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24
改变观念,还孩子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学习新课改感悟
课堂本称是“学堂”,它原本是孩子的,而我们教师却占为己有,成为自己的“讲堂”,形成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机械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个性得不到张扬,因而学生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会学、主动地学。因此,把课堂还给孩子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有趣,学得积极,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教得才轻松、灵活,真正体现教师的人生价值。让单一的韵文变成孩子乐于接受的学习材料,让枯燥乏味的讲授变成孩子自己探究性的学习。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值得深思。如《高大的皂荚树》,(人教版第七册)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学校操场上的一棵高大茂盛的皂荚树以及它带给同学们的欢乐与方便,赞美了皂荚树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提示中的问题去阅读,阅读后,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作者是怎样描写皂荚树四季生长的特点和给同学们提供的方便。
[案例]
师:春天的皂荚树生长的特点是什么?它给同学们带来哪些方便?
生:枝叶茂密,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是“遮雨”。
师:这一节中写出“茂密”一词吗?
生:没有
师: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是从“春天,下小雨啦。皂荚树为我们遮挡着雨,雨滴就不会很快落下来。”这句话中感悟到的。
师:你真会学习。
师:那我们怎样来读好这一段呢?
生:带着一种开心,愉快地心情来朗读,因为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是一件开心的事。
全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夏、秋、冬”三个季节。
学生汇报自学效果。
师归纳小结。
整堂课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氛围轻松,对于我提出的问题都是由学生自主学、小组合作、探究来完成的,我只充当一名导演的角色去引导、点拨,尤其是在学习课文结尾一段话中的“一颗种子”时让同学反复的读,特别是结尾直抒胸臆的三个排比句,让同学在反复朗读中领悟到,这是一颗饱含着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精神的种子,而且这种精神已在“我们”的心中扎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话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组织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以读为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文章是作者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进行思考后写成的语言符号,这些文字本身没有直接的可感性。别林斯基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所以,阅读时,只有鼓励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写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要联系生活经验,如果离开了生活经验,语言就会同现实刺激物失去联系,难以获得、丰富、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含的情感。当然,学生在充分的读中学习课文,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停实践、更深入地钻研教材,使其丰富起来、生动起来,还需要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相信学生、使其主动起来,活跃起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现场解答
- 西湖之旅
- 一次合唱比赛
- 丁丁鸭和冰冰鼠
-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 泡杯心情饮料
- 11届全运会在济南拉开帷幕
- 蝶
- 小时候的乐趣
- 周游深圳
- 外星人勇战浪费魔头
- 这一庄严的时刻
- 狮子的悲哀
- 喷泉
- 穿越之机灵鬼玩转唐朝
- 论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
- 基于专利视角的企业创新能力层级结构研究
- 我国知识产权质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如何在新常态下推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 我国协同电子商务问题与发展研究
-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校本化教学改革研究
- 行业协会创新模式下的电子商务抱团发展研究
-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转型与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 关于进口设备、备件国产化改造的几点做法
-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分析
-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绿色营销中的渠道建设问题研究
- 户外公益广告设计管理探析
- 中日国家政府行政职能范围及其比较
- 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可行性与征管难点刍议
- 巧用电教手段指导朗读训练_语文论文
- 浅谈建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_语文论文
-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误区及反思_语文论文
- 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_语文论文
-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诗歌教学中的_语文论文
- 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_语文论文
- 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之我见_语文论文
- 确立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建立新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_语文论文
- 对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_语文论文
- 巧用多媒体,优化作文教学过程_语文论文
- 让学生多设计_语文论文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_语文论文
- 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多媒体手段的魅力_语文论文
- 让作文音像教材进入课堂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