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运用网络多媒体,活化语文课堂教学

运用网络多媒体,活化语文课堂教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05

运用网络多媒体,活化语文课堂教学

内容提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语文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信息技术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对此加以科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因素。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其他任何教学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网络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可活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运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情感,增强学习兴趣。

情感是教学过程的催化剂,它对课堂教学的优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孔子曾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在语文课上成为“乐之者”,就应围绕教学目标,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多样、生动地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内容像淙淙山泉,流进学生心田。

如在《放小鸟》中教师在课的开始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放小鸟》。你们看这只小鸟已经‘飞’进了我们的课堂。”多媒体大屏幕展示:一只活生生的小鸟,闪动着大眼睛,美丽可爱。学生开始描述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教师在学生回答后说:“课文又是怎样描写小鸟的呢?”活动的、有色彩的小鸟以其特有的魅力闯入学生的视野,刺激着学生的心理,唤醒了学生的经验。学生会兴奋,头脑里有关“鸟”的经验表象会“活”起来。镜头与表象的碰撞,多媒体教学在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情感和兴趣上有独特的魅力。

二、发挥网络多媒体辅助功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们凭借网络多媒体的技术、优势向学生提供了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使学生能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特点只能凭空想象,模棱两可。我就通过上网等各种途径搜集资料,把VCD转为GIF文件以及把下载到的图片等资料,通过多媒体软件的有机组合,再插入优美的“高山流水”的音乐,让学生去观赏“拔地而起”的山:“老人山”、“巨象山”、“骆驼山”等,接着把学生带到清澈见底的“漓江水”边,跟着“竹筏小舟”置身于桂林山水的迷人的景色中,使学生能更形象地感受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景,仿佛身临其境,这样,学生对课文重点掌握轻松而又愉快。

又如在教学《烟台的海》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烟台的海有怎样的“独特”景观,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烟台的海的冬、春、夏、秋四个季节的不同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情景。学生通过看课件感受烟台的海四季的特点,再通过朗读课文和教师的指导朗读很快就掌握了烟台的海四季的特点。

三、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优势,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而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阵地。而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增强了语文教学的新颖性、动态性、开放性。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各种优势,就会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的挖掘和发挥开辟广阔的天地。

1、激情设疑,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新活动的根本。想象是人们通过观察所得到的表象和已掌握的知识相结合的结果,也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的再造加工而形成的创造新形象的过程,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就是加强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多媒体融声、光、情、景为一体,具有声像并茂的特点,多媒体教学能借助文字、图像动画、音乐等信息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形成坚实的想象基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激发情感,以疑活思,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领域,激活并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例如《秦兵马俑》这课时,学生借助数字化教学平台,看到了秦兵马俑的三维图像。学生们身如其境,知道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学生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再播放雄浑悲壮的《英雄》伴奏,闭眼静思,边听音乐边想象。这时,学生已有了创作的欲望,自觉地思考,大胆地畅所欲言,想象的空间已从秦兵马俑飞向秦始皇时期,从俑坑飞向兵戎想见的战场,这就是数字化平台教学诱发学生对现实情形的“再造”,对语言表达的推动力。在沸沸扬扬的讨论声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升华,新世纪的责任感也更明确了。

2、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主要指的是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往往能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观点总是富有新的创意。传统的教学往往顺应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多媒体教学通过极具新鲜感的程序设计,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善于发现,乐意表达,走向成功;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反过来又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例如我在教学《九寨沟》一课之前,我事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布置好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先阅读课文,然后在掌握的基础上从中选择一点,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有关资料,自己制作以“九寨沟”为主题的电脑小报,简单的“九寨沟”专题网页,或者用“我形我速”软件编一本课外阅读本《九寨沟》等。学生接到这个任务后,情绪都很高,他们以课文为出发点,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信息,自己设想,创作,还不断地调整修改,每个小组都交上了一份匠心独运的作业。其中有组同学制作的网页图文并茂,分别从九寨沟的地理位置、历史、传说、诗歌等方面作了生动的介绍,还配有了图片、影像等。由此可见,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只等机会去发挥,去创造。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学生的创造才能得以充分的展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使他们的思维完全处于创造性的状态中,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形成了一定的创新能力。

四、运用网络多媒体,拓展阅读,拓宽教学空间。

大量、广泛地阅读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而校园网的建立也为我们师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资源库。我通过Internet下载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供学生阅读,也要求学生自己到电脑室去找、去读。以往要求学生读书,学生总觉兴趣不浓,而当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学习的需要,利用共享资源去自学课文,去Internet寻找、下载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时,那色彩鲜艳的图画、优美动听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内容,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唤起了他们学习的潜意识,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也真正落实了大语文观,拓宽了我们语文教学的空间。

如在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时,借助于网络环境,学生们可以欣赏到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如诗如画的美景,欣赏到壮丽恢弘的交响乐,还可以轻松地观赏一段中国民族乐团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的音像资料。至于课文中提到的那些响誉世界的音乐家如施特劳斯、海顿、莫扎特,他们可以通过网络瞬时来到学生们的面前,学生们要做的动作只是轻点鼠标。为了便于学生的学后交流,网络上的BBS留言版提供自由发言的平台,老师摇身一变,成为一名普通的网民,参与讨论,积极互动,创造出平等民主的“网上家园”,拓宽信息反馈,深化课文的理解。基于课文的学习,加上网络所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与独特的交流方式,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诱人的前景。

因此,语文课上,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恰当地运用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它们都动起来为学习服务,从而活化了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愉快学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女孩节”联欢会》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
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3
《开国大典》观后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雪孩子》故事梗概
《开国大典》观后感
我喜欢的革命影视作品4
《开国大典》观后感(8)
中秋赏月晚会
《开国大典》观后感(6)
春天的校园
《精彩的篮球赛》
国产CAD的生存和发展
特级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关于高校新校区规划的思考和担忧
地下连续墙分项工程监理细则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的衔接
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钻孔灌注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地面与楼面工程通病及治理
土方与基坑工程
某花园工程设计管理部经验小结
建筑构图的基本要领
建筑新人经验分享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
色彩与心理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经验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爱护环境(二)
《失物招领》教学目标
《失物招领》随堂练习 巩固篇
《失物招领》趣闻故事
《失物招领》考点练兵②
《失物招领》考点练兵①
《失物招领》重点字词梳理
《失物招领》教学重点
《失物招领》教案(一)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请爱护环境
《失物招领》美文欣赏:花种
《失物招领》美文欣赏:路旁的橡树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爱护环境(一)
《失物招领》随堂练习 提高篇
《失物招领》教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