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6

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习时间不仅仅在课堂,学习的对象也不仅仅是一本静态的读物。我们应该树立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走出课堂,把语文引入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在生活中感悟、在生活中体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素养;生活;感悟;体验

一、在生活中积累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

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因此,我们要认真贯彻《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一切资源”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和运用知识。

首先,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发生的真实的故事以及学校建筑、环境等都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教者可结合语文教学组织学生参观校园、举行游戏、比赛、主题教育活动等,让学生进行演讲、讲故事、课本剧表演以及写作,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其次,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如我们教学生识字,就可引导学生关注电视中的广告,大小商店的招牌,食品上的说明,学校的每一块标语,家里、社区等一切有字的地方。这样的认字方法不是抽象的,生硬的,而是生动的、形象的,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又如寒假里,我们让学生收集春联,向家长求证相关春联的寓意,上网去了解春联的有关知识,开学初让大家在课堂上交流,让他们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但积累了多条春联,又较好地了解了春联这一民俗文化的特点。

另外,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让儿童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如让学生回去采访父母,了解他们的职业特点;跟父母上一天班,学习一点劳动知识和技能;还可根据学生的家庭特点巧妙设计语文作业

。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些知识,孩子们在书本中又怎能学到呢?

总之,生活是个大课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

二、在生活中感悟

感悟是一个人独特的内心体验,要达到感悟的境界,必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教学的催化,二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高度。感悟的可以是人、事、物,或是某个情景。语文课上,学生可以从文本中受到某种感悟,达成心灵的共鸣。但是,当我们把学生感悟的心灵引向生活,内容就更丰富起来了。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其实,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就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情境,就能让学生无拘无束地交流思想、表达感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健全的心智和完善的人格。

如何创设这种生活情境呢?首先,学生座位的安排要有生活气息。有时几人围坐,像个小家庭;有时围成一个大圆圈,像个小小俱乐部;有时组织学生辩论,还可以将桌椅排成“两军对垒”式;有时根据活动的需要,甚至可将桌椅全部撤去,给他们更自由的活动空间。其次,教室环境的布置也要充满生活情趣。如在教室里建立阅览角、生物角、科技角等,让可爱的小金鱼、小乌龟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好伙伴;让美丽的盆花、种子成为孩子们关注的对象;让各式的航模、车模、电子作品成为他们的实验标本……此外,还要结合教学内容与生活环境,模拟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教室里有时“春色满园”、“雪花飞舞”

;有时还可成为“一家商场”、“一条公路”……在这样的课堂中,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孩子们学习的伙伴,生活的导师。置身于这种生活的乐园中,孩子们怎能不神采飞扬,活力四射?他们的心灵怎能不在课堂上放飞,与作者共鸣呢?

2、把握生活中的教学契机

儿童天生好奇、爱玩,我们必须顺应儿童的天性,让儿童在并不丰富的生活中捕捉乐趣,并在这种乐趣中不知不觉地培养语文素养。

记得有一年冬季的一天,我正津津有味地讲课时,外面降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喜欢雪是孩子的天性,面对这“数年一遇”的“漫天飞雪”给学生所带来的令人赏心悦目的美好景象,我中止了按部就班的课堂教学,打开教室的门

,让他们到操场去滚雪球、打雪仗、赏雪景、观察雪花的形状。孩子们没想到老师会这样“特赦”他们,玩得可谓尽兴。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惊奇地发现:雪花的形状竟然有几种呢!

我让他们画下雪花的形状,又指导他们通过“看、听、摸、想”来描写这场雪。无疑,孩子们有了写的“资本”,又有了一吐为快的欲望,一篇篇观察细致,描写到位,想象丰富的佳作出现了。

还记得在一次行军活动中,我们来到乡村时已是晚霞满天,走上大桥时,看到河面上一半紫红色一半蓝黑色,夕阳的余辉在水面跳跃不定。我就情不自禁地引导学生背起了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这样的句子就像一幅画一样永久地镌于学生记忆深处。

由于老师把握住了生活中的偶然,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学生能呼吸自由的空间,有了意外的收获。我想,这样的学习比多做几道题或是多讲几篇文章来得更有意义。

3、加强课堂与生活的沟通

教学必须以生活为本,以人为本,这是新课标的理念。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我们理应以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这样,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跟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为了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就必须组织一些观察、访问、调查等活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习。

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的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变得更有情趣。再如学《夕阳真美》可指导学生去观察夕阳,领略夕阳的美景;学《云房子》就指导学生去观察雨后白云的变化,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在生活中体验

德国教育家季斯捷尔维格也说:“不可能把文化修养和教育交给或者传授给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想要获得文化修养和教育自己的人,他应该亲自参加活动,用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努力去获得,通过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努力得到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如果有意识地把课堂向社会进行延伸,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体验生活的机会。

1、结合语文教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广泛,涉及到人文、地理、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教师除了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外,应该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参观、旅游、搞社会调查等,真正让他们到生活中去体验,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往等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如教《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一文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访问,拍摄周围污染环境的镜头、搜集有关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具体事例或数据,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完课文后,鼓励学生设计一些环保公益广告,画宣传画,写报道稿等,号召全体公民保护环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体验了生活,而且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这比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2、结合专题教育活动进行语文实践。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在生活中运用也是一种学习,只是这种学习是进行式、操作式的。学校开展的每一项教育活动,都是为孩子们体验生活搭建的大舞台,同时又是他们学习语文的好课堂。教师要不适时机地为学生安排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为班级的中队活动设计串联词;向校长写建议书,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设想;为学校的艺术节、科技节、联欢会设计广告用语、海报;在校运动会上当小记者等。

今年“三八”妇女节,我们针对现在的孩子缺乏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缺乏怜悯与感谢之心的现状,举行了“给妈妈洗一次脚”的活动(如果妈妈不在家的可给其它家庭成员洗)。要求他们体验一下关爱亲人,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请看一组学生习作:

“妈妈惬意地穿上了我为她晾干的鞋子,轻轻地拍了我的头说:’女儿长大了,懂事了。’”

“今天是我第一次给爸爸洗脚,当我的手放在热水盆中为爸爸搓脚时,爸爸笑了,我也笑了。我觉得爸爸开心是我最大的快乐。”

“爷爷脚上有坚硬的老茧,脚板也开裂了,这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而我曾经还嫌他烦,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生活是多么需要这种回报之心!这样的作业让孩子们懂得了人情,懂得了亲情,懂得了爱应当怎样付出。这种体验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才干,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更可贵的是,它还帮助学生把生活中的点滴情、点滴意挖掘出来教他们学会了做人。

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斯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只有让丰富多元的生活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才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情感,才可以涵养孩子的审美观,才可以奠定孩子们宽厚的人文根基,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和妈妈去买菜
地球的清洁工
懂礼貌
奥运来了
记一次有趣的讲座
电冰箱
“劳模”回家
我长大了干什么
可怜的我
步行回家
郭老师
喂鸽子
心爱的水彩笔
难忘的运动会
儿童节的歌
提升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
成才视域下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研究
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
挖掘职业院校历史教学中德育因素探析
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思考
试论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丰富音乐活动提升音乐素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物理实验能力探析
提升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探究
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幼儿绘本阅读心理过程解读
高中生数学学习与数学思维方法探究
体育游戏在体育课中的重要性探讨
中等专业学校对口单招英语高三复习策略
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探讨
我的舞台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我的舞台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蒙娜丽莎之约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蒙娜丽莎之约最新教案3反思
28*我的舞台测试题反思
我的舞台教学片段赏析反思
27*蒙娜丽莎之约测试题反思
28*我 的 舞 台之教材分析反思
蒙娜丽莎之约背景知识反思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
27*蒙娜丽莎之约最新教案一反思
我的舞台最新教案2反思
我的舞台背景知识反思
28*我的舞台最新教案一反思
蒙娜丽莎之约最新教案2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