 建立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考评机制的思考
- 国有企业医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践与研究
- 试论如何加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 试论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 浅谈党员在班组文化建设中的带头作用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新形势下企业共青团建设面临的困境探讨程永观
- 浅谈如何发挥好老干部的作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
- 后勤管理中党建工作的保障作用分析
- 关于抓好企业重点岗位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
- 童年絮味
- 都江堰学案
- 宇宙里有些什么
- 风筝
- 口语交际模拟旅游咨询
-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 走进纽约
- 伶官传序
- 《观刈麦》教案
- 济南的冬天
- 道士塔
- 周庄水韵
- 巴东三峡
- 《芦花荡》说课稿
- 《鉴赏歌词两首:那就是我、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