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浅谈语文与复习

浅谈语文与复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8

浅谈语文与复习

语文学科有它自身的特点,它更多的与平时积累有关系,但也不是说,它就没有复习的必要,它里面的很多东西是有复习的价值的,但必须要考虑语文自身的特点,特别是要考虑语文题目的特点,出此之外,还要考虑到与我们的教学、与课本、与学生的想法的关系。从语文题目的角度出发,教师也要有很详细的复习计划。

复习的第一步即是要分析近年来升学考试的题目,分析国家对考试的要求,让学生深入了解题目之后,知道在要考什么,可能考什么,考了怎么做。学生知道这些之后,学生要写出准确的复习计划,学生的复习要分两个系统,一个就是自己的复习系统,一个就是与老师同步的复习系统。学生与老师的计划从某种程度上讲,应当统一。

教师的复习计划要有前瞻性,要有引导性,同时,有要有服务性。教师在复习中主要的是要调节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教会学生做题的技巧,考试的技巧,同时,帮助学生改变某些坏的习惯。这些过多的是技术性的东西,如果语文老师只注重这些,自己也就会变成考试的机器,尽管你没有参加考试,你最终会成为考场的牺牲品,所以,语文复习,它有可能导致教师失去语文的人文性。

以下要引申出来的就是上复习课的语文老师的独立性问题,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当是能够站在很高的高度来看待考试的语文老师,否则,时间长了,他就与学生没有什么两样了,老师之所以是老师,说的就是他站的高度比学生高。一般来说,语文教师除了在复习之前写出教学计划之外,还要写出自己很详细的读书计划,这也是教师反叛考试的方法之一,老师应当随时在提醒自己不要被考试迷惑住,不要过于功利化,要在大的语文背景下来带领学生进行语文复习,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从语文教学的考试中转移出来。为什么有些语文老师上了几届毕业班以后,就像学生一样,而有些语文老师,即使在上复习班,他也在看他的书,他不为试卷折腰,其结果,学生考的好,自己也进步,就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来说,最危险的是那些在复习中大搞应试教育的那种,他们每天与试卷为伴,他们发试卷,做试卷,讲试卷,他们在语文教学中没有自己,他们还被学校认为是有经验的教师,年年把关,等到一定时候,他们可能觉得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时候,他们的教学也就结束了任务,他们主要将精力用在试卷上,这种精神是可嘉的,但这种做法也是没有用的。相反,教师应当在复习中有意识的淡化试卷,要做到对试卷的处理的效率化,应该说,教师的指导水平越高,学生的介入程度越深,复习的效果越好。

语文复习是作为技巧性的东西,我所说的即是语文能够复习的东西就限于带有技术性的东西,更多的东西来源于平时的教学和学生的课外自学,这一点上讲,就可以向前推到语文考试题目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语文考试是不是真正的能够考察到学生的语文水平,可以肯定的说,语文考试是不能够考到学生的真实水平的,很多学生的语文学的很好,但考试没有获得好的分数,相反,很多学生平时学的一般,还能够考出好的分数,当然,我指的是把考试的其他成分去掉。就知识的角度来说。语文分数与学生的语文水平之间还有一段距离,或者是说,当语文考试遁入了考试之后,它始终是以技巧性的面目再现的,而语文的其他角度不一定被表现出来,这是古已有之的,尽管古代的考试与今天方式不同,最后结果也是一样,比如,写《枫桥夜泊》的那个张籍,你敢说他没有语文水平,考不起还是考不起。还有当代,很多作家做高考题目连及格分都拿不到,你敢说他们没有水平,不是,他们都有水平。这也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在考试中,同样考出人才来,考起的那些人当中同样大有人才在,这是什么意思呢,很明显,题目功能就是这样,它是用来选拔人才的,而不是用来考察人的真实水平的,简单的题目和难的题目,都可以选拔出人来,这就是题目的标准,而语文,作为技巧性的东西不是它的全部,它还有非技巧性的东西。

既然语文的考试不能考察的学生的真实水平,是不是就不考试了,这是不可能的,语文只是个教育概念,而考试是个政治概念,没有哪个正常的政治体制下不考试,都要考试,这就是一个悖论,考试又不合理,我们又必须去考试,它们之间是不是有某种更合理的方法,应该说是有的,一方面,命题的是人,是考过试的人,他们自己知道试卷的方式,并且他们会听取语文老师的意见,国家对命题是相当重视的,所以,题目事实上年年都有改进,但是,要真正做到十全十美的地步也是不可能的,事物是永远没有完美的地步的。

既然试卷永远也不可能十全十美考察地考察学生,是不是我们就按照考试的模式去教学,这种想法从功利性的角度上说是对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这样去做了是不是效果就好了,这就是教师教学的技巧性问题。

说到技巧问题,即是指对考试与学习的关系的理解,可以理解为对考试复习方法的利用,当然,我们要面对的还是升学考,而我们经常做的就是平时考试,升学考试对学生来说是终结性的考试,只有平时考试才有利用价值,也许有人会说,是不是老师可以猜题,平时做过,升学考的时候做起来简单,有这种情况。有些老师会在学生面前鼓吹他猜题目的水平如何,这种做法有可能是错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老师这样说的目的很明显,是想向学生表明自己的能耐,你当然有,但是你错了,你应当传达的是复习的理念,而不是在树立你的威望。

可以理性的思考升学考试与平时考试的关系,理性的思考考试与教学的关系问题。这两个问题可以转化一下,可以说成平时考试为升学考试提供的什么,教学通过什么去接近考试,前一个问题基本相等,后一个问题不充要。应该说,平时考试是升学考试的实践,是不是我们在平时考试中能够做到升学考的那些题目,有很小的可能性,但更多的是,平时考试肯定与升学考试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平时考试应该说,就学生来讲,主要的是要养成好的考试习惯,培养好的考试方法,还有培养好的考试心理。就老师来说,要为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提供参考。所以这就还要讨论一个问题,我们在平时考试中应当指出学生在考试中的不规范的地方,应当向学生说明,事实上,平时他考多少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养成好的考试习惯,有很好的考试适应性。在老师和学生的内心应当明白语文学习与语文考试是不同的,考试是学习加方法,如果没有好的考试方法,那考试也不一定能够考到好分数,我们的分数与我们真正的语文成绩应当是有差异的,所以,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可能是有很好的语文素质,上课让学生喜欢,能够帮助学生获取高分,还会照顾学生今后发展的老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雪地捕鸟—《少年闰土》续写
读《小青石》有感
《平原枪声》观后感
读《Elaine,Mary lewis,and the Frog》一书有感
世界上有我——读《心田上的百合花》有感
老鼠漂游记(续写)
假文盲
读《当代小学生》有感
读《负荆请罪》有感
《真情三人行》观后感
读《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有感
致梁老师的一封信
一件令人痛心的事
《走进泉州》电影观后感
妈妈,我想对您说
当前建筑施工管理问题要点探讨
探析油田井下作业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论述
关于热工仪表校验工作质量管理的思考
加强建筑质量监督措施的探讨
论如何加强市政工程管理
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设计分析
公路与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工作
施工现场的工程管理创新及实践探究
测绘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分析研究
测量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策略研究
铁路营业线施工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
探索技改项目档案管理的思路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探讨
251语文园地六相关知识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字字谜教学案例反思
语文园地六教案二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二教学案例反思
如何创设梦的故园
语文园地六第一课时精品第四课时
优化教育生态 促进人的发展——试谈人的发展与小学语文教学
师者,授何业?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辟习作教学新天地
【十五种不良的教师职业批评用语】
语文园地六教案三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教学案例反思
语文园地六教案一教学案例反思
【拟出情境 写出兴趣】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习作写一活动过程 教案教学设计