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从课文中挖掘口语交际训练的源头活水

从课文中挖掘口语交际训练的源头活水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3

从课文中挖掘口语交际训练的源头活水

语表人意,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类有效的交际工具,是人类表情达意的载体,以及人类繁衍至今而凝炼积淀、不可或缺的成功智慧。生活中,人人羡慕好口才,但更需要有好口才,好口才是人一生的财富。好口才并非天生,后天训练更重要。因此良好的听说态度、语言习惯、交际能力必须从小培养。苏教版小语课文的语言资源十分丰富,为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教者要主动探究,引出口语交际的活水,全面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素养。

一、用插图架设口语交际的桥梁

小语课文中的插图直观形象,内涵丰富,包含了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浓缩了课文内容,留下了想象和说话的余地。教者要充分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把握时机,灵活创设语境,进行描述、复述、欣赏、创造等言语活动,培养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得体等能力。如教学南宋志南的《绝句》一诗,教者可引导学生借助插图中的“古树、帆船、杖藜、小桥、挑花、柳树”等景物内容,理解课文,练习吟诵诗文。又如学习《秦兵马俑》、《莫高窟》等文章时,教者可引导学生对文中的插图进行欣赏,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赏析。还可以利用《飞向月球》、《海洋——21世纪的希望》等文章的插图进行创造性地说话,让学生畅想未来。

二、用内容打造口语交际的完美

小语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反映历史人物的,又有颂扬现代英雄的;既有描写著名自然景观的,又有蕴含人生哲理的;既有介绍珍奇动植物的,又有介绍社会科学知识的;既有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又有反映当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还有叙述神话、历史、寓言故事的,介绍语文学习方法的……教者可以根据课文不同类型和不同特点,利用课文的具体内容,进行口语交际演习,如演讲、采访、主持、导游、解释、咨询、建议、编故事、表演、推销、辩论……教者可选择性地激发学生交际欲望,丰富学生交际生活,提高口语交际实效。

1、

对于以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为题材的课文,教者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请你当导游”等活动。让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文中“迷人的自然风光、令人向往的名胜古迹、珍奇动植物、与众不同的民风民俗、引人入胜的民间传说……”等,再结合自己的理解,编好导游词,运用导游用语,如“Hi!游客们好!我是导游××……欢迎你们下次再来,Bye-Bye!”又如“游客们好!欢迎光临!我是导游××,我能为你服务真幸运……我的服务到此结束。”等。在有趣的“游览”活动中训练学生口语交际。如教学《烟台的海》时,教者布置学生准备旅游帽,自制三角形旅游小彩旗,并写上“旅游”二字,再自选描写某一季节烟台海的片段,抓住海的特征改写成导游词,让学生面对投影、伴着大海的录音,过把导游瘾。

像《黄果树瀑布》、《小镇的早晨》等课文都可以仿效。

2、对于以人物形象为题材的课文,教者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采访”等活动。“采访”能激发学生有说的兴趣、有表达的欲望。“采访”不同于随便交谈,有一定的目的性,而且有一定的礼貌用语:如“请……”、“你(您)是……还是……”、“……好不好……?”、“……是不是……?”、“也许……吧?”、“……是吗?”、“如果……呢?”、“……怎么办呢?”、“……是不是,……可不可以?”等。如教学《印度洋上生死夜》、《黄河的主人》、《天游峰的扫路人》等文章,教者可以扮演文中皮埃尔、艄公、扫路人等主人公的形象代理人,让学生扮演报社、电台、网站、校“红领巾”广播站等媒体的记者,结合课文有关内容进行采访,在“采访”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3、对于以社会生活为题材的课文,教者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所谓辩论就是双方各自阐明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见解,并指出对方见解中的欠缺,以便得出正确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辩论”,用上“我认为……”、“我觉得……”

、“我建议……”、“如果……那就更好了”等用语,发表自己对文中人物、事情的看法和见解,在辩论中学会倾听和明辨是非;学会赞赏别人;学会建议。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人生理念。如学完话剧《负荆请罪》后,教者设计一个辩论话题:“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你喜欢谁?为什么喜欢他?”让学生运用“我之所以认为……是因为他……比如……”的句式各抒己见。又如笔者在一次公开课中,执教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时,我围绕“移山”一事,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发展的眼光评论“移山”的功和过,从而对“愚公”这个人物给予公正的评价“精神可佳,但方法不可取”。对于《山谷中的谜底》、《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最大的麦穗》、《爷爷的芦笛》等一类富有人生哲理的文章,同样可展开辩论。如执教《山谷中的谜底》时,教者抓住文章的结尾“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精心设计了一个论题“联系生活实际,议一议,我们在什么场合应选择‘弯曲’,在什么场合又应该选择正面抗争呢?为什么?”

4、对于以状物为题材文章,教者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公益设计”等活动。在一些公共场合,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条幅用语,如“携手共创文明城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关爱生命,安全出行”、“水,生命之源!”、“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珍爱生命”、“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这些广而告之的“交通、卫生、资源、科学”等各行各业的宣传用语,都叫公益用语。教者可让学生通过设计来获得口语交际能力。如教学《碧螺春》时,教者组织学生为茶中精品碧螺春设计了几条广告用语“碧螺春碧螺春,越喝越年轻”、“碧螺春,香悠悠,点点滴滴在心头”、“喝茶要喝碧螺春,健康长寿又舒心”等。教者还组织学生为《白鹭》、《灰椋鸟》、《麋鹿》等文中的珍奇动物设计了这样一些公益性警示用语,如“人人保护动物,构建和谐自然”、“你的一枪,我的一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5、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我们可以采用演课本剧等形式。情境表演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把表演引进口语交际课,利用课本剧的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激发学生产生乐于表演的快感,在表演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送行”、《负荆请罪》中“请罪”、《林冲棒打洪教头》中“棒打”、《黄鹤楼送别》中“送别”等情景,是一部部鲜活的剧本,教者要事先安排学生熟悉文中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准备好必备的“酒杯、银杯、棍棒、荆条、帽子、服装”等舞台道具,让学生选一选自己感兴趣的角色、合适的搭档,演一演。在毫无拘谨的表演中,语言文字鲜活了,体验深刻了,学生乐于交际。

三、用语言激活口语交际的内涵

小语课文中有不少丰富的语言素材,能激活学生的口语交际。因此教者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发挥课文用语的潜力,设计能激发学生全员热情参与训练的方法,扎扎实实推进口语交际。

1、抠“词眼”扩说。

小语课文中有一些比较概括、抽象的词语,内容相当丰富。如:“啧啧赞叹、惊叹不已、谆谆教诲、赞不绝口、呐喊、呢喃细语、倾诉、叹息、呼喊、谈心、七嘴八舌……”教者要善于利用,适时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发挥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具体、说形象。如:学习《莫高窟》中的一句“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教者启发学生面对文中的“菩萨、天王、力士、卧佛”等形态各异的彩塑,说几句“赞叹”的心理话。

2、钻“空白”补说。

小语课文中有不少的地方由于表达的需要,被作者故意省略,形成了“空白点”。如省略号、情节略写、部分列举、缩写等空白形式,教者要勤钻这些空白资源进行“无中生有”。如《装满昆虫的衣袋》文中法布尔受到父亲的责骂和母亲的责备后,他应该主动向父母解释误会,可文中一字未提,形成了一片空白。于是,教者就指导学生去帮帮法布尔作适当解释,说明原委,要求态度诚恳,心平气和。

3、抓“样句”仿说。

有些文章运用了中心、过渡、点睛、比拟、整齐排列等样板式句子,它们用语简洁、精确、优美,是学生仿说的典范,能培养学生言之规范得体。如《莫高窟》文中有一过渡句“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教者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用“不仅……而且……”说说老师教学有方、宽厚仁慈,或父母关心我们身体和心理健康等等。

4、炼“结语”续说。

有些课文的结语,言尽而意不尽,余味无穷,教者可引导学生进行锤炼,发挥合理续想。如《滥竽充数》的文尾“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南郭先生就这样一走了之吗?他天生有吹竽的外功,少的就是吹竽的内功,你知道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教者可启发学生富有创意地戏说后来情形。

四、用朗读孕育口语交际的情韵

1、突出人物对话,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情感。教学中,教者可以紧扣人物说话时的情感提示语反复练习,如“热泪盈眶、微笑、激动、声嘶力竭、大声、厉声、喃喃、直截了当、坦白、语重心长、深情、……”。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文中的一句:“老饲养员流着泪对彭德怀说:‘可是你怎么走出草地?别的可以杀,大黑骡子一定要留下,它为革命立过功。’”

教学时,教者有意指导学生先模拟流泪哭泣声渲染气氛,后读句子,韵味情味油然而生。

2、运用朗读技巧,培养交际语感。对课文中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句子,教者要引导学生善于用强弱语音,快慢节奏,升降的语调语气来朗读。如《船长》一文中“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教学时,教者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把船员、乘客与船长的生死离别之情,在平缓的语速、庄重的语调、深沉的语气中读出来,通过语感的魅力,唤起听众的敬佩之情。

3、激发朗读兴趣,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采用分角色读、配音读、表演读等多形式的训练,为口语交际打好基础。如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结尾时,教者事先布置学生课前用竹片自制快板,练习打熟快板,教学时,让学生一边打一边说“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学生的朗读兴趣倍增,能力有所提高。

小语课文中蕴含口语交际的资源丰厚,只要教者甘为挖掘的有心人,把口语交际训练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就一定能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满口好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战争与孩子
写给战争里的孩子一封信
生命本是风景
生命之爱
战争是魔鬼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战火中的哭泣
生命是一首美丽的歌
战争中的孩子
幸运的战争孤儿
一张旧照片
战争下的孤儿
来自天堂的一封信
什么是生命?
废墟中的孩子
2011年工程技术员年终工作总结
项目部施工员个人年终总结
建筑公司年终工作总结
建筑工程多年经验总结
施工员个人工作总结
某单位施工员建筑工程年终总结
2012年工程现场技术员工作总结
建筑职称评定专业技术2012年度工作总结
建筑新人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公路工程技术员年终工作总结
建筑工地实习报告
长输管道设计施工中的问题
建筑公司项目部技术员工作总结
助理工程师申报技术总结
建筑工程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棉鞋里的阳光》同步练笔
《月亮的心愿》整体阅读感知
《月亮的心愿》重点字词的意思
《月亮的心愿》教学重点
《月亮的心愿》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月亮的心愿》教学难点
《棉鞋里的阳光》考点练兵
《棉鞋里的阳光》趣闻故事 “寿比南山”的由来
《月亮的心愿》老师语录
《棉鞋里的阳光》写作练习 我的家
《月亮的心愿》重点字词梳理
《月亮的心愿》重点问题探究
《棉鞋里的阳光》美文欣赏 爷爷和奶奶
《棉鞋里的阳光》美文欣赏 阳光
《月亮的心愿》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