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合理设置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合理设置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01

合理设置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教育过程的实质是受教育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其心智结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小学阶段,正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积累知识、探求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扎实基础的关键阶段。针对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虽有一定目的,但目的并不明确,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常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强迫下学习。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游戏、玩乐、操作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下面就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设情境巧导入,激起求知欲望

少年儿童的特点,就是好玩、好动,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合理的情境中导入新课。那么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引入新课之前,课一开始,不是直扑课题,而是针对小学生爱听故事,爱看表演的特点,课一开始,找一名学生装扮成时间老人,一手拿一个钟,然后放录音,听故事(龟、兔赛跑),同时多媒体演示画面,此时时间老人手中的两块大表随着龟兔的跑而自己闪动。这时,同学们心里会想,老师让我们听故事干什么呢?真好玩!注意力非常集中,等看、听完之后,及时打出问题:(1)它们跑过的路程一样吗?(2)它们所用的时间一样吗?你怎么知道的?借助学生的疑问引出“钟表”,揭示课题:时、分的认识。这样在学生好奇之中,提出问题,学生的求知欲望就会明显增强。学生正是怀着这种好奇,听课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为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创造了条件。

二、设情境,巧布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传统的教学思想是教师在新授课时,要么是灌入式,一味向学生灌输,要么是教师问,学生答,形成一问一答的问答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提问,没有丝毫的创造性,学习兴趣不浓,缺乏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惟此,我紧紧把握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这一特点,合理设置情境,巧妙布置疑问,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

例如,在教学十几减七的内容时,激趣导入,引导学生复习之后,说,小朋友们,你们可真聪明,为了奖励你们,我带你们到后花园玩一玩吧!智慧老人的后花园特别漂亮,你们看,有草地,有清清的河水,还有美丽的荷花,这时候,有几只猴子也跑来了,他们在草地上尽情地玩耍,你们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猴子?(12只)对,其中有8只小猴子爬到了树上,那么现在草地上还剩几只小猴子?应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出来的?那么十几减七怎样计算呢?看我们大家谁最聪明,能用学过的方法做一下呢?这样激起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就会积极动脑,借助于摆圆片,摆小棒的方法得出结果、总结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做到让学生主动探求,学生学习的兴趣才日益浓厚,而由自己探求,所得的知识,掌握得才扎实。

三、设情境,悟学法,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如果说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是自主学习的关键,那么学生在学习知识后,由所学知识,悟出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的技巧,就应是自主学习的升华,它是学生创造思维的源泉和动力,使学生享受到成功喜悦,为巩固学生兴趣创造了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在学生了解知识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从而变学会为会学。如在教学分数除以整数一节时,把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2份,求一份是多少,学生借助于实际操作,画线段图,了解了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是用分数分子除以整数而分母不变。这时,我在对它进行肯定之时,没有让学生直接考虑有无其它解法,而是出示了一道“把米的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份是多少?怎样计算?”学生用已经知道的方法解答,得出了分子是小数的分数,产生了茫然若失的感觉,纷纷说,这怎么办?此时因势利导,让学生考虑有无其它方法,如此学生积极动脑,想出了÷4=×=的解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两种方法的不同,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兴趣浓,而且对知识记得牢,掌握得扎实,要解决实际问题时就会得心应手。如此长期训练,学生就会掌握学习的方法,为学会学习奠定基础。

四、设情境,巧延伸,使学生勤于自主学习

当一节课结束以后,一般认为学生掌握了课堂所学知识,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是一节好课,但对于当前教育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在每节课或每段知识结束时,设法在学生心理上留点余味,为以后的课蒙上一层神秘面纱,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些可需素材,使学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不管是课前、课后,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一课,当学生总结出了一节课学到的内容:“认识了重量单位——千克,学会了用台秤称物品的重量,和称轻物品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物品用千克做单位”后,没有结束,而是多媒体出示一艘轮船或一头大象,说,那么表示它们的重量用克或千克做单位合适吗?引导学生思考。又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后,提出疑问,“能被9整除的数是不是也有什么特征?”——借以让学生感到课已尽,而思未止。教学中只有把握知识的延伸点,合理设计问题,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激起学生思维火花,使学生勤于自主学习。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只有真正做到吃透教材,领会大纲精神,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依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才能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渔人和沙丁鱼
蜜蜂和蚂蚁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梅花形象
送“神五”升空的长二F型火箭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在记忆深处消逝
霜叶为什么这样红
谁不说俺家乡好
一条沙丁鱼的独白
端午节的起源
风的传奇
四季家乡
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太阳帆船
写动物的作文400字四年级 描写动物的作文精选5篇 
敬畏专利才有更大创新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海绵城市景观途径分析
借楚水营三潭淡妆浓墨杭州园
唱歌排解烦心事
干热河谷地区造林树种的选择
ICT专利比拼重在质量
中兴专利布局五大创“兴”领域
摄影小知识(一)
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武川以前叫女水
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
胃有恙者要管嘴 过度忌口害处多
在专利竞技台,中国企业开打攻守“组合拳”
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技术探究
华为在实施超越苹果计划
《棉鞋里的阳光》考点练兵
《月亮的心愿》教学重点
《棉鞋里的阳光》同步练笔
《月亮的心愿》重点字词梳理
《棉鞋里的阳光》美文欣赏 阳光
《月亮的心愿》重难点分析
《棉鞋里的阳光》趣闻故事 “寿比南山”的由来
《月亮的心愿》老师语录
《月亮的心愿》整体阅读感知
《棉鞋里的阳光》写作练习 我的家
《月亮的心愿》教学难点
《棉鞋里的阳光》美文欣赏 爷爷和奶奶
《月亮的心愿》重点字词的意思
《月亮的心愿》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月亮的心愿》重点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