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05
微笑面对学生
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教育的魅力来自于爱的魅力,爱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如何迈好这爱的第一步呢?试着用微笑去面对你的学生吧,它会把我们体验到的快乐传递给学生,而学生的快乐又会成为我们最大的快乐。不用担心它是否美丽动人,或是如何的有吸引力。其实,学生并不会在意,他们在意的是从教师那真诚的微笑中得到鼓励和肯定。
一、把微笑送给学生
很多人在提到教师时,总会与“严肃”、“不苟言笑”联系在一起。其实,“微笑”的力量才是无穷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天给学生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我们班有个学生,刚开始每天的作业总是爱拖着不做,因此考试成绩总是不如人意。怎么办呢?训一通吧,不行!我试着寻找他的优点,结果发现他这个人还真有不少优点:比如,爱劳动,每次大扫除,他都表现得非常积极,安排给他的劳动任务总能出色地完成。另外他非常懂礼貌,每次见了老师总会笑嘻嘻地打招呼。于是我总寻找机会表扬他,然后在课后再悄悄地微笑着问他:“作业做好了吗?要抓紧一点哟!”他总是边红着脸边搔着头对我说:“还有一点点了。”我还是笑着对他说:“等一下我可是要来查的。”他从我的目光里读到了鼓励,久而久之,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在学生取得成功时,我会用微笑送去欣赏;在学生感到失落时,我会用微笑送去鼓励;在学生犯错时,我会用微笑送去宽容。因此,我用微笑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我想说:当你微笑着走进课堂时,这不仅是你自信的反映,同时还能给人带来温馨、平易近人的好感觉。微笑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它使师生间的距离一下缩短,从而使师生之间容易沟通、交流,情感易于融洽、共鸣。微笑地面对好学生并不难,而要微笑地面对后进生却很不容易,唯其如此,便更显难能可贵。如果教师不能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偏爱优等生而冷落后进生,则很容易使后进生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发展到破罐破摔,对人产生嫉恨敌视的心理。只有对学生平等相待,热情相助,才能使大家生活在愉快和谐、友爱团结的气氛中。
微笑,是一把闪闪发光的金钥匙,能开启教育成功的大门,帮助学生们茁壮成长。
二、把真情送给学生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不论是家庭富裕的还是条件较差的,不论他是否犯过错误,教师都要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不偏见,要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公正、平等对待班上每一位同学,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交流渠道,让学生学习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场所,这样他们才能好好学习,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有些小事常常会发生在你我身边,比如,学生病了,我会打个电话通知家长,或者亲自把他送回家;注意天气情况,提醒学生添减衣服。这些虽然是小事,但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的记忆却是很深的。我送出的是真情,收获的是更多的真心回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的奉献
-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哥哥的新家
- 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
- 我给外公扎辫子
- 我为妈妈洗衣服
- 地震来时
-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 我的文具盒
- 梦
- 地震
- 我起水痘了
- 无题
- 有趣的春游
- 我的同桌
- 武陵山片区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特色发展的途径探讨
- 沉醉书香,情归写作
- 头像变大不简单
- 分享活动中的内心独白
- 探寻语文的真善美
- 我可以坐这里吗
-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技能竞赛辅导的实践探索
-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中的气象知识
- 《渔父》之“真乐远韵”
- “黑车”侵袭该如何防范
- 融入民族文化的综合教育课程创新与实践
- 小周记,大文章
- 让『离别』开出芬芳的花
- 开展与多民族文化相关联的学习活动
- 真知灼见 真情实感 真心诚意
- 12 半截蜡烛之教材分析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3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4
- 晏子使楚优秀教案四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6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10(第二课时)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12(第二课时)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5(附反思)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9(第二课时)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8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7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11(第二课时)
- 半截蜡烛预习指南
- 12半截蜡烛教材简析
- 晏子使楚优秀教案9(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