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1
剑走边锋,另辟蹊径
教材中有一些课文语言浅显,内容简单,学生一读就懂,不存在学习的难点。此类文章如果教师按照一般的朗读、感悟、探究的导读法,课往往只上在课堂表层上,很难在学生心里留下深深痕迹,多讲多读甚至会产生高原现象,厌倦心理。于是我在教学设计时剑走边锋,另辟蹊径,追求别开生面,出奇制胜。
招法一:先抑后扬,置绝地而后生。
[招法说明]:根据学生好争论、喜颠覆的心理特点,教师故意和文本“唱反调”,把课文贬得一无是处,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引发对教材重点难点的审视、争论,形成教学波澜。
[成功案例]:《挂两支笔的孩子》是六年级的教材,在学生读通课文基础上,连问三个问题:“文中你不懂的字词有没有?”“文中你不明白的句子有没有?”“文中你读不懂的地方有没有?”学生一问三没有。于是我再次“落井下石”:此文事情如此细小,语言如此简单,竟放入六年级的书本,编者实在太没眼光了,你们以为呢?如有不同意见,请从文中找出依据来与我辩驳。
书本在孩子眼中是神圣的,岂容老师胡言乱语!为保卫课文的神圣地位,打好还击战,学生“斗志昂扬”,细细品读,并沙里淘金,提出许多课文闪光点:有的说文章以两支笔为线索,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有的说亮亮对笔的喜欢,课文没有直接写“喜欢”两个字,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活灵活现地体现出来,写法很高明;有的说文中过渡很自然;有的说亮亮的给老奶奶写信那段特妙,那种矛盾心理描写得特细腻,趣味特足……
看着我哑口无言、无力招架、心服口服状,他们得意极了,脸上掩饰不住溢满了成就感。
是啊,这些文本特点不就是我们课堂需要引导重点分析、感悟的内容吗?可现在略施小计,就不费我半分力气,已一览无余。同样,我脸上掩饰不住地溢满了成就感。
招法二:稻稗同列,良莠自然分明。
[招法说明]: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有优劣高下,稻、稗一起,孰良孰莠自然一目了然,所以此类文章教师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新视点,在比较中提高鉴赏力。
[成功案例]:《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第九册课文,讲述了“我”去西湖的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画鱼到了忘我境界,画的鱼栩栩如生,最后发现竟是一个聋哑人。课前我根据课文内容仿写了《画鱼》,写作语言基本不变,但结构作了较大调整:开始就点明那青年是聋哑人,再写他的特别举止及画鱼情形。课始,我撒了个善意的谎言:当时有兄弟两人同时看到这件事,各写了一篇文章,一是《画鱼》,一是《鱼游到了纸上》,同时寄到了编辑部,结果《鱼游到了纸上》入选,而《画鱼》落选。你能说说原因吗?
因为不是凭空感悟,而是有所凭借,有所比较,学生自然发现《鱼游到了纸上》一文写作中精妙之处:题目出得好,有文才,不直白;最后点出那青年是聋哑人更是胜出几筹,很真实,有悬念……在说明原因的同时也研读了课文。
[懒人心得]: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偷懒,而让学生忙碌。但教师在偷懒时必须拨动学生心弦,让他们心甘情愿,主动创造地去忙碌,则懒出了水平,懒出了境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记一次辩论会
- 父母的爱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开卷有益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记一次辩论会
- 记一次辩论会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建筑工程助理工程师工作总结
- 项目经理全面工作经验总结
- 工民建专业助理工程师工作总结
- 土建助理工程师工作总结报告
- 建筑工程项目经理年终总结报告
- 建筑项目总工程师工作总结
- 土建高级工程师年度总结
- 建筑工程师年终个人总结
- 技术总工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 建筑工程技术总工年度总结报告
- 施工现场材料员工作总结
- 工民建专业项目经理工作总结
- 建筑材料员工作总结
- 甲方工程师年度总结报告
- 党员项目经理年终个人总结
- 《夏夜多美》整体阅读感知
- 《夏夜多美》第一教案
- 《夏夜多美》教学难点
- 《夏夜多美》考点练兵一
- 《荷叶圆圆》美文欣赏:荷叶母亲
- 《夏夜多美》重点字词梳理
- 《夏夜多美》重点问题探究
- 《夏夜多美》老师语录
- 《夏夜多美》教学目标
- 《夏夜多美》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夏夜多美》教学重点
- 《夏夜多美》随堂练习:提高篇
- 《夏夜多美》随堂练习:巩固篇
- 《荷叶圆圆》趣闻故事:“小鱼儿”的“儿”怎么读?
- 《夏夜多美》重点字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